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吉水探索
——江西省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发展路径

2018-05-12 03:13中共吉水县委书记袁守旺
老区建设 2018年3期
关键词:产业基地科工军民

□ 中共吉水县委书记 袁守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两个大局出发,鲜明提出了军民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开辟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2013年以来,吉水县抢抓国家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的有利机遇,积极适应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新要求,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成效,在合作对接、园区建设、环境营造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有力地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这是吉水县启动新的发展引擎、实现弯道超车的有效途径。

▲吉水美景

2017年4月27日,国防科技工业对口支援吉水县暨吉安市军民融合发展推进会在吉安市召开

一、吉水县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探索

自2013年8月国家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吉水县以来,国防科工局成立高规格的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国防科技工业对口支援江西省吉水县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吉水产业发展、加强人才技术交流、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三大工作重点。几年来,吉水县也积极抢抓苏区对口支援机遇,坚持“长远与近期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本地基础与科工局优势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与军工企业对接,大力推进对口支援联席会议等活动,加快引进军民融合项目落户吉水。截止目前,吉水县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一期工程基本竣工,已被纳入全省苏区振兴50个重大调度项目、列为全省十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之一。目前,基地已签署意向合作项目10余个,其中正式落户项目5个,江西中电新材料(中国电科23所航空航天特种线缆)项目、江西中信航空制造(洪都锻造)项目建成投产,并被认定为省级军民融合企业,江西中信航空二期机械加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到2020年,该基地将引进约20家军工关联企业,成为百亿产业园区。

(一)以产业集聚为出发点,强化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引导

自2013年8月国家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吉水县以来,国家国防科工局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国防科技工业对口支援江西省吉水县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吉水产业发展、加强人才技术交流等工作重点,通过“军落户”“民引进”和“民参军”,加速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吉水县也先后成立了以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对接苏区工作领导小组和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编制《对接国家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三年工作计划》,做到了主动向上沟通汇报最早、科工局开展实地调研最早、启动对口支援工作规划编制最早、帮扶项目和援助资金落实最早“四个全省最早”。

(二)以项目对接为切入点,创新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为力促军工经济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国防科工局动员国防科技工业全行业力量,共同加入对口支援吉水县的行列。省国防科工办积极策应国防科工局部署,大力指导帮助对口支援吉水工作;各军工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分别与吉水开展多轮次、多层面的深入对接。吉安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参与军民融合产业项目洽谈,推动有关项目入驻吉水。吉水县化机遇和帮助为动力,主动对接、感恩奋进。一是主动汇报对接。多次到国防科工局、省科工办、各大军工集团进行汇报,先后与国防科技工业互访对接60余批400余人次,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寻求对接合作。针对每个军工集团,分别组建专门的对接团队,实行“一个军工集团、一个县领导、一个乡镇”对接机制,专人负责与军工集团及其所属企业对接工作,并按照“军民融合、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引项目、抓产业。二是搭建产业平台。按照“省局共建、集团引领、县为平台、市场运作”总体思路,积极推进3000亩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占地1000亩)土方平整和路网框架,以及2000亩征地,金工大道南延段、创业路、群峰路建设完成。9.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完成建设,可投入使用。三是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将中电新材料、中信航空锻造、机械加工等项目列入重点调度项目范围,并成立专门帮扶小组全程帮扶,国防科工局也对落户吉水的军工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三)以产业基地为着力点,提升军民融合发展承载能力

2017年6月,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龙红山在吉水县调研

为更好地对接项目,吉水园区规划3000亩土地,主要用于承接军民融合产业,对口双方按照“省局共建、集团引领、县为平台、市场运作”的发展思路,在充分发挥军工行业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以军民融合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重点,兼顾人才培养和周边驻军的装备保障,把吉水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百亿产业集群区和“援县促市带省”示范区。在产业发展上,以产业中高端、产品终端、科技尖端、服务前端为导向,推进军民两用重大科技成果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推进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业、特种车辆、新材料的军民融合产业集聚。

2018年2月,袁守旺拜访省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涂琼理

(四)以招才引智为突破点,夯实军民融合发展创新保障

人才是发展先进生产力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国防科工局先后选派两位优秀干部到吉水县挂职,两位同志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工作,既当军工单位的“特派员”,又当吉水振兴发展的“指战员”,还当推介吉水的“宣传员”,倾情为吉水发展、苏区振兴贡献力量智慧。除选派优秀干部挂职外,在国防科工局和省国防科工办的精心帮助下,中电科集团、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国兵器人才学院、兵器204所分别与吉水县签署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大力提供人力资源智力支持。

