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学地理个性化教育探究

2018-05-11 03:08
新课程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学生笔者课堂

一、引言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地域性等特征,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增强中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目前,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已使中学地理教育的模式大有改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地理教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暴露了诸多不足。笔者希望该研究一方面可以展现出山东省中学生在地理学习实际状况;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促进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中学地理教育更好地融合。

二、研究方法及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为山东省中学生的地理实际学习状况,具体涉及地理学习兴趣、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及地理课堂考核方式等方面,例如,学生在课上与课下地理学习的方法,教师在地理课堂中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对现有考核方式的看法。

调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抽样问卷调查。首先,根据判断抽样法,笔者在山东省选择了行政级别相等的高唐县和阳谷县为调查区域,然后在高唐县选择了一所高中——高唐一中,在阳谷县选择了一所初中——金斗营中学。二是访谈。笔者在每所学校都随机访谈了男女学生各5名、地理教师4位。问卷共发放90份,回收90份,有效问卷89份,有效回收率为98.9%,被调查者中男女学生的比例具体情况见表1。

笔者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展现山东省中学地理教育与教学的现状。

表1 被调查者的性别构成

1.地理学习兴趣调查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首先调查了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实际状况。

表2 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比例

如表2所示,90%左右的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显著,学生在由初中过渡到高中后,对地理学习有极大兴趣者明显减少。笔者认为,高中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之所以降低,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增多、学习方式转变息息相关。针对部分对地理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其逐步建立起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地理课堂教学调查结果。第一,小组合作交流现状。新课程标准给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因此,笔者首先对初中生地理课堂参与及合作交流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图1 中学生获取地理知识途径统计表

图1显示,超过60%的学生很少甚至没有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笔者从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反映课堂缺少合作交流的机会,他们表示对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缺乏经验。

第二,学生获取地理知识途径的调查情况。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中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途径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传授,包括地理知识在内的知识获取途径已呈现多样化趋势。下面,笔者对中学生获取地理知识途径的情况进行了统计。

图2 地理学习交流频率人数统计表

图2显示,尽管当今网络比较发达,但半数以上的中学生仍以课本为主要的地理知识获取媒介,高中生对课本的依赖性更强。由此可见,中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单一性与当今知识获取多样化的新趋势仍存在较大差距。

3.地理课堂考核方式调查结果。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考查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是学生自我检查学习效果、总结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笔者对中学生对地理课堂考核方式的创新的接受意向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图3 中学生接受意向统计图

图3显示,对于笔者提出的“地理期末成绩包括平时课堂表现成绩”的这一创新点,70%左右的中学生是持肯定态度的,参与访谈的学生表示,非常期待传统地理考核方式能够有所创新。

三、问题及策略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笔者对中学生地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采取了“定点问题,定点解决”的策略,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软件,旨在让分析结果更加客观、科学。

1.学生地理学习缺少主观能动性。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手脑并用” “大胆走出去,感受实实在在的地理”,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初中过渡到高中后,高中生地理学习兴趣降低。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以及访谈,具体体现在:

第一,学生获取知识方式单一。笔者发现,中学生可能普遍存在学业压力偏重的情况,大量的学习任务挤压了学生用来获取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的时间,导致学生只能将课本作为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学校与家长对学生接触互联网的管控,也对中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这一有力途径产生了抑制。

第二,学生地理合作交流意识薄弱。 “新课改”要求的自主互助合作式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手动起来,脑转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但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中学生仍没有适应合作氛围下的新型学习模式,造成了“不会说”,而地理知识获取途径的单一则造成了中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没得说”。

第三,学校缺乏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学校教学资源向地理学科倾斜力度不够,学生在掌握了地理的基础理论后,缺乏及时实践的机会。比如,在高中必修一的自然地理板块中,学生在学习完“三大岩石”的基本特征及其互相转换后,可以适时地向学生展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实体岩石,这样的实践活动无疑会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2.课堂教学方法系统性不强。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育学研究中涉及具体问题较多的组成部分,也是地理教育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的领域。笔者根据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学地理课堂上实行的教学方法仍存在问题。

第一,地理教学模式缺乏完整性,可操作性不高。笔者根据在实际地理教学课堂上的调研发现,教学模式普遍滞后于“新课改”的要求,以“地理课外活动的开设情况”为例,学校缺乏开设地理活动课的经验,学生仅仅被局限于传统的地理课堂,访谈中不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表示“期待在课堂之外开设新颖的地理活动课”,他们还表示“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充满好奇”。上述访谈结果向笔者预示了一幅中学地理个性化教育的光明前景,即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人文等地理资源,将地理课堂延伸至校外,在学生充分掌握地理基础理论后,在活动课中进行地理知识的“再认识”和实践,这是贯彻落实好“新课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必要途径。

