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让思政课增加温度

2018-05-10 11:24文道群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互动温度

文道群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授课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通过互动式课堂实践教学,可以增加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感染力,达到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互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温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1-0049-02

一、恰当使用肢体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肢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因素,是教师在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做出的表情、眼神、动作和姿势的总和。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斯曾论述过“肢体语言可以让学生保持较长的注意力,以便完成教学任务”。它能够鼓励、感染学生,体现一种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比如,讲到某一个问题需要学生自由发言,也许学生宁愿在座位上窃窃私语也不太愿意站起来回答,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绪论部分在讨论大学生活、理想与信念的时候。这时教师的鼓励对学生就是一种动力,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只是走到他的身边,都会把鼓励的情绪或信息带给学生,成为一股暖流。同时,教师要注意上课时的面部表情,社会学叫作情感互动符号。教师要自主自觉自愿地使用这种情感互动符号,“用饱含激情、热情、深情和真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解读案例文本,欣赏学生讨论,诠释理论精髓,使课堂始终处于起伏有致的情感流动过程中”。学生喜欢有亲和力的教师,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可以传递出师生间的沟通程度。教师置于学生中开展教学活动,远比“高高在上”更有接近的欲望。合理的身体接近,可以拉近空间距离,不但能显示出教师的亲切感,更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大胆求异。

二、剖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

案例是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较多,传统的灌输方法已经不能让学生接受,加之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获取时效并不比教师差,所以我们需要精心组织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并与大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案例。比如,近几年人们关注得比较多的“郭美美事件”告诫学生要踏踏实实做人,不要炫富或者做违背道德的事情;“药家鑫事件”引出家庭教育和法律的关联性;“小悦悦事件”引发关于道德的讨论;“湖北电梯吃人事件”涉及社会道德的建设问题;“青岛天价虾”关于企业诚信问题引导大学生的诚信建设等。这些事件都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有关。在讲授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适当适時地引出案例,让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积极思考,相互讨论。而对于课程中的法律部分,很多案例和学生今后走上社会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选择一些视频案例来讲解,如《今日说法》、《天网》、《法治在线》、《忏悔录》等这样一些法制相关视频进行案例的讲解与内容的契合,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自己受用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地调动学生以前的知识,尽量寻求共同语言,寻求学生话语的契合点。在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引导学生联想起他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或他们关心、熟悉的人物时,都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如探讨“正确处理合作和竞争”的内容时,可以将《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作为案例。影片中,陈冬青、王阳、孟晓骏三个年轻人从学生时代相遇相识,拥有同样的梦想一起打拼事业。他们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共同创办英语培训班,最后功成名就,实现了各自的梦想。这就是一个正确处理合作和竞争的好实例。

总之,学生自己思考所能解决的问题,就应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教师应该采用“引导在前,讲解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读、去想、去做。

三、以“问题”为视角,搭建师生交流平台

这里的“问题”,包括学生提问和教师发问。首先学生提问,要求学生先预习教材内容并提出自己疑惑的问题,或者教师预留一个问题让学生课后通过新媒体查阅,下节课前师生共同思考解决,按照自愿原则或以学号为序或以寝室为单位分成小组,交流观点,教师点评。但需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言之无物的发言,用眼神或其他肢体语言暗示或明示。其次教师发问,可以直接抛出问题,如讲爱国,就以“如何看待抵制日货和抵制家乐福事件”引发讨论,让大家了解历史、了解国情,引导学生理性爱国,不能暴力碍国;讲道德时,抛出“老人摔倒到底该不该扶”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思考。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播放一些经典视频。播放前先提出问题,让大家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然后再根据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那些“沉默着”的学生,尽量给他们起来回答问题、交流观点的机会,给予他们一种持续的鼓励、激励、引导等帮扶措施,让他们实现由“沉默”到“活跃”、“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如果课堂上的“沉默者”数量减少,可以说教学效果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优化。当然,教师也需要给能够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一定的肯定,把他们的平时表现计入平时成绩,让学生感觉自己的才能得到认可。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善恶、美丑、是非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锻炼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营造出课堂热情互动的氛围、师生交流的和谐场面,从而深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切感悟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高潮,而把知识能力的提高贯穿于活动中,更能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和内驱力,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简单形式的辩论赛。由于课时有限,可以不拘泥于辩论的流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论点论据即可。如讲到要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时,便可以组织一次关于“社会更需要全才还是专才”为议题的辩论,由教师点评总结:面对社会需求,我们应该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讲理想时,可以就“当代青年需不需要艰苦奋斗”引出学生的辩论,最后得出结论: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在讲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时,可以用“对手与队友哪个更重要”这个题目等。通过自由辩论,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大家各取所需,又各得其所,丰富学生的思想观点,在交流中完成消化和吸收,使学习的印象更深刻,理解也更透彻。(2)参与互动活动。如讲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时,先让两组学生做一个“叠报纸”的游戏,然后采访两组学生同舟共济的感受,由教师总结:在人生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要学会团结协作,学会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3)歌曲欣赏。适合在引起共鸣的时候采用,如教师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用一首《相逢是首歌》来表达我们珍惜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讲爱国的基本要求时,教师给学生梳理完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仅是自然风光,还是我们国家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时,可用一首《我的中国心》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讲人生价值的评价时,可以以近年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作为案例梳理相关知识点后,放一首手语歌《爱的奉献》,立马会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4)巧妙改编。如“八荣八耻”,教师带领学生熟悉八荣八耻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可以借鉴改编“大学生版”的“八荣八耻”:以刻苦学习为荣,以厌学逃课为耻;以认真听讲为荣,以交头接耳为耻,以比学赶帮为荣,以比吃比穿为耻等,让学生发声朗读出来,边读边纠正自己的行为。(5)心理测试。适当地将心理学量表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测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以此指导学生的行为。如测试人生态度量表,帮助学生端正人生态度。

总之,课堂的积极互动不仅表现为“嘴动”,还表现为“心动”、“情动”和“神动”,不在于学生说或者不说,而在于教师的知识传授、思想表达和情感流露是否启迪了学生的心智,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这样的互动是积极的良性循环,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最佳教学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认清当前形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重要讲话精髓,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用心灵活地选择各种互动模式,让思想政治课不再冰冷,用我们的激情和学生的热情增加课程温度,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参考文献:

[1]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N].本报评论员.光明日报,2016-12-09(001).

[2]刘秉贤.符号互动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4):67.

猜你喜欢
互动温度
一张票的温度
停留在心的温度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测个温度再盖被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