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燕琴
摘要:通过分享学生跳楼的真实案例,再次敲响教育的警钟,案例体现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价值与意义。从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中回神,进入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队伍里,这是杜绝下一个悲剧的发生应该做的。由此可见,教育者如果不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没有智慧的心理方法,那么施教者将直接成为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原因。结合工作实际,浅谈本人在学生管理方面的思考与实践。主要分析了在应用萨提亚“冰山理论”前后的初步感受,及智慧心理方法对学生管理的作用。
关键词:智慧心理方法;冰山理论;激励机制
镜头一:每次的作文课上,刘老师读完最优秀的范文后,都会再读一遍珊珊的作文,以示训戒。然后再恨铁不成钢的痛惜一番,怅然离去…….这一次的期末考试,即使不公布也早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终于刘老师念出了珊珊成绩---珊珊32分。依旧是痛惜的语调,依然是大家或同情或嘲笑的眼光。而此时,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依旧是低着头沉默不语,就好像被捕获后受到惊吓的“小白兔”,极度不安的等待着“猎人”的从宽发落。她多么希望刘老师可以不要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她的作文了;她多么希望刘老师可以口下留情,不再让她那么无措和难堪;她多么希望老师可以关注到她这一次的成绩比上一次多了两分;她多么希望刘老师可以看到她这次的作文是用了心写的……。虽然珊珊有太多的期盼,但刘老师依然毫不留情的读起了她的作文《我的理想》。短短两分钟,一篇不到100字的作文就这样不带温度的读完了。没有任何肯定的字词,没有预想中的安静,只听到同学们的哄笑声,刘老师拿着试卷来到珊珊的桌前,面无表情的说:“你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你说说就你得到的这5分,别说当作家了,你就是给作家去打杂,作家都嫌你笨。我就奇怪了,一样在教你们,你怎么每次就及不了格呢?哎……”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像笼子里放飞的小鸟一个个的都离开了教室,只剩下少数同学在教室里。珊珊拿起了试卷看了又看,然后放进了书包里,接着她拿出了纸和笔,在桌面上整齐的写了几行字,然后和坐在窗边的同桌说了一声:“让一下,我看看外面”,同桌的男生知道她心情不好,这一次竟然没有说话,站起来让珊珊过去了。他以为珊珊又是看窗外的小河和绿树,但让他讶然的是,珊珊从椅子上直接跨到了桌子上。窗户是敞开的,她站在了窗台上,看了一眼教室,然后对着同桌说了句:"把我写的交给老师"。面向窗外,没有再回头,毅然的跨过窗户,决然的跳了下去……
刘老师拿着珊珊的绝笔,上面工整的写着:"尊敬的刘老师,我知道我学习不好,但我就是想当作家,这也有错吗?你们可以瞧不起我,但不可以瞧不起我的理想!我恨你们!"
就是带着这样的遗憾,就是带着这样的决然,一个年仅12岁的女孩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她最后留下的不是对亲情的眷念,只是对老师的质疑与恨意!而此时的刘老师,她多想收回那句话啊!她多想说她只是恨铁不成钢,她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学生,她只是没有用对沟通的方式……她多想还有机会可以亲自和自己的学生说声:对不起!是老师错了……然而太多的悔悟都没有解药。
各位教育者们,类似这样的事例,我们恐怕听到的不止一个吧!之所以分享这个案例,一是有真实度。二是再次敲响教育温度的警钟。三是重点体现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价值与意义。从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中回神,进入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队伍里。这才是杜绝下一个悲剧的发生应该做的。可见,教育者如果不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谨言慎行,经常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等等,那么施教者将直接成为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原因。下面本人结合工作实际浅谈自己在学生管理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一、 目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可现今的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1.缺少专业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意识淡薄。开展学校教育时,学校不关注,老师不注意,完全未能捕捉到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而只以“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授课,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最终影响了初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混淆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些学校引进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花费了高昂的成本。可是他们从一开始就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只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便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单一。现今的大部分学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知识的灌输,通过枯燥的、无趣的教学方式,仅仅进行心理教学,但这根本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 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性,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家庭的和谐,必须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不正常行为的发生率,降低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发生率,保证社会环境的稳定性。
2.经常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加得心应手,并有较高的素质,使学生能更好地为国家发展献力献策。
3.心理健康教育在人生中占据着关键的位置,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三、 班级管理中开展智慧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教师应当是“智慧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做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的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的教育原理和适当的教育模式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让智慧的心理方法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石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及班风班貌的形成。他们应能从人的心灵深处出发,找到教育的契机和力量;在工作中要不断摸索、反思,科学、灵活地把心理学知识用于学生管理实践,用心理学的智慧提升教师工作效能。因此,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成为我做好班级工作的起点。首先,他们应具有睿智、平和、博大的心胸,不断要求自己学会解除或缓解高压心态或烦躁情绪,不把个人的情绪带入班级工作中;第二,努力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怀,时刻提醒自己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三,学习先进的教育艺术,掌握先进的适合当代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的积累使自己掌握了不同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我适时地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并在班级工作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著名心理和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是实用心理学标志性心理分析模型。她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隐喻来形容一个人的自我: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的很小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海面下。揭开冰山下的秘密,我们才能了解一个人行为的背后,其深层的东西是什么。我们看到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姿态,但不一定觉察到是什么触发了我们的惯常应对方式,更不能清楚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行为与内在的体验,有时并不一致。而埋藏在水体下的情绪和感受,是我们进入更深层意识的重要端口。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看到学生真正的那个自我。老师与学生在此基础上的沟通,才能触及学生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在此基础上的教育,才能四两拨千金,润物细无声。
镜头二:看小说的风波
未用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前:一次数学课上,我发现一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还经常低头。叫他回答问题,他连我问的什么问题都不知道。我趁学生写练习题时,悄悄走到他身边,发现他正在看《三国演义》。我很生气地把书从桌箱中拿出来,当这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他,并把书没收了。然后让他赶紧补练习题,但他坐着并不动笔,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这时,我就更加生气了,非常严厉地批评了他,于是我们的矛盾更加恶化了......