第二,地理教学媒体与教学方法配套不平衡。地理教学媒体是教学过程中储存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物质载体,是师生之间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多媒体课堂,广大教师和学生都是接受的,但不能否认的是,以信息时代为背景的多媒体技术需要借助具备丰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才能最大化发挥出其在课堂中的积极作用。被访谈教师表示“多媒体教学对地理教学过程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但对多媒体教学技术不够精通是当前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被访谈的学生则表示“比较适应当前的多媒体教学”,也“希望教师能够展示更加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四、山东省中学地理个性化教育方案设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地理教学应充分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中学地理教育具有本区域的独特性,开展的地理教学也应适合于省内中学生的实际状况。笔者认为,中学地理个性化教育培养方案应该主要从学生、课程、考核方式三方面入手。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1.创设以多媒体为主导的信息化课堂。多媒体所创设的交互式课堂对演示各种地理过程有其独特的优势。针对笔者调查得到的“中学生获取地理知识途径单一”的结论,结合多媒体教学“可视化”的特点,创设多媒体背景下的以课本知识为主体,辅之以相关的地理奇闻趣事和生活中实用的地理知识的信息化课堂,不失为激发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方法。

2.加强地理多样化课堂的建设。地理教学的场地不应仅局限于教室,地理教学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课本。让地理教学场地多样化,是开展地理教学的一个基础条件。 “第二课堂”有多种模式:名师讲坛、野外考察、地理科普展览、地理实验等,这些都是加强中学生地理素养的途径。地理教学内容多样化则是优化地理教学的一个有效方式,针对地理学科本身具有的多学科性,可以适当地将其他学科(如生物学科、历史学科等)的相关内容引入地理课堂,以辅助地理教学。

3.综合运用“发现法”和“图像信号法”。将发现法运用于地理课堂,地理教师应做好“引导人”的角色,良好的地理事实背景暗示能较快地引导中学生发现问题和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真正完成“发现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整个过程后,地理知识就如同“新大陆”一样,真正以具象的形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这对创新能力也是一种培养。“图像信号法”重点在于文字信号与图像的转化和不同图像的转化。将发现法中的地理事实背景适当转化,将其整合到图像信号法中去,加强对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训练。以“洋流运动规律”为例,将“世界气温等温线分布图”简化和重点标记,突出等温线在岸边的弯曲分布,这是一个良好的地理事实背景。学生观察等温线在不同纬度的海陆间弯曲后,发现问题:海陆之间气温分布为何产生差异?这时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用箭头表示造成等温线弯曲的海水流动,在箭头方向正确的基础上延伸箭头,学生便会主动发现洋流的运动规律。

4.实行“比例积分制”的综合考核方式。针对初中和高中,笔者结合实际调查,认为在除毕业班的各班级实行“比例积分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具体措施为:初中阶段,每周开设一次“我爱地理”的活动课,学生可以介绍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知识,可以是最喜欢的国家、旅游经历、家乡风土人情等体现其地理素养的知识。高中阶段,培养高中生熟练掌握office办公套件的技能,鼓励学生运用PPT、自制模型等展现自己对某个地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实现中学生地理个性化教育和实用技术的有机结合。最后将平时表现成绩与学期末卷面成绩按比例加和计算。

5.注重地理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和学习素养的培养。地理科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自然学科,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地理教师更应该树立“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观念,研究地理发展的新动向,认真总结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注重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在调查中,笔者注意到目前多媒体教学和广大中学生对地理教师教学上的一个基本需要便是对Office办公套件熟练掌握。只有在对诸如课件在内的各种教学手段熟练掌握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发挥出多媒体交互性、直观性、针对性的相关优势。

五、结语

通过本次对山东省中学地理个性化教育的现状调查,笔者针对本省中学地理个性化教育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在课程设置、学生、考核方式三大方面进行详细阐释。通过这些改进建议,笔者希望地理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科学的内涵,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保证中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同时,稳步提升中学生地理综合素养,最终促进包括地理学科在内的多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剑萍,魏薇.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徐健.地理教学技能与三板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中学生笔者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美在课堂花开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老师,别走……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