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敏中
霞浦县,福建省宁德市辖县,是闽东最古老的县份之一,闽东文化中心。据《霞浦县志》记载:“清置霞浦县,县境西南有霞浦江,东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黄四屿,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这是山以江名,县以江名。”
霞浦,是中国滩涂风光最典型最集中的地方。滩涂一般多指沿海滩涂。滩涂既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涨潮时滩涂和大海浑然一体,辽阔得有如水天一色,退潮时滩涂又成了海水的弃儿,遭雨打被日晒,裸露出经年的风霜。
霞浦县70%的乡镇与海为邻,有着长达480公里的海岸线,浅海滩涂面积104万亩,是全国县域滩涂面积之最。广垠的浅海滩涂就像一个巨大的聚宝盆,有着丰富的滩涂特产,千百年来养育着海边勤劳的人们,创造着灿烂的渔家海耕文化。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霞浦滩涂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韵和景致。弯曲多姿的海岸线、富有韵律感的沙滩、点线面结合的滩涂养殖,奇特的海上人家,潮涨潮落,阴晴雨雾,变幻着无穷的组合,让游人叹为观止,也成为摄影师拍摄的热点。
然而,霞浦能成为“中国最美的海洋滩涂风光摄影胜地”,并不完全仰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有地理和人文的交融,是勤劳的海边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上个世纪80年代,霞浦人民开始利用滩涂大规模种植紫菜、海带,养殖的场景、劳作的人群、来往作业的船只,在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画卷上,添上了最生动、最绚烂的一笔。2009年,霞浦县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称号。海带和紫菜的种植和加工,成为霞浦的支柱产业。如今,上网点开任何一篇“中国最美滩涂霞浦摄影攻略”,都会有紫菜、海带的养育、收获、晾晒等不同生产时期景观的介绍,它会告诉你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从哪个角度,能拍到什么样的独特景象。
作为一个旅游者,我慕名在霞浦紫菜收获的季节来到了这方宝地。热心人告诉我,在霞浦若想拍出理想的照片,既需要艰苦的付出,也需要运气。
霞浦滩涂的旅游线路分为东线和南线两路,大概至少需要4天以上的时间。因为我的行程较短,东线景点较多且比较经典,所以我和多数人一样,选择了东线。
到达霞浦当天下午,我便去了北岐。
北岐位于霞浦县城的松港街道,距县城仅5公里,200多户人家。北岐海滩是拍摄霞浦滩涂最精彩的一个拍摄点,据介绍这里最有名的是虎皮样的滩涂斑纹和满滩满海的竿影,尤其是日出时分更为漂亮,有张《美丽中国》邮票的画面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出租车把我带进北岐村街道,许多民宿都挂着诸如“日出宾馆”之类的招牌,显示着这个海边小村的特色。运气不佳的是,那天正好是落大潮,问了几个村民,都说涨潮要到晚上6点以后。不到长城非好汉,落潮就落潮吧,难不成打道回府,追你到有海水的地方就是了。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巨大的三角洲,两边的山峦夹着潮水退后裸露的海滩,渔船三五成群搁浅在泥沙中,滩涂上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的竹竿插成一块块方形的网框,由近及远,绵延看不见尽头。退潮给了我近距离观察那密密麻麻竹竿阵的机会,近距离观察紫菜生长的摇篮。那紫菜养殖绝非易事,事前我多多少少看了一些有关的资料:
养殖紫菜要有适合的滩涂。选择海区后,要规划放养面积,特别在养殖户多的地区,应注意不能密集地挤在同一个海区,规划时应加宽行距和加大交通沟,才能使潮流畅通,达到养殖高产和保持优质的效果。
竹竿架子的搭建更不是随随便便的,一般架子应与海水流向成60°角,与风向成40°角。之后定点插上木椿,把采好紫菜幼芽的网片双头绑上浮竹,用小绳将每个网片吊起来,这样网片就会随流水涨退而升降浮动。
加工是紫菜养殖的重要环节,搞不好影响质量,事倍功半。每天割菜最好在早晨日未出时,收割加工后当天晒干质量为佳。具体操作要做到 “三洗二干”,“三洗”即第一次在海水中洗去污泥,再洗二次淡水,使叶状体清淡。“二干”一是干净无杂,二是用脱水机脱水晒干。晒干后干品具有黑褐色光泽。
在平素的生活中,紫菜也算是我家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当我们拿起一片紫菜撕洒在汤锅中的时候,真是没想过它的培育过程是如此耗时耗力。一斤干紫菜在当地批发不过40元左右,这要渔民们付出多少汗水呀!
