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日卓玛(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一、藏区丧葬礼仪简介。
《新唐书》中记载吐蕃传时云:“居父母丧,断发、黛面、黑衣”。虽传到今天有所改变。但这种严格的禁忌制度仍然在藏区盛行。在藏区不管谁家办丧事,全村都会出力、出钱、出粮,并且常聚在一起为往生者诵经。为使往生者的灵魂得到安静,全村都会停止所有的娱乐活动。 大部分地区天葬的时候,按照礼俗,只有天葬师和助手、负责抬运遗体的家属、或者还有为死者念经的喇嘛在场,一般情况下,家属都是回避的,女眷也不会在场,以免亲人的伤心流泪会影响死者的灵魂进入中阴。
二、对藏民族悟性的影响。
(一)天葬所体现的藏民族的生死观。天葬文化的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转世观。即:世界上的生灵都是外壳和灵魂的结合体,死亡只是灵魂与躯体的分离,是灵魂从这个躯体到另一个躯体的转化。秃鹫食人尸体后,高飞天际,带人的灵魂进入天国,成其善果,并使人坦然认识和对待死亡,会引导和警示活着的人向善自律。但由于现代大多数的人都相信人生只有这么一世,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惧怕死亡,从而使现代人已经丧失长远的眼光,都肆无忌惮地为自己眼前的利益而疯狂地掠夺地球,正铲除、毒害、摧毁地球上的一切系统,人们正在透支我们子孙无法偿付的支票。如果人们都能接受死亡时,就不会将世俗的各种欲望看的那么重要了。
藏族人普遍推崇天葬,是因为拿尸体来喂食秃鹫,是一种高尚的布施行为,体现了大乘佛教最高境界——舍身布施。同时,天葬的形式、特点让人们去选择平等的死亡去处,表现出极强的平等意识,平民理想的价值取向。不管活着时的身份是多么不同,任何人只要来到天葬场则是赤裸裸的躯体和人人平等的葬礼。体现了藏民族生死观的朴素意识。
(二)天葬所体现的藏民族的生态观。当全球提倡经济增长而又面临生态危机之时,同一时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以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生存方式保护着大自然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生灵。脆弱的高原自然环境孕育了藏族人民保护生态的意识,并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以其纯朴、善良的心灵感受万物的厚爱,并以善待万物、和平共处的理念,保护着大自然。当然,天葬也不例外,天葬不需要费人力、财力去装殓,无须为做棺木而砍伐树木,不带走一星土地、一寸空间,也不用活人耗费精力和时间,更不影响世上同胞的生存发展,从而不会造成生存空间的紧张,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发展。天 葬是环保的,是对大自然的爱护、尊重和无私奉献,体现了藏族先民由来已久的生态观。
(三)天葬对现代医学界的积极影响。医学的发展,有赖于解剖学、生理学的研究。公元七世纪,由于佛教在西藏的传入,藏地开始实行天葬。公元十三世纪,萨迦王朝名医昌狄·班旦措吉编写的«解剖明灯»足够可以证明:如果没有人体解剖结构的细致观察,是不可能有这些科学的描述和著作,无疑天葬习俗活动给藏医学家、解剖学家提供了实地观察的场所。
天葬活动也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了极为可靠和难得的解剖资料。1989年出版的«高原临床外科学»一书中拉萨地区一千三百六十八例野外尸解材料即来源于天葬台,得出“西藏高原地区包虫病患病率为25%,20~30岁者占50%以上”的可靠资料,这对现代高原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小结
藏民族自古就有放生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习俗与观念。藏文古籍中有记载:吐蕃“五松”时期,松赞干布把“不杀生”定为国法的头条,并严格执行。把不杀生列为国法的头条,除藏族以外世上从来没有其它国家这样做过。渐渐地,放生和保护自然环境逐渐从“国法”转变成为藏族人民的一种“约定习俗”。藏族人们认为,把尸体施给那些本以其它小生命为食的动物后,它们就不会再去伤害那些小动物。这样可以保护许许多多动物的生命,视为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也正因为有藏族人民这样的呵护,世界上几乎要灭种的许多动物和植物,仍然在藏区生长、繁衍。对短缺的现实问题。这是一种体现慈悲、同时又非常环保,具有超前观念的丧葬方式。
天葬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是异次空间的不同转化,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认为拿“皮囊”来喂食秃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而非网络旅游指南中说的“天葬可以让灵魂上天堂”之类的谬传,藏传佛教里没有“人死了可以上天堂”的说法。天葬提倡把尸体施舍给秃鹫不留遗体、不修坟墓。因此节约了大量原本用于修坟墓的土地,很好的解决了人口多、土地相对短缺的现实问题。这是一种体现慈悲、同时又非常环保,具有超前观念的丧葬方式。
参考文献:
[1]尕藏才旦.天葬:藏族丧葬文化[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09
[2]阿色·益西降错仁波切.生命的飞翔[M].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08
[3]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著 郑振煌/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04
[4]边巴琼达.浅析西藏天葬习俗的成因及文化含义[J].西藏研究,2005(1)
[5]次仁央宗.体现在藏民族丧葬文化中的生死观[J].雪域文化,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