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雾霾要蓝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从源头控制污染,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映射在一家企业身上,就浓缩成环保攻坚与快速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河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见到住豫全国政协委员、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利剑时,首先听他讲述了安钢如何向环保要效益的故事。
在2014年前后遇到了行业“寒冬”,严重的亏损让安钢喊出“打响企业生存保卫战”的口号。同样是2014年,环保治理越来越被重视,污染型企业如何“过关”,成为各家钢铁企业面临的大问题。在此特殊时期,李利剑提出,把环保攻坚当作“第二场生存保卫战”,计划投入8亿元资金,实施26项环保治理项目。有些干部不理解,企业这么困难了,为啥不把有限资金用在生产上?
“打赢环保攻坚战,政府已下定决心,企业不真正改变,糊弄的只有自己。”李利剑说,环保切实关系到全体职工的生存环境,这不仅是政治任务,也是最大的民生。在行业最为困难的时期,安钢毅然投资环保,用3年时间,解决了历史欠账和达标排放问题。
2016年,环保投资继续“加码”,投资30多亿元的环保提升项目于2017年年初陆续开工、陆续投入使用。检测效果时,连安钢自己人都有点不敢相信:部分项目几乎达到零排放。环保做得好,效益是实实在在的。在不少中小企业因为排污不达标被关停之际,安钢已悄然实现“弯道超车”。2017年,安钢经营绩效明显改善,全年盈利超过20亿元。
结合企业自身实践,李利剑对新时代钢铁产业有了更为长远的思考。此次两会上,李利剑提交了一份《关于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的提案》,建议重视解决因产业布局失调带来的诸多问题。
“钢铁工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在中国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的背景下,有必要对钢铁产业近二十年来的无序扩张进行战略反思,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推动中国钢铁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李利剑说,国家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动钢铁企业合理流动,实现钢铁分区域有增有减,总产能动态减少。同时,以区域环境容量和市场容量为底线,分区域对钢铁产能进行管理,在缺钢少钢地区、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配套建设现代化大型钢铁基地。
李利剑说,要通过政府产业政策导向与市场配置作用有机结合,实现钢铁产业的重新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利用各地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进一步提升企业装备水平、经济技术指标、劳动生产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