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逵生
摘 要:历史学科是对浩瀚历史事件、人物认知的人文社会教育学科;有效地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有助于对历史课程的教学,同时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心态和历史思维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教育
新课改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德育于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感,使之成为有深厚文化素养、知识更加丰富、身心更加健全的现代中国人,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目标。在近几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努力践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就如何渗透品德教育作了一些尝试。下面,就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谈些具体的做法。
一、渗透传统美德的教育
道德的情境需要艺术的锤炼、语言的组织。教学中潜心酝酿情感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以情育情能引发学生对道德形象形成强烈的情感体验,使教学产生导向和激励作用。还有课本中的历史人物的名言、名句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不仅体现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天下为公的康有为、梁启超,有勤劳俭朴的“文景之治”,有自强不息的“越王勾践”,教科书中的鲜活事例都是我们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的内容。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的希望、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建设祖国现代化的责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优势,把传统美德教育融于历史教学当中,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二、渗透爱国教育
在初中历史新教材中,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单元的内容来介绍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欣赏环节来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十分有效的。例如在欣赏敦煌、云冈、龙门这三大石窟艺术时,老师要介绍雕塑的雄伟、壮观,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集政治、人物、中外风俗,宗教信仰与艺术智慧于一身的结晶这些历史知识时候,应该多多宣传我国古代文明的先进性,让学生对祖国的过去有所了解和自豪感,促进爱国情绪。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节时,我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这样的革命传统教育:历史上的一些爱国志士,主动地担当起挽救国家命运的责任,他们在斗争中甘愿洒热血、抛头颅,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终于建立起一个独立自强的新中国。当学生了解到先烈们的前赴后继与浴血奋战的精神时,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极好的达到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目的。
三、强化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责任是把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教授,寓德于教,让年青一代从小就树立起热爱国家、热爱民族团结的信念,产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发展民族经济,建立统一、繁荣、和谐的民族关系,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而努力。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讲解历史故事,对渗透德育教育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以用讲故事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中日黄海大战之经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了著名爱国将领邓世昌与全体船员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事迹,学生在故事当中受到了教育,他们清楚地认识到:邓世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四、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质
道德,是人們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道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如陈胜、吴广不畏强暴揭竿而起;邓世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等等,通过对历史上无数先烈、英雄感人事迹的了解,让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例如,谭嗣同在变法失败面对捕杀以血酬国的抉择,邓世昌在军舰中弹沉没后舍弃逃生以死殉国的壮举等典型范例,都是极好的教育材料。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杰出历史人物高尚行为的道德动机。可以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道德冲突时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五、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
创新无论是对个人还是民族、国家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有些同学认为只有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才有创新能力,自己根本就不具备创新的潜能。对此,在上课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上一些创新人物的经历,感悟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都可以创新。历史上有很多人物最初都是普通人,只是他们善于发现周围常人熟视无睹的事物,对此产生疑问,积极研究,反复推敲,坚持不懈,从而取得创新的成果。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飞机制造者莱特兄弟,改良蒸汽机的瓦特,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才真正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发现身边的事物,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解决,通过创新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历史上有很多陶情益智、净化心灵的人物和事迹,我们应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寓德育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德育教育,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并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敏.也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考试周刊,2009(36).
[2]刘开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途径.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