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波
又是人间四月天,气温逐渐回升,让家长头疼的手足口病也又来了。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3月份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的病例高达2.8万例,是2月份的两倍还多。全国手足口病呈现隔年高发特点,预计2018年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将高于去年……换句话说,2018年是手足口病高峰年!
虽然一年四季都可能会得手足口病,但是适合各种可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生存的温度是20~40℃,所以每年春季,伴随着气温升高,手足口病患儿就会逐渐增多。那么,这个让孩子疼痛、妈妈心疼的手足口病,究竟是何方神圣?家长又该如何应对?本期“观察”就让我们—起来做好准备,迎战手足口病。
说起手足口病,相信不少家长应该都不陌生。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2010年以来,发病人数一直位列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每年平均报告病例数达到了206万例。手足口病可引起一些重症和死亡,因病死亡的人数也位列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前五位。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感染性疾病专家表示,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身上,通过接触传播。特征是发热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有时臀部、大腿内侧等部位也会有。专家称,3岁以下的宝宝一般病情发展比较迅速,少数患儿在发病1~5天就会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脏损害等致命性并发症,也有极少数患儿病情危重,甚至死亡。“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有,每年4~7月会迎来第一个发病高峰,11月到第二年的1月还有个小高峰。”
正如专家介绍,有相关数据显示,手足口病4月份报告的病例数已高于去年同期近20%。
“刚开始以为孩子只是普通的感冒,吃了药也不见好,到医院一查才知道是手足口病,听说还会传染,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据吴女士介绍,孩子“点点”今年5岁,目前正在上幼儿园,前几天,孩子出现发热、流鼻涕等症状,她以为孩子感冒了,就到诊所配了些药给孩子吃,可几天下来,症状却没好转,于是带孩子来到医院就诊。“以前也没听说过手足口病,我都不知道怎么护理。”
事实上,手足口病主要侵犯的是少年兒童。这种病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极易在幼儿园、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单位传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手足口病患儿,早期会出现发烧、食欲不佳、精神萎靡等症状。由于这些症状与感冒症状类似,因此很容易被家长忽略。”专家介绍,孩子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后,通常情况下会出现一些前期症状,类似感冒发烧的样子,比如低烧、食欲不佳、精神萎靡等。随后会出现咽喉疼痛或者口腔干燥,继而孩子的口腔黏膜上就会出现1~3毫米大小的水疱,再过几个小时,这些水疱就会变成溃疡。接下来,孩子的手、脚或其他皮肤上会出现水疱一样的疹子。跟一般的疹子不太一样,这些疹子长在表皮下,比较厚和坚实,且长在手指和手掌的边缘部位或躯干末端。“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患儿都会出现全部症状,一些孩子就只是低烧,口腔里出现疹子。”
据了解,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常见的是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其中以EV71最为常见。而且该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症状较重,严重者会出现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脏损害等可致命的并发症。专家提醒,虽然手足口病的致死率在逐年下降,但家长仍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孩子有以下这些重症早期表现,要立即就诊:
①体温持续高于39qC,服用常规退热药效果不好;
②出现精神差、嗜睡、呕吐、肢体抖动、无力、惊颤等神经系统表现;
③心率或呼吸异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齐;
④出冷汗,四肢发凉。
手足口病,来势汹汹。对于这种传染性很高的疾病,家长们自然是谈之色变。很多时候,家长一看到宝宝身上有一丁点症状就认为是手足口病。实际上,有些疾病的病症都跟手足口病很相似,很多家长都辨别不出来。那么在学习护理之前,我们先来学学如何分别这些相似的痘痘。
首先,这两种疾病长痘痘的位置会不太相同,手足口病“痘痘”主要出现在口腔黏膜、手和脚部;但水痘属于全身症状,一般“痘痘”遍布全身,以前后胸、腹背部最多。其次,手足口病的疹子个小且颜色更红些,痒感不明显。而水痘出的痘疹先是米粒大小的红疹子,几小时后,痘疹会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个头稍大且皮薄,有痒感。
丘疹性麻疹是过敏性皮肤病,水疱呈皮肤色或淡红色或淡褐色,周围无红晕,患儿多会剧烈瘙痒,可群集或散布。而手足口病多为大米性状的椭圆形白色水疱,周围有红晕,看起来比较干瘪,不痒。
一般的口腔溃疡是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溃疡为主。症状就是口腔、喉咙、软硬鄂、上下唇内侧等处有小红疹,大多不发热。而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所致,以疱疹为主,症状主要是手心、脚心、口腔、臀部都有小红疹,而且伴有发热现象。
学会辨别之后,下面就来说一说手足口病的预防和家庭护理。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接种疫苗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减少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方法。接种手足口病EV71亚型病毒疫苗不仅可预防绝大部分手足口病的发病,还可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导致的其他疾病。我国自主研发的EV71疫苗已在全国各地上市,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当地的疾控中心进行接种。
※勤洗手、常消毒
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勤洗澡。一定告诉宝宝,在把手洗干净之前,不要揉眼睛、抠鼻子、吃手,或者伸手抓东西吃。要喝白开水,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清洁并消毒经常接触的表面和污染物品,包括玩具。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躲开传染源
尽量不带孩子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一定要去的话,最好戴上口罩进行防護。孩子触摸公共设施后,一定要及时洗手杀菌。另外,不要让宝宝和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胃肠炎的病人亲密接触。
※教孩子养成好习惯
向孩子展示如何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如何保持自身的清洁。跟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将手或其他任何物体放在嘴里。
※消毒隔离如果孩子病了,最好待在家里,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孩子用过、玩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孩子的卧室应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除此之外,每天还可以用醋熏蒸来对屋内空气进行消毒。
※休息及饮食孩子生病期间应该多喝水,如果因为发热,口腔里有疱疹而不愿吃饭,可以多做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食冰冷、辛辣、过咸等刺激性食物。
※皮疹的护理如果孩子身上出现了皮疹,首先要经常更换孩子的衣服及被褥,以保证干净。其次最好剪短孩子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
※发热的护理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可让孩子多喝水,多休息,也可以采取物理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
宝宝总是一不小心就会有点儿小病小灾,但是父母们也不用过分着急,及时治疗都是可以治愈的。另外,专家提醒,能够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而且不同类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同一个宝宝,如果感染了不同的肠道病毒,也许就会得很多次手足口病。所以,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并不能产生终生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