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道生
摘要:近几年国家提倡发展职业教育,各职业学校抓住机遇在硬件设施进行投入改造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本文从中职教育项目课程构建、教学实施以及实施保障机制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中职 项目课程 教学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调皮好动,还特别叛逆,就现象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存在的事实。但从教育教学的制度出发进行客观分析,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存在差异和具有自身的特点是正常现象。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倡的教学理念是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说明,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合适的教育,而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一一思维敏捷、敢于打破常规、乐于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也是优点。
一、项目课程的构建
中职教育专业项目课程是根据地方产业的自身特点发展的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将生产实践中典型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作为项目课程的教学任务,来设计专业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兼顾职业资格标准、中高职课程衔接,开发若干个教学任务组成项目,若干项目组成课程,形成以职业岗位实际的工作业务为核心的项目课程。
项目设计的依据应该定位于专业面向的岗位,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建设的起点是岗位定位,岗位定位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方法,只有准确地界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够精确地把握项目课程设计的方向。通过统计毕业生就业岗位频率分布,结合企业、行业专家观点汇总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发展理念,最终确定专业所面向的岗位。
二、项目课程教学实施
班级授课制是传统教学的主要方式,采用以课程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形式,符合传统教学课程以知识体系构建的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需求。而在项目课程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在模拟企业情景的教学环境中,完成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任务,这种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活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把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以致用,激发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教师观念的转变
传统教学是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其基础为知识体系,教师主要以讲授示范为主。主导整个课堂教学,学生是被动的“容器”。而在项目课程的实施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将“主导者”的观念转变为“引导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开展自主探究,小组竞赛,团队合作,讨论总结等活动。而教师的职责是创建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活动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及时纠正和反馈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小组的设置
小组合作学习,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分组问题,这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分组教学首先要考虑以何种標准来划分。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应该坚持平衡划分原则,考虑的因素包括:能力强弱、性格差异、性别、班级班委等,有利于学生在项目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便于学生展示自己的优势。
3.教学活动设计
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最难的是教学活动设计。因为活动设计不是课程内容设计,而是更多地涉及人和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好设计,最难设计的是人的活动。人非机器,不可能一直乖乖地听你安排,更不会完全按照事前的设计来思考与行动。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亲历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设计活动,并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空间,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体验,这才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项目课程。
三、项目课程实施保障机制
教师是项目课程建设与实施最重要的资源,“双师型”教师才能有效地完成项目课程的教学任务、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因此以“双师型”教师为主,聘请企业专业人员组建项目课程团队是项目课程构建与实施的保障。项目课程团队应该定期探讨与反思,共同制定项目课程教学标准流程与要求,实现校内规范统一教学模式,发挥团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