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文物资源,“国家宝藏”才能真正惠及群众

2018-05-10 19:45:32杨佩
协商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国家宝藏文博博物院

在刚刚过去的狗年春节,河南博物院迎来了参观高峰人流“井喷”:7天假期里超过7.5万人参观,比平时增加了近1/3。从停车场的车牌看,很多观众都是从外地赶来的。

“这样的效应,跟一档电视节目有很大关系。”提及春节期间博物院的“繁荣”景象,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介绍说,前不久热播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一经推出,立刻掀起一股“文博热”。九大博物馆“年轻”的国宝们一一亮相,通过灵动多样的电视艺术形式,这些文物的“前世传奇”与“今生故事”引得观众如痴如醉,节目播出后纷纷走进博物馆一探究竟。

马萧林认为,“文博热”不仅体现了大众文化需求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传统文化的持续回归。而藏品众多的文博机构,怎样做才能使藏品与更多的观众见面,引发公众对博物馆持续关注,将先人流传下来的文化传播到更广的区域?

对此,马萧林提出了“四步走”战略:首先,加强对文物内涵的挖掘,使文物自身和背后的信息更多地呈现给观众;其次,做好陈列展览工作,创新展览方式,全方位做好信息传播;第三,大力开展与展览配套的相关宣教活动、专家讲座,强化宣传教育;第四,加大文创产品研发,使文物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中体现出来,让观众把“文物”带回家。

2018年是博物馆免费开放的10周年。10年来,免费开放给公共文化教育带来了哪些变化?对新时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有哪些新启发?马萧林表示,10年来,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每一家博物馆而言,这10年的发展也直接促进了文博系统内部在陈列展览、宣传教育、行政管理、文创产品开发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博物馆展览水平和社会宣传教育的功能,同时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不断增多。

“但在免费开放的背后,同样也存在一些有待改善和提升的问题,比如少部分博物馆在免费开放之后,对提供更好的展览动力略显不足。”马萧林建议,今后应加强对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绩效考评,督促提升其展陈水平,提高博物馆人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博物馆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同时,建议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免费开放博物馆的经费补助力度和补助范围,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促使博物馆免费开放做得更好。

马萧林还建议,要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让博物馆成为学校之外的第二课堂,让文物背后的故事成为孩子们学习历史、传承文明的教科书。“全国各地拥有大量的博物馆,文物展出丰富多彩,博物馆作为校外课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缺乏有序联动机制,文物所应起到的宣教功能大打折扣。”结合自身经历和从事的职业,在全国两会上,马萧林提交了一份“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的提案,期待博物馆和学校开展“馆校合作”,发挥更大的宣教作用。

猜你喜欢
国家宝藏文博博物院
《广州文博》征稿启事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5:38
博物院寻兔记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艺术品鉴(2020年10期)2020-11-27 01:54:10
《广州文博》征稿启事
广州文博(2020年0期)2020-06-09 05:15:48
文博扬帆起航
黄河之声(2019年19期)2019-11-30 01:28:28
文博学院
参观河南博物院
与时代同行:河北博物院的创新使命
河北画报(2018年5期)2018-08-20 02:52:52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综艺报(2017年25期)2017-12-15 18:15:25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综艺报(2017年24期)2017-12-07 20: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