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内实训课程教学实践效果调查与分析

2018-05-10 00:36陈飞霞
新一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实训课程建构主义人力资源管理

陈飞霞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两个年级在学生进行调查,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内实训课程教学实践效果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建构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程;教学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内实训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性课程,其鲜明特点在于操作性、实践性。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构建起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内实训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建构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实训教学中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为了更好的了解和评估校内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大二、大三年级高职生149人作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发放149份问卷,回收142份,回收率95.3%。

(3)访谈法。通过与学生个别访谈,收集一手资料。

(4)数据统计法。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对统计数据结果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二、结果分析

基于建构主义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内实训课程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体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通过小组的研讨、分工与协作,非常认真地投入到企业调查、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设计方案等各个环节中去,学习过程充实与充满挑战,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内容,包括六大模块: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每个模块的内容都是紧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的呈现和教师课堂的讲解,而不紧密结合真实的、具体的工作实际,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实践技能。因此,在理论教学环节,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原理,需要通过实训环节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具体、真实的实际工作中,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在含义的理解与领悟,并学会灵活运用,改善单纯理论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实用性不强等缺点。调查结果显示(表1、表2、表3):通过沙盘模拟实训,78.87%的同学表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过程有了充分的了解;通过企业调查实训,31.69%的同学表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过程有了充分的了解,57.75%的同学表示了解了企业的基本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在基本运作;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31.69%的同学表示了解了企业的基本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在基本运作,49.3%的同学表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可见,通过校内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同学们对企业实际有了较好地的认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也有了的全面认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专业理论知识。

(二)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进入企业的实际管理环境中,情景真实、复杂并具有多样性,学生通过分工协作、扮演具体角色,从行为和感情上都能直接感受到实践情景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在体验过程中相互交流、协作与探索,通过切身的体验来建构知识,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经验转换,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在沙盘模拟实训中,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较为突出,高达83.1%,其次为沟通交流能力,占比为65.49%;在企业调查实训中,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较为突出,高达92.96%,其次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占比为69.01%;在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试训中,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培养都较为突出,占比分别为:88.03%、86.62%、80.28%,组织协调能力也有较好的提升,占比为65.49%。可见,三个环节的实训课程,对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环环递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实训的深入,逐渐得到提升。

(三)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学生参与度高

在实训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不管是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的模拟实训,还是企业调查认知实训以及方案设计综合实训,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扮演的是平等的参与者与协调者角色,根据学习小组的目标、任务以及学生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改变以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积极探索、主动构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总体效果良好。调查数据显示,81.69%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实训过程中的参与度高,对实训效果的满意度为73.94%。在问及喜欢实训课程的理由时,列举的众多理由,归纳起来集中体现为:沙盘模拟实训有趣,全面看待问题,具有对抗性;企业调查实训真实,接触实际,认识企业,学会合作,富有挑战性;人力资源综合实训富有挑战性,创造性,有难度,可以了解企业,还可以锻炼胆量,等。可见,实训课程的趣味性、挑战性、真实性,对同学们颇具吸引力,能够较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讨论和建议

通过校内实训课程,无论是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还是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教学实践也表明,同学们对于实训课程体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随着实训环节的深入,课程的难度和挑战性也在增加,但在接触企业、调查企业的过程中,充满吸引力和挑战性,同学们仍然能够较好地完成实训任务,并体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在实训开展的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一)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引作用

基于建构主义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内实训课程有诸多优点,自主性、建构性、开放性等,但并不是说,实训课程就完全可以自由发挥,脱离教学目标对知识的系统性、扎实性和明确性的要求,因此,在实训课程的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要紧扣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开展对专业知识的自主学习、自主建构。

(二)加强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开展教学,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要求教师精通专业知识,创设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情景;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场指导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在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能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启发和引导,引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避免學生在实践中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有趣、好玩,而无法深入领悟深层次的意义。所以,实训课程不管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设计,还是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教学情景的创设,都需要教师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保障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的顺利开展。在调查中收集到“实训的指导太宽泛,调查的企业规模太小,了解到的信息不多,希望提供更多的优质企业资源”等较有价值的关于实训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表明,在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三)优化实训课程的教学安排

在实训课程的时间安排上,分别是在第二、第三、第四学期,而具体的教学安排,则基本是安排在每个学期的临近期末的时间,这样的安排利弊共存。有利的一面主要考虑到一个学期课程的基本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掌握更为系统和完整,而弊端则主要体现在第三学期的企业调查实训,期末恰逢年底,学生在进行企业调查时刚好遇到企业年底最忙的时候,调查无法深入展开。在问卷调查中,学生也提出了“在年底、期末,企业忙,没空接受调查、深入交流,希望提前安排实训”的建议。结合收集的各项建议,实训课程的教学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优化,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院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基于建构主义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内实训体系研究与实践”(JZY2016B06)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实训课程建构主义人力资源管理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PBGS教学模式在“办税模拟”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装表接电实训课程教学中的素质与能力拓展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