但是,吉水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一是基础不完善。吉水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基础薄弱,配套链条缺失,从而导致军民融合企业落户难、建设难。二是信息不对称。军工企业集团与吉水县两者间的信息沟通渠道较窄,项目、技术、人才、设施等资源的对接、共享、转化和互促途径仍需完善。三是重点不聚焦。目前吉水与军工企业对接全面铺开,但面散不聚焦,应立足电子信息首位产业,重点引进终端产品龙头项目,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有的放矢。四是引智不匹配。由于区块高校少、地域环境、收入待遇等多种因素,导致吉水县高端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仍然相当匮乏。五是平台不健全。吉水县目前处在筑巢引凤阶段,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尚不健全,在产业发展、企业培育、项目引进、资金投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还有待于加强。

二、吉水县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发展环境

(一)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为吉水县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世界主要国家根据国际环境和本国国情均采取了不同的推进军民融合的政策和做法,目前,美、英、德、日、俄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军事专用技术比重已不到15%,军民通用技术超过 80%,军队信息化建设 80%以上的技术来自民用信息系统,80%左右的初级军官和军事技术人才来自国民教育系统,军民融合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普遍趋势,而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这为吉水县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有利机遇。

(二)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吉水县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两个大局出发,鲜明提出了军民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开辟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境界。2013年以来,吉水县抢抓国家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的有利机遇,积极适应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新要求,在合作对接、园区建设、环境营造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有力地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目前,基地已签署意向合作项目10余个,其中正式落户项目5个,竣工投产项目2个。力争到2020年,该基地将引进约20家军工关联企业,成为百亿产业园区。吉水县要依托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把握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争取相关政策配套,聚焦关键方向重点突破发展。

吉水美景

(三)国家大力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为吉水县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2017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优化开发区形态和布局、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完善开发区土地利用机制、完善开发区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其中,《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用地比例,适当增加生活性服务业用地供给;利用存量工业房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兴办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可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等”。吉水县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要结合国家推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在产业发展、开发模式、管理体制开展创新与试验,增强活力。

三、吉水县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发展路径

(一)发展定位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军民融合发展为主线,对接“军工+”和“互联网+”,把握“新经济”发展机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省局共建、集团引领、县为平台、市场运作”建设模式,以产业中高端、产品终端、科技尖端、服务前端为导向,借助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优势,重点围绕通讯终端及传输设备、电子元器件、触控显示器、通用航空、精密仪器、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加速“军落户”“民引进”“民参军”进程,积极培育新经济业态,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等,结合金樟新区建设,以特色小镇理念促进三生融合(生产、生态、生活)、四位一体(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发展,打造产业高端、功能集成、精致优美、现代智慧的高端智造特色小镇,把产业基地建设成江西省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吉安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吉泰走廊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

——江西省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把握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的机遇,整合军地资源优势,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加强与军工央企、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引导更多军工企业项目落户吉水,探索在吉水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分中心和涉密信息查询点、资质申请受理点,加速“军落户”“民引进”“民参军”进程,积极吸引重大军民融合项目落地,打造江西省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

——吉安市产城融合示范区。以特色小镇理念为引领,将创业创新功能导入军民融合产业园,提升园区创新、孵化、加速、产业化能力,促进传统开发区模式转型、提升,实现军民融合产业园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发展,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融合发展,促进园区空间布局由物质环境建造转向空间场所氛围营造,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园区向创新型产业新城转型,建设成为吉安市产城融合示范区。

——吉泰走廊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抢抓吉安市打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契机,把握国家国防科工局苏区对口支援机遇,依托列为全省重点打造的军民两用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及电镀集控中心的平台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电子元器件、精密线路板等电子信息产业,促进制造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管理信息化、营销网络化、生产绿色化,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提档升级,把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吉泰走廊电子信息产业的新高地。

(二)发展思路

——转变发展动力。基地的发展动力将由外源性动力向内生性动力转变,政府的财政投入和行政干预能力等外在推力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产业发展由低成本要素驱动逐渐向集群驱动、技术驱动、服务驱动转变,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集群加快兴起。

