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设计理念
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学会恰当地、正确地表达情绪,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4年修订)》中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初步掌握与家长、老师和同学等不同人群交往的基本方法,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同伴关系。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开始步入青春期,孩子开始有长大感,有了强烈的自我和自尊感,可是父母依然把他们当成小孩子来对待,依然大包大揽,不太考虑孩子的要求和感受,这样容易激起孩子的对抗,由于双方大多都缺乏沟通技巧,容易引发冲突。孩子的教育其实就是家庭的教育,家庭中父母扮演着主要的教育角色,从父母处着手来改善亲子关系固然重要,但是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忽略孩子的感受,更没有改善沟通技巧的意识,因此从学生处入手,教给他们一些沟通的方法也不失为一种改善亲子关系的措施,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能力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只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潜能尚待开发。
教学背景
良好的亲子关系源于有效的亲子沟通。但是,对于小学高学段的孩子来说,他们自我意识开始增强,情感行为的内隐性,使得他们与家长间的沟通存在诸多障碍。这必然损害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我讯息”作为一种沟通技巧,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有效沟通。基于此,本课通过创设“妈妈的爱”,“母子对话”情景剧等生活场景,运用“练一练”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沟通方式的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明白沟通方式是造成无效沟通的主要原因。而“我讯息”表达的沟通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亲子间的沟通障碍。
教学目标
1.了解亲子沟通中造成冲突的根源,理解“我讯息”表达带来的不同效果。
2.体验父母的爱,树立积极的沟通态度。
3.学会“我讯息”表达,愿意尝试与父母沟通。
活动形式
音频、情景剧、小组讨论
重点
了解亲子沟通中造成冲突的根源,学会“我讯息”表达,
难点
愿意用“我讯息”表达方法,尝试与父母沟通。
活动准备
1、教具类:多媒体播放器、翻页笔
2、资料类: ppt、背景音乐
3、材料类: 铅笔 、题卡
4、场地布置:5-6人一组,5个书桌拼成一个大“桌子”,拼五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故事:妈妈的爱(音频)
有一天,小孩子问妈妈:“妈媽,你爱我吗?” 妈妈回答:“爱啊!我当然爱你。” 孩子说:“可是我有时候很淘气,经常犯错,弄坏家里的东西,发脾气,这样你还爱我吗?”妈妈说:“即使那样我还是爱你,” 小孩子不明白为什么即使自己不乖、不听话,妈妈还是爱着他?
小孩子觉得可能是以下这些原因: “因为我很聪明,而且我画画很棒!”“因为我经常都把饭吃完,用完剪子放回原处。”“还有,有时候,我也会听妈妈的话把玩具收好再上床。” 但妈妈都摇了摇头。妈妈说:“你不应该认为你乖我才爱你,你顽皮我就不爱你了。做妈妈的不会那样。我永远都爱你,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啊。”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吗?
生1:听了这个故事后,相信父母是爱自己的。
生2:不是因为你乖才爱你,你不乖也爱你。
师:不管你什么样,父母都是爱你的,世上的爱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讲条件的,这是天性使然。父母深爱着孩子,孩子也深爱着父母。
设计意图:通过小故事让学生坚信父母是爱自己的,进一步拉近亲子间的心理距离,为课堂的深入做好情感铺垫,
师: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亲子间虽然有爱,各种争执和矛盾还是不断出现,这让我们伤心苦恼,父母更是无奈,那么有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现状呢? 当然有,今天我们你就来学习(出示课题):“我讯息”表达三步法----让亲子沟通不再有障碍
二、亲子间冲突的原因
师:请同学们欣赏情景剧,请表演同学上场。
1、情景剧:母子对话
妈妈:就知道玩,从早晨到现在就没离开过电脑,你作业啥时候做?
儿子:谁说我没离开过电脑?你怎么知道我作业没做?你也不问问我用电脑是在做什么,上来就说我。
妈妈:你干什么也不能一上午都泡在电脑前吧,你看看,房间像个猪窝一样,还是人住的地方吗,还得我给你收拾。
儿子: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别动我的东西!
妈妈: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妈妈说话,我这还不都是为了你?
儿子:你真啰嗦,你出去吧!你在这我学习不下去!
妈妈:你说什么?你这个白眼狼!
思考:
(1) 母子间的对话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生1:儿子不尊重妈妈,妈妈很生气,(当生没有说感受时,引导学生说,描述情绪的词)
生2:
师(小结):敌对紧张气氛,火药味
(2) 对话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不好,互相争吵,没解决问题。
(3)问题出在哪儿呢?这需要我们一块来分析,
2、讨论分析:
师:看刚才的母子对话(出示对话文字)
儿子:谁(你凭什么)说我没离开过电脑?你怎么知道我作业没做?你也不问问我用电脑是在做什么,(你)上来就说我。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括号中是省略的人称或者与前面的主语对等),对话中句子都是以什么人称开头?
