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谦和,热情洋溢,是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沈开举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早在15年前,沈开举就与“政协委员”的身份结缘,从郑州市政协委员到河南省政协委员,再到全国政协委员,一路走来,他认真履职尽责,从未懈怠。
但参加全国两会,沈开举却把自己当“学生”。他诚恳地说,作为新委员,在全国政协的平台上,要重学习、讲政治、提素质,认真向老委员学习,增强履职本领,将责任与使命落实到建言议政、助推发展的实际工作中。
“我的一生都在教书,没离开过学校。”沈开举从教已有33年,作为一名桃李遍天下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以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为主旨的行政法学研究,在专业领域建树颇丰。为国家培养法律人才、搞好科研,以促进法律的制定修改与实施,是他最初学以报国的路径。
虽然一直从事科学教研工作,但沈开举并未“两耳不闻窗外事”。国务院于2011年1月21日发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同时废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在这一立法变革中,沈开举提出的专家建议稿被采纳了许多内容,并受委托参与了部分释法工作,这就是他主编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条文解读与案例评点》。
担任政协委员后,沈开举将科研成果以另一种方式“转化”,那就是通过政协的参政议政平台提出建议,推进党政工作。例如,他曾受民进中央委托,参与《关于完善纪检检察体系建设和领导体制的建议》的起草,相关法规体系随后也建立起来。
此次参会,沈开举带来了6份提案。其中,有3份都提及土地管理。这与国土资源部2017年7月底向国务院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送审稿)》有关。“土地问题至关重要,目前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涉及很多问题。”沈开举担心“公共利益”概念被泛化,更担心该规定会带来新的权利不公平。对此,他建议在土地管理法中严格落实多规合一,并对相关条款作删减修改,确保未来新土地管理法的权威性和可接受性,确保实施效果。
首次参会,沈开举还建议“在人民政协界别中增设法律界”。他说,现有委员队伍中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等法学法律界人士因为没有法律界别,大多分散在社科、教育等界别中,很难发挥法律界政协委员的专业优势和整体合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把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深化依法治国实践,都迫切需要政协界别设置与时俱进,回应法治队伍建设的诉求,跟上法治国家建设步伐。”基于以上原因,沈开举建议在人民政协界别设置中新增设法律界别。
以学术研究为参政议政做支撑,推动法治建设进程,是沈开举履行委员职责的基本思路;向老委员学习、努力提升履职能力,是沈开举参会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早早列入了他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