——促进功能融合。以特色小镇理念统领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开发建设,超前谋划区域功能布局,促进功能集成,实现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融合,促进二产和三产联动,“兴产”和“建镇”共进,走出一条与传统园区开发、产业基地建设不同的发展之路。

——强化战略合作。结合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强化与军工央企战略合作,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招商引智、内外联动,完善项目、技术、人才、设施等资源对接、共享、转化和互促的途径和渠道。

——突出龙头引领。加大重大项目谋划力度,聚焦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等产业领域,以LED、通讯终端产品、通用航空等龙头项目为引领,集聚高端要素、优质企业、关联项目,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实现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突破性发展。

——聚焦优质服务。基地建设将逐渐从孤立的土地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政策优势的主导作用将会逐渐被园区文化氛围、创新机制、公共服务等软环境所取代,优质服务取代优惠政策成为产业基地的竞争利器。

四、吉水县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发展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善于运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方法研究解决问题,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坚持重点突破,既要抓好当前又要谋好长远,强化需求对接,强化改革创新,强化资源整合,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这为吉水县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未来,吉水县应全面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按照“前瞻规划、创新驱动、集聚发展、重点突破”的原则,重点主抓“七个着力完善”,着力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着力完善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着力完善军民融合对接机制,着力完善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着力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完善政策资金扶持,着力完善军民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机制完善、高端引领、深度融合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体系,为吉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着力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要从战略高度来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借助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的政策优势,充分运用好国防科工局出台的《国防科技工业对口支援江西省吉水县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加强日常协调与调度,推动建立与部、省、市、企共建谋发展的工作促进协调机制,争取列入国家、省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先行先试试点。力争通过先行先试,优先试点军工集团在吉水军转民、民参军的快速通道,探索军民融合项目引进、实施和落地的支持政策,局部探索解决制约军民深度融合格局形成的瓶颈问题,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吉水模式”。

(二)着力完善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要加强统筹领导和规划引领,着力构建职责明晰、分工明确、决策科学、协调顺畅、监督有力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领导体制。加快制定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做好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招引、城镇化建设、交通运输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切实落实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战略要求。

(三)着力完善军民融合对接机制。继续推进对口支援联席会议等活动,继续加强与国防科工局等上级部门对接汇报,主动对接中央、省级军民融合机构,不断完善军民融合协调机制,畅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与国家级平台的对接渠道,探索军地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促使更多军地对接项目落户吉水。在产业共兴方面,要突出重点,立足县情,在深入研究军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投资方向基础上,加强与各军工集团及其所属企业、科研院所的全面对接,建立与军工集团高层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加快军民融合产业项目推进,吸引军工企业直接投资以及在并购重组、技术研发、承接加工等方面展开多种形式合作的项目落地生根。要围绕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加强项目策划,努力推进专业精准招商,积极开展军地项目精准对接,培育打造军民融合龙头企业。

(四)着力完善产业集聚平台建设。抓住市政府推进金樟新区建设的机遇,以特色小镇理念统领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开发建设,超前谋划区域功能布局,促进功能集成,实现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融合,促进二产和三产联动,“兴产”和“建镇”共进,走出一条与传统园区开发、产业基地建设不同的发展之路。

(五)着力完善服务体系建设。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切实做好重点项目的落地服务工作,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示范项目,打响吉水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品牌。要创新和健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构建“互联网+军民融合”信息化交流协作新模式,积极开展项目、技术、人才的对接交流活动。加快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孵化器,重点支持军民融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开展“民参军”相关政策法规培训,指导帮助景旺电子等企业进入国防工业领域。

(六)着力完善政策资金扶持。要充分利用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相关优惠产业政策,对落户吉水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所有项目,给予国家有关军工建设与军民融合产业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整合全县相关资源,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落实好国家、省、市已出台的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大对军民融合项目和产业基地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军民融合园区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在规划、用地、环保和生产要素保障上给予重点支持。

(七)着力完善军民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将“军转民”、“民参军”人才建设纳入全县人才规划体系和人才工程,重点支持急需紧缺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并为其配偶工作安排和子女就学提供政策支持。积极依托社会智力资源优势培养人才,努力提高军民融合型人才培养效益,建立培养、使用、激励和保护企业家成长的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和高技能职工队伍建设,建立对军民融合发展骨干经营管理人员、核心技术开发人员的激励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产业基地科工军民
国内最大的乳胶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左权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人物
人物
青岛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正式运营
2013年1—11月份新媒体产业基地总体经济运行态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