生:你开头
师:没错,“你怎么 你也不 你凭什么 你。。。”,
我们看到,“你”字打头的句式,像伸出的食指去评价、指责、攻击对方,让对方有被谴责的感受。
(1) 让我们体会一下这段“你”字打头的话,其背后含义。
学生讨论,分享
生:你也没有问,就说我一直看电脑,没写作业。
师:你没有证实就下判断,你太武断了,没证据不要乱说,妈妈接收到这样的评价,
(2)如果你是妈妈,你的感受可能会是( )
A. 他竟敢质问我;B.他在指责我没问他;C.孩子很有个性,我觉得开心;D.怎么就教育不好他,我是个失败的妈妈。
师:可以多选
生: (选择答案)
(3)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还会与对方好好沟通下去吗?一般人会怎么回应呢?
小组讨论 ,交流分享。
生:不会,
生:也去骂人,会不服气。
师:没错会回击。
对话中母子二人一直在用这种句式,互相数落,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产生冲突,导致沟通无效。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句子的人称特点,体验母子话语背后的含义和感受,启发学生发现:沟通表达方式是导致冲突的主要原因。
师:那哪种方式可以让沟通少发生或不发生冲突,又有效果呢?
师:刚才我们看到句子的主语用的人称是“你”,可否在人称上做做文章呢?
生:换成“我”的人称。
师:可以试试,如果把句子的开头换成“我”打头,这样的句式就是心理学上的“我讯息(I message)”
三、“我讯息”表达三步法
1、概念
“我讯息”表达的是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让自己的想法能充分地传达给对方,让对方更了解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以达到有效的沟通。
“我讯息”表达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事件:描述具体事件(行为)
不加评价地说出客观的具体事情或言行,把焦点集中在某一个特定的状况或行为上,然后加以描述。避免对对方主观的判断、猜想,少使用“一直”,“永远”,“都是”。。。等字眼。
第二步:感受:说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
在描述完特定的状况或行为后,直接陈述出你的感受以及对对方的理解,避免攻击、责备;
第三步:期待:说自己以后期望达到的结果。
在说完你的感受之后,说出你希望对方怎么做,有助于对方做出恰当的回应或改变。
师:那么,“我讯息”怎么做?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出示幻灯(用自定义动画方式一次只呈现一句话。)
2.“我訊息”表达方式举例
师:请同学读句子
生:我写作文时,刚有了思路,妈妈就开始一次次催我吃水果。
师:为了更直观,老师想象了情景再现,妈妈可能会说的话。(翻页)
妈妈: 宝贝,快来吃水啊!怎么还不来啊?
师:当妈妈一次次催你时,我们是不是有情绪呢?当我们带着情绪时常用的回应方式是什么样的?
生:回答,(用自己的习惯,大多为你讯息。)
师:这样的回应,妈妈的情绪会好吗?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老师总结了几句话,你们看能不能代表我们常用的回应方式。(翻页)
你没看见我正在写作文吗?/你别催了,我不想吃./你真烦,就不能让我安静会儿。
师:这样的回应,给人的感受?妈妈能知道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吗?结果会怎样?
生:不舒服,妈妈不知道孩子的想法和需求,结果可能会生气,
师:没错,(幻灯)
感受就是被嫌弃,也不清楚对方的想法感受,结果易引发敌对争吵。
如果用“我讯息”表达,(翻页)我还可以这样对妈妈说: (翻页)
妈妈,我在写作文,刚有思路就听见您叫我吃水果 , 我现在有点烦,因为思路被打断了,我需要安静一会,我写完作文就过来吃,好吗?
师:这样的回应,给人的感受?结果会怎样?
生:好多了。
(翻页)
师:被尊重,接收到对方的感受和需求,易达成目标。
我们仔细观察,这段我讯息的表达,每句话的开头,都是哪个人称?
生:我
师:我讯息,避免了把矛头指向对方,表达的是自己的感受想法,能让对方准确的接收到你的想法需求,容易达成目标。
整段的文字我们看起来有点难,下面我们分解一下。
步骤①描述具体事件(行为)
妈妈,我在写作文,刚有思路就听见您叫我吃水果 ,
步骤②说感受
我现在有点烦,因为思路被打断了,
步骤③说期望
我需要安静一会,我写完作文就过来吃,好吗?
师:同学们,通过这样的分解,你们知道“我讯息”怎么表达了吗?
生:点头
师:你们愿意自己试一试吗?
3.我讯息”表达 : 练一练
假如你遇到了下面的情况,你怎样用“我讯息”方式化解与家长
的冲突呢?
练习一:我考试没考好,妈妈就拿我和别人比,你看人家谁谁......
