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菲
摘要: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无可复制的,都应当充分发展个性,理应受到尊重。尤其是对身有残疾的儿童,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独特生命之花绽放光彩。
关键词:随班就读;全纳教育;特殊学生
一、随班就读核心概念
随班就读是指让部分肢残、轻度弱智、弱视和重听等残障孩子进入普通班就读,使特殊儿童少年在普通教育机构同普通儿童少年一起就读的教育形式,是我国吸收西方全纳教育经验, 结合中国国情而自创的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特殊教育形式。2013年颁布的《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对各类残疾类别随班就读给出了具体标准。该文件对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的随班就读标准做出了详细的量化规定。例如视力残疾者,视力、视野范围在0.1至小于0.3可以随班就读。很多残疾儿童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普通中小学,而不是进入特教学校。随班就读的目标应该是使这一群体的儿童享有像普通儿童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尽可能的使残障特殊儿童经过教育后回归正常社会,回归主流,最终达到生活自理、自立。全国各地都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很多特殊儿童在普通中小学就读,而后升入高等学校,毕业就业或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值得推广和借鉴。北京市在特殊儿童进入普通中小学就读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积极鼓励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市教委规定,随班就读儿童少年,应当与普通儿童少年一样免试就近入学。普通学校要依法接收本校服务范围内经检测符合规定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学生的学籍在接收其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其档案在学籍所在学校和区县特殊教育中心同时备案并进行跟踪管理。随班就读学生因身体健康、治疗等原因休学、复学,按照本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办理。
二、随班就读的理性分析及现实意义
1.随班就读是我国发展特殊教育的重要方式
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的随班就读是由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的对残疾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较为经济、便捷的方式使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接受义务教育。在国家层面的立法和文件方面,《残疾人保障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对随班就读进行了规定,从法律上明确了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各级各类普通学校要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在1988年的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当时的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同志指出:“为了加快特殊教育的步伐,必须改革过去只办特殊教育学校的单一模式。实行多种形式办学。逐步形成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少年儿童教育格局。这样做,既有利于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和促进,又有利于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与发展,从而逐步形成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的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发展的路子。”因此,虽然特殊儿童少年群体是困难中的困难群体,但随班就读会帮助轻度残障的孩子自然而然地融入现实社会。
2.随班就读是我国践行全纳教育的基本途径
随班就读是西方全纳教育理念与我国特殊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推进全纳教育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来我国的随班就讀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学龄残疾儿童少年获得了更多受教育机会,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大大提高,特殊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结构体系。随班就读在转变社会观念、促进特教与普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3.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扩大随班就读规模,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努力让各类残疾孩子都有机会到普通学校平等接受教育,是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残疾儿童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举措。
三、随班就读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我校在随班就读这种教育形式中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初步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
1.家校合作助了解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向导,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特别是对于特殊儿童,在文化知识和品德修养的巩固、身心缺陷的补偿训练、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都不宜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分开来,而应该使在家庭中的教育训练融入到孩子的整个学习和生活教育当中去。
对于随班就读儿童的教育,最开始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对其进行深入全面地了解,包括其成长经历、性格特点、身体状况、学习状况、行为习惯等。因此,为使任课教师和学校各级各部门管理人员对随班就读儿童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与随班就读儿童家庭成员(通常是父母)密切联系可以帮助教育者完成这一关键环节。
我校通常在开学前就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信息进行审查,在学期初与随班就读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通常安排学生的班主任老师对家长进行访谈,深入了解该学生的详细信息。例如,本学期开学前,在对学生信息进行核查时,发现初一年级有一名肢体残疾学生。在学期初,班主任就联系了学生家长进行会谈。在会谈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向家长详细了解了该生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学习习惯、亲子关系及其康复训练情况。随后,班主任老师和家长对其进行本学年家校合作培养方案的探讨。通过一系列地了解和商定,学校首先与随班就读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合适的教育,对该类特殊儿童正常随班就读,有着重要意义。
2.心理干预解心结