第二天凌晨,天还是黑黢黢的,我們坐上昨天约好的出租车,又来到北岐村昨天相同的地点等待日出了。我来的还不算早,海边沿山坡修筑的一条观景路上,沿着栏杆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占据位置,支好相机的三脚架。稍稍晚来一会的,已经没有好位置了。我旁边来自上海的两位老大姐,年过七旬,凌晨4点钟就来了。晚秋的海风吹得人们瑟瑟发抖,厚厚的冲锋衣也难挡寒风。时间一点点接近日出时刻,东方就是不见红色,厚厚的云层像铅一样压在天际,失望的神色浮在每个摄影人的脸上。不甘心的人们一直待到8点多,太阳才肉乎乎地钻出云层,不久又不见踪影,来自天南地北的旅游者摄影者这才罢手,收拾东西怏怏而归。不管太阳出来与否,渔民们的忙碌是与之无关的,阵阵渔船的马达声撕破海湾的宁静,穿梭一般行驶在竹竿阵架预留出来的航道中。
看看下午的运气怎么样吧。查看天气预报,希望很大。我们按计划要去更东边的小皓、东壁和花竹。
小皓村是个传统的海边渔村,爬上小皓村东山顶上的观景台,是要付出气喘吁吁和汗水的。此时离落日尚早,但已经陆陆续续有人扛着三脚架背着摄影包开始向上爬了,较好的位置也开始被人占领了。我站在山顶观景台上,看着脚下的海湾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色的光芒,开始上涨的潮水把海湾摆弄出弯弯曲曲的水波线,岸边的小皓村安静而又忙碌。据说小皓村是有表演给摄影者摆拍的,有女子身着艳丽的服装举着劳动的道具在海边行走,点缀着显得浑黄的海水。
因为还有其他两个地方,我没有一直在小皓守候下去,而是直奔下一个目的地——花竹村。霞浦三沙镇花竹渔港是个拍日出的著名景点, 中央电视台继2013年元旦在这里现场直播“2013年的第一缕阳光”后,在当年国庆节10月1日凌晨05:50,又在《朝闻天下》栏目现场直播了《日出东方》。我们穿过三沙镇漫长而又狭窄的街道,转向山腰上的三沙村,面海的山窝窝里一幢幢石头房子显现在我们面前。许多房子从墙基到墙体都是用石头砌成,平台、屋顶用长石条铺盖,整座房子就是名副其实的石厝。走上村庄对面的山顶,美景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岛屿、近海滩上的小舟鱼网、浮标竹竿,养殖的网箱,创造了如诗如画的影像。
欣赏不够也要离开,折回今天最终的观景点东壁村。东壁村名大概来自于它的地理位置,海湾的东侧,壁立千尺,一个漂亮的渔村依山临海,视野开阔,是拍日落的理想景点。与其他地方大多是泥质海滩相比,这里有不错的沙滩,所以号称“闽东北戴河”。沙滩上,一条弯弯曲曲的水道,小溪流从中穿过,冲刷出一片复杂多变的纹理,柔美的线条呈现出金灿灿的色调,给多彩的沙滩增添了几多生机。今天终于等到了相对不错的天气,黄昏落日、霞光渔船、一望无际的竹竿、黑压压的紫菜棚架,好一派霞浦滩涂景象啊!东壁果然是拍摄落日的绝佳地点,只要是可以拍摄的位置,都挤满了人群。并且这里可容纳游客的位置较多,几百人分散开来,不显拥挤。我在这里一直待到太阳落山以后,才返回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