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涵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对他们的盯凝愈深刻,在我们的心里唤起的敬畏和赞叹就愈强烈。这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墓志铭
一个夜晚,我在楼下散步,抬头仰望星空,忽然有所感慨:星空,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无论何时何处,依然灿烂。
几年前,我和父亲去郊外的河边钓鱼。不料,到了晚上,大雾弥漫,我们被困在杂草丛生的“迷宫”里,手足无措。没有手电的我们只得躺在垫子上,等待路过的车子救援。风掠过杂草丛,发出“嗖嗖”的鬼叫声,令我不寒而栗。
躺下,我凝视天空,看着一颗一颗的星星在天空中忽明忽暗,心情竟慢慢地平复下来。星空是如此的温暖——不论何时何地,始终用无私的光亮给人们以慰藉。
身旁,不知名的昆虫正在鸣叫,或许它们正快乐着——在我们被困的地方——因为星空。光滑的竹茎上,反射着星光;河面无波,映照着星空的光亮;还有那甲虫背上,留着星空的恩惠。星空是如此的无私——不论万物的身份卑微与否,都赐予它们无私的光泽。
眺望,仰视,虔诚。不知为何,我心中突然感到一阵悲凉,为城市里的人很少能享受星空的洗礼而悲凉,为物质主义者不能理解星空的内涵而默哀。虽然没有多少人赞颂星空,但它依然释放著自己的光辉。
纵观文明长河,有多少精神与思想光线来自于星空。从古希腊神庙“认识你自己”到贝多芬“我的王国在天空”,从屈原“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到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仰慕,虔敬,憧憬,追问,唏嘘……怕是都汇聚在这星空上了吧?
如今,星空增加了新成员,飞机、火箭、卫星、探测器……人类与星空的距离越来越近。有人说,星空不再是纯真的幻想,而成了物质化的星空。真的是这样吗?
星空啊,古今依然。无论何时,无论何人,抬头便是星空。
王尔德说:“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我却要说:“我们生活在希望里,因为星空依然!”
(江苏如东县实验中学)
点评
题记用康德的墓志铭为标题“星空依然”作了最好的注解。小作者从自身的小事说起,纵贯古今,叙议结合,表达出星空始终用无私的光亮给人们慰藉,赋予人们感情温度,赋予人们精神启迪的主旨。整篇作文读来,给人以大气而深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