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的同时,更注重拥有健康心态。有研究表明,部分随班就读儿童存在生理缺陷,且这些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学生,其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人际交往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等五个方面。因此,学校让心理辅导老师积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在每学期初,我校为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并制定个人心理干预计划。例如,随班就读学生由于身心的缺陷,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成功少、失败多,他们的自信心也因此不断被损伤,并产生消极的自卑思想。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心理老师与其他和任课老师应善于发现这些孩子的闪光点,并把这些优势作为着眼点,扶植他们的优势和长处,而不是注重弥补他们的缺陷。具体到教学实施中,即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适时表扬,使学生的积极行为得以强化,同时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创造条件去展示智障儿童的优势和长处,着力去发掘和培养他们的优势和长处,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注重特殊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特长开发,坚持开展社团训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对待不同成长背景和性格特点的学生,应按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心理干预,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乐观的生活态度、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3.尝试成功树自信
苏霍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愿望。”作为今天的教师,我们要为学生发现或培养、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在尝试中开发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从而树立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从中尝试到成功的滋味,在成功中他们觉得自己在集体中长了本领。自信是一种乐观的胸怀,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是一种执着的信念。自信,不仅影响学生目前的学习,更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有了自信,学生就有了一定目标进取,实现自己远大理想。有了自信,学生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动力。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让每一位学生树立自信,让他们在自信中学习,在自信中生活,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和未来。
4.专业训练学技能
要使特殊儿童社会化,及早融入社会,就要掌握生活技能,生活达到自理。例如,穿衣服、过马路、小工艺、小制作、电脑使用等简单的生活技能,对于残疾孩子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特殊教育就是要让残疾孩子学会更多的技能,让他们能够面向生活、进入社会、回归家庭。比如我校开展的美食展示,就是以家庭为主题,设计一些让孩子们在家里能做的美食,让他们学会以后,和家人一起分享,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家庭,让家庭、社会更接纳特殊孩子。”
5.因材施教促发展
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要采取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的原则,在集体教学过程中穿插个别辅导,体现个性差异教学,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教师在备课、学生作业批改与布置方面都从随班生的实际出发,提出针对性要求。备课中要有对随班生的具体问题和辅导方法,批改作业要求面批。平時,注重材料积累,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由于随班就读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特殊性,因此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差异教学。首先,每学期为特殊儿童召开一次个案研讨会,从学习优劣、发展潜能、障碍影响、建议对策、教育重点等方面开展研讨,根据研判结果,为特殊儿童实际制订个别化教学计划,既有学期长期目标,又有每月的短期目标。其次,在课堂中关注特殊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和表现的机会;注重课堂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保护特殊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集体教学过程中穿插个别辅导,体现个性差异教学。第三,教师对特殊学生采取多元化评价,根据个别化教育计划,期末单独为特殊学生设计语数等学科的能力测验和个别化的身心机能评估。
四、随班就读学生面临的困境
我校在随班就读教育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但有些问题仍不容回避,不利于随班就读学生的成长。
1.学校不愿收
随班就读推广难等问题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大多普通学校不愿意接纳特教儿童是最大的一个难题,怕出现事故担心被问责。此外,还有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没有一体化教育观念,认为特教儿童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责任,普通学校没有责任和义务接收特教儿童,所以不愿接纳他们。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认识上,普校教师关于随班就读的观念态度也有待改善和提高。因此,加大一体化教育宣传力度,使这些思想观念深入每一个教师心中,是随班就读顺利开展的前提。
2.教师教不了
大部分普通中小学教师不具有特教专业知识,没有受过特殊教育培训,因此不了解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所以也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些学校即使安排教师参加相关培训,但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较少,名额有限,而且往往是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有资格参加培训,这就导致普校教师的能力业务水平难以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需要。
3.学生难融入
刚开学,学生都可能怀着好奇心去对待随班就读学生,即在短时间内能从同情、关爱残疾人的角度出发,愿意作仁义之举,但时间一长,两个月之后。由于特殊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性和行为逐渐显露,导致一些同学对其态度不佳。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于班上的随班就读学生,正常学生的态度是不接纳的。长此以往,会导致正常学生对随班就读学生不友好、不接纳的态度日益严重,降低了其对这些特殊孩子的关爱程度,使其难以融入到同伴群体。
4.社会不关注
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我国开展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来,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但目前社会对于随班就读现象的关注和了解程度尚低。因此,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除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为了特殊少年儿童的教育能做出自己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只有为这些特殊少年儿童创建良好的社会氛围,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关心关爱,我国的特殊教育和随班就读教育才会有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国栋.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及发展趋势[J]. 教育研究, 2003, 24(2): 65-69.
[2]王枬, 王彦. 教师叙事: 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 教育研究, 2005, 26(2): 58-61.
[3]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J]. 2010.
[4]石中英.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北京, 2001.
[5]肖非. 中国的随班就读: 历史· 现状· 展望[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 3(3): 7-7.
[6]王雁, 黄玲玲, 王悦, 等. 对国内随班就读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 教师教育研究, 2018, 30(1): 26-32.
[7]韦小满, 袁文得. 关于普小教师与特教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J]. 中国特殊教育, 2000, 3: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