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探索

2018-05-11 01:22杨红英
职业·下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工匠精神校企合作

杨红英

摘要:新时期,中职校企合作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简单阐述,通过论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的意义,提出对基于工匠精神进行机制创新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匠精神 意义 有效途径

近年来,工匠精神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需践行的新内涵。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和地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在新的发展时期,中职院校与企业需要基于工匠精神,探索出新的合作模式与机制,以适应新时达发展要求。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大国工匠所具备的职业素养统称为工匠精神。所以从本质而言,工匠精神是一种能够经受时代考验的职业态度和宝贵品质,代表着从业者坚守本行业的职业素养。总体而言,工匠精神体现为爱岗敬业、专业专注以及务实创新等。

二、基于工匠精神创新中职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夯实校企合作基础

良好的师德师风既是职业精神的体现,也是工匠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夯实校企合作的基础。教师在中职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职教育承接的是初中毕业分流群体,其认知结构零散,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部分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无法从中学到相应技能知识,并且教师不严谨的治学态度,让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散漫,甚至经常扰乱课堂教学秩序,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秉承初心,实现对职业理想的坚守。这是构建新型中职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的基础,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要求。工匠精神在教学中的应用体现在不断拓展自身知识结构,将教书育人作为职业理想加以秉承。工匠精神恰好是部分教师所缺失的。将工匠精神融于教学中,不仅能促使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也通过自身渊博的知识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向中職学生传递出正确的职业精神。

2.有利于学生职业观的形成,实现校企合作机制的优化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为欠缺,其学习目的不明确。在部分学生看来,中职教育仅是一种获得文凭的方式,对文化理论的学习存在偏差,因为中职学生缺乏科学的职业观和职业规划,导致其学习处于盲从状态。工匠精神提倡的是对职业的专注,将自我能效在工作中放大,通过不断学习形成自我职业优势,促进职业素养的提升,从而在岗位工作中,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日常工作,实现职业理想。这是优化校企合作机制的根本目标。现阶段,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较弱,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校企合作中,有利于塑造健康的职业观,提高职业技能。

3.有利于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的创新,丰富合作形式

中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决定其与企业的关系是极为紧密的。当前中职院校为企业培养订单式人才,满足了一定的就业需求。相应地,企业为实现对高技能人才的引进,与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了企业岗位需求人才。但校企合作模式仅仅满足了学生的就业以及企业的岗位需求,无法从职业发展层面,为学生发展提供长远平台,只满足短期的岗位匹配,无法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使得校企合作成效欠佳。所以,在工匠精神的推动下,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都需实现改进与创新,院校方面增加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企业方面会完善和丰富各种职业发展平台的搭建,以工匠精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最终实现企业文化、校风建设以及工匠精神的融合,形成三赢局面。

三、推动中职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创新的有效途径

1.培养和引进具有工匠精神的师资力量,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首先,将工匠精神纳入现有教师工作测评体系中,以此提升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工匠精神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增加培养职业精神内容的比重,在传授技能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其次,提高教师招聘的门槛,将职业素养作为主要参考标准。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创新合作机制的主要内容,良好师德师风影响下的学生,对学业内容的把握度更加深入,并且能具有较高拓展性。这有利于学生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同时学生能够与同事和睦相处,锻炼交际能力,拓展职业视野。所以,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具有基础性作用。

2.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校企人才合作模式

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以职业与市场作为出发点,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基于自身优势进行工作技能的锻炼,将工匠精神融入新型人才合作模式当中,立足于市场需求,开发相关技能,实现真正岗位与技能的匹配。同时,打破企业向中职院校进行人才输送的制度瓶颈,将具备多年实战经验以及良好职业操守的职员分配到院校进行交流访问,介绍企业与市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将实务发展的最新动态与学生进行分享,以帮助其建立具有时效性的知识结构,甚至纠正部分不合时宜的理论。因此,建立基于市场的人才模式,促进人才在院校与企业之间自由流通,有利于丰富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内涵,同时,有助于企业与院校对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各自目标。

3.将工匠精神、企业文化与校风学风融入校企合作的各个环节,增强凝聚力

中职学生受到互联网文化影响较深,部分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在一些负面网络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厌学情绪以及负面价值观、职业观,对未来发展充满担忧,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同时这种负面情绪也在职业院校中蔓延开来。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是企业用人的最终需求,不认同企业文化,以散漫态度对付工作的学生迟早会被企业淘汰。所以,应该从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三个层面,强化工匠精神、企业文化以及校风学风的重要价值,通过先进人物的座谈会等形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职业观和道德观。

四、小结

工匠精神已经成为衡量职业素养的重要标准。在中职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的创新与应用中,工匠精神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在新时期,只有通过优化师资结构、优化人才流通机制以及塑造文化意识的一致性,才能稳固中职校企合作的基础,进而实现其模式与机制的创新,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与深度。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工匠精神校企合作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