反思自己言行,我尝试着用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分析了我和学生内在的冰山。
我内在的冰山:我当时采用了指责的应对方式,认为课堂是学习的地方,认真听我讲课、听我的教导是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受是很愤怒,很挫败。渴望被尊重,被认可。
学生内在的冰山:学生采取逃避的应对方式,觉得老师要尊重学生,当众点名让自己很没面子。感受很羞耻,愤怒。渴望被尊重。
当师生陷入负面情绪中,沟通就极为困难,每个人都会使用防御机制保护掩饰自己。当冲突发生时,如果人们可以深入事件内部,去探索人们内心世界,探索自己和他人内在的感受、想法,这样就可以看到更真实的自己和他人,对事件重新赋予意义和解释,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镜头三:萨提亚“冰山理论”的微妙之处
当发现学生在看小说时,我悄悄走过去,示意他不要出声。轻拍他的肩,提示他要认真听讲。然后递过字条:“小说确实有很多吸引人的情节,我也喜欢看三国,课下咱们再好好交流好吗?”
课下,我们在操场谈话。教师:“我还听说你是个三国通,有几个同学说你讲的很精彩,对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的很到位,有机会也给我和其他同学讲讲,可以吗?”
学生:不好意思的摸摸头,说:“是吗?有点夸张吧。”
教师:“我有这样一个想法,想在我们班的晨会开展百家讲坛活动。结合中考必读的名著,让大家共同受益。你看成吗?”
学生:“这主意不错,我喜欢。”
教师:“那,这任务就交给你了。”
学生欣然同意了。这次,我用了一致性沟通的方式,达到良好效果。
冰山理论的启示: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老师当时的反应大多是评判它是否符合制度要求,然后对学生讲道理,这就使问题停留在行为层面。出发点再好,也只会不断强化双方的负面情绪,导致师生间的冲突。萨提亚曾说过,行为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教师应该深入冰上内部,洞察出学生的行为其实是在自我保护,并不是对自己不认可不尊重。用温和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学生也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感受到被尊重,被爱的感受。师生的沟通变得更简单了,教育效果比以往直截了当的批评来得更明显。
(二)心理效应在学生激励管理机制中的应用,是班级管理的催化剂
激励机制的实质是通过一定的激发与鼓励激活动机,催人振奋,它是取得最佳领导效能的前提与条件。好的激励机制不但是教育主体发生作用,更能激发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激励形成合理的自我激励机制。“水不激不扬,人不激不奋”是我国古代典型的激励思想。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马斯洛(A.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弗隆(V.H.Vroom)的期望理论。
学校管理激励机制中最常用到的有以下几种模式:目标激励模式;典型激励模式;奖惩激励模式;自我管理激励模式。教育激励的模式是灵活多样的,不论是哪种激励,如果单纯从理论说教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灌输,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效果越差。学生明明已经在道理上明白了树立正确目标的重要性,可是管理者卻总是强调个没完。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絮叨是一种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越是强调,学生听不进,甚至还会产生逆反情绪。所以,在激励管理机制的应用上要做到充分利用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合理规避心理效应的消极作用。
镜头四:我们这个班有一部分是运动健将,他们不论是春运会还是冬季越野赛,都曾为我校拿过不少成绩,但也有一部分不善于体育运动,为了顺利完成达标任务,我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和激励机制以强带弱,以体能好的带体能差的,开展小组训练,一段时间里侧重于体育达标训练。对于达标差的,运动智能偏低的学生,我就派专人进行帮助,有时我也上阵指挥辅导。如果不去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补救,那么落伍的就永远也跟不上,由于我重视了身体运动智能的培养采取了有效措施结果圆满的完成了达标任务。在多元理论的指导下让那些有特长的学生发挥其特长,编排小节目,演课本剧,辅导其他同学舞蹈动作,在一些重大节日和活动中进行表演,发挥了身体运动智能的优势丰富了学校的活动内容。
正象加德纳所说:“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使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
智慧的心理方法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法宝。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心理方法,能得到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的接受,并赢得支持与合作;能减少工作障碍,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能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心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和谐班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进而提高整个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1943.
[2]维吉尼亚·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