练习二:亲友聚会上,爸爸当着好多人数落我。
师下发练习纸条,每组一个。
小组讨论,各组代表在全班分享
以下是小组的练习条内容:
练习一:我考试没考好,妈妈就拿我和别人比,你看人家谁谁。。。
“我讯息”表达三步法:
具体事件:
感受:
期望:
练习二:亲戚聚会上,爸爸当着好多人数落我。
具体事件:
感受:
期望:
学生讨论,展示,教师巡视
师:每个组出一个代表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教师发现三个步骤中的问题,及时指正,好的表扬。)
六个组都分享完,教师给出参考的回应内容。
师:每组同学都做了分享。都是按三个步骤说的,有事件,有感受,有期待,同学们做的非常好。下面老师也用“我讯息”做了回应,你们看看是否可以。(幻灯)
练习一:我考试没考好,妈妈就拿我和别人比,你看人家谁谁。。。
妈妈:没考好就怪你时间抓的不紧,你看看人家嘉嘉放了学不是学习就是练钢琴,你要是有人家一半用功就好了。(情景再现)
我:
具体事件:妈妈,我这次没考好,并不代表我以后也考不好啊,可是您拿我和别人比,
感受:我心里很难受,这让我觉得您爱的是分数不是我。
期望:我希望以后您多鼓励我,不要拿我和别人比,好吗?
练习二:亲友聚会上,爸爸当着好多人数落我。
爸爸:“你这孩子,见着长辈也不打招呼,就知道玩手机, 没出息的玩意儿!”(情景再现)
具体事件:我觉得很尴尬,心里很难过。
感受:我觉得很尴尬,心里很难受。
期望:以后我哪里做得不好,我希望您提醒我或私下里和我说,可以吗?
师:同学们学会“我讯息”表达法了吗?
生:会了
实战演练
师: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平时你和父母沟通时发生过的不愉快的事情,请大家帮忙用我们今天学到了“我讯息”表达去化解矛盾。
生:分享亲子间不愉快的沟通事件。
师:你自己当时是怎么回应的?现在你可以怎样回应他们?
先让分享的同学自己尝试用新方法去回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我讯息”三步法的运用技术,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巩固所学的方法。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我讯息”表达三步法,三个步骤是:?描述事实,说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期望,
这个方法只有多练习多实践,才能內化成我们自己的说话习惯,这个方法也可以运用到与任何人的沟通上,希望这个方法能帮到同学们,让我们的亲子沟通不再有障碍。
备注:
小组成员分工:
小组长:负责全局.
记录员:记录小组的讨论结果。
发言人:负责:练一练环节中分享“我讯息”讨论结果。
表演者(2人):表演亲子对话。家长的话,可以自由想象一个具体的场景,孩子的话,用讨论出的“我讯息”语句来回应。
监督员;负责纪律,讨论时的发言不跑偏,动员大家都说自己想法。
如果组内只有5人,小组长兼职监督员工作。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是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因步入青春前期,有长大感,开始和父母争夺“自主权”,与父母常常沟通不畅,甚至发生冲突,而设计的。在上课前,收集到孩子们与家长冲突的原因,所以在练习中,挑选了几个例子,都是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中来的。学生感到亲切,也愿意投入,本课分四个环节,
开始以音频小故事导入,通过故事让学生坚信父母是爱自己的,不管你学习好不好,人乖不乖,对于那些亲子关系僵化的同学,此时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这为后面敞开心扉,情感上愿意去和父母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环节二,学生出演情景剧:母子对话,表现的是常规状态下孩子与父母间的互动沟通状态,属于无效的沟通,以这个情景剧为例,分析对话特点,话语含义,体验话语给人的感受,启发学生发现,母子对话沟通无效的根源在于沟通方式,引出主题,“我讯息”沟通三步法,环节三,学习“我讯息”三步法,先举实例,让学生思考,平时我们的回应是什么样的,给人的感受,再与我讯息三步法做对比,我讯息如何来说,给人的感受如何,结果会怎样,这样对比着来讲,学生对我讯息的印象会更深,更能体会到我讯息带给人的尊重感,最重要的是最后能达成目标。
为了让学生理解的透彻,我又将我讯息分解为三步,逐一解读,这个结构式的“我讯息”表达,学生容易掌握,在后面的练一练环节,各个小组都做了练习,通过全班分享,各组几乎都表达得很准确。练一练环节中的最后,请学生分享生活中亲子冲突的事例,让大家分析,用新方法回应父母,学生讨论热烈,巩固了所学的方法,也使得重难点得到很好的突破。
本课的亮点:
教学中使用的事件,都来源于学生,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更乐于参与。
对比法讲解“我讯息”表达,让学生感受常规的回应与“我讯息”表达的区别,体验话语的感受,体验对话的效果,不用多说就可以让学生辨识出哪种表达方式更有沟通价值。
设计的问题,层层递进,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寻找沟通无效的根源,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不足之处,最后学生“练一练”的最后,学生分享生活中的亲子沟通问题时,时间上稍显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