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蒙
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10
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是一种工业化的生产工艺,运用该技术建造的建筑,其包括内外墙板、预制梁柱等在内的全部构件均由工厂预制生产加工,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组装成型。较之传统的施工技术,采用装配技术生产可以减少约60%的材料损耗和80%的建筑垃圾,将工期缩短为传统施工75%左右,同时实现65%以上的建筑节能。另外,通过装配作业代替了大量的现浇作业,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提高构建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整个建筑性价比的提升。
节能,外墙有保温层,最大限度地降低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的能耗;隔声,提高墙体和门窗的密封功能,保温材料具有吸声功能,避免外来噪音的干扰;抗震,大量使用轻质材料,降低建筑物重量,增加装配式的柔性连接;防火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防止火灾的蔓延或波及[1]。
装配式建筑外墙板通过模具,机械化喷涂、蒸养工艺进行制造;屋架、轻钢龙骨、各种金属吊挂及连接件等等都是机械化生产;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性能诸如强度,耐火性,抗冻融性,防火防潮,隔声保温等性能指标,都可随时进行控制。
由于装配化建筑的自重要比传统建房自重减轻一半,因此,地基也简化了。工厂预制好的建筑构件运来后,在现场工人们按图组装,工地上再也不会出现过去那种大规模和泥、抹灰、砌墙等湿作用了。
例如对石材立面做法的影响就较为明显,通过下表清楚对比了各种做法的优缺点、成本和施工因素、适用性等方面[2]。
根据预制构件的最大起重量、塔式起重机布置位置、最重构件与塔式起重机布置位置的距离等相关参数,配置合适的塔式起重机。
每块预制构件进场验收通过后,统一按照板下口往上1000mm弹出水平控制墨线;按照板左右两边向内500mm各弹出两条竖向控制墨线。预制墙板、阳台板、楼梯控制线依次由轴线控制网引出,每块预制构件均有纵、横两条控制线,并以控制轴线为基准在楼板上弹出构件进出控制线(轴线内翻200mm)、每块构件水平位置控制线以及安装检测控制线。构件安装后楼面安装控制线应与构件上安装控制线吻合。
①施工现场吊装采用塔式起重机,其工作半径、起重量应满足要求。②平面规则的竖向构件吊装时,应采用两根等长吊索来绑扎起吊,吊索吊钩直接钩在竖向构件的预埋吊环内,吊钩与吊环间不得歪扭或卡死,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小于45°。③对于无横向对称面的竖向构件,应采用2~4根不等长吊索绑扎起吊,每根吊索长度可根据竖向构件重心及绑扎点位置计算确定,必须使绑扎中心(吊索交点)位于通过竖向构件重心的垂直线上。对于无纵向对称面的竖向构件,绑扎时应使两吊索和竖向构件重心同在垂直于竖向构件底面的平面内。④竖向构件吊至预留插筋上部100mm时,将预留插筋与竖向构件内注浆管一一对应后,再下放就位。⑤竖向构件就位前根据标高控制线在楼面标高误差处设置1~5mm厚的垫铁。竖向构件就位时,根据轴线、构件边线、200mm测量控制线将竖向构件基本就位后,利用可调式钢管斜支撑将竖向构件与楼面临时固定,确保竖向构件稳定后摘除吊钩。
①水平构件包括叠合梁、叠合板、空调板、楼梯等。吊装时,应先吊装叠合梁,再吊装其余水平构件。②水平构件现场吊装采用塔式起重机,工作半径、起重量应满足吊装要求;吊装时根据水平构件平面布置图及吊装顺序图,对水平构件进行吊装就位。③水平构件吊装前应清理连接部位的灰渣和浮浆;根据标高控制线,复核水平构件的支座标高,对偏差部位进行切割、剔凿或修补,以满足构件安装要求。④根据临时支撑平面图,在楼面上弹出临时支撑点的位置,确保上、下层临时支撑处在同一垂直线上。⑤水平构件采用专用组合横吊梁吊装,根据水平构件的宽度、跨度确定吊点数量,并确保受力均匀。⑥吊装时先将水平构件吊离地面约500mm,检查吊钩是否有歪扭或卡死现象及各吊点受力是否均匀,然后徐徐升钩至水平构件高于安装位置约1000mm,用人工将水平构件稳定后使其缓慢下降就位,就位时确保水平构件支座搁置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对个别支座搁置长度偏差较大的水平构件用撬棍轻微调整[3]。
新型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进度快、工期短、造价低、质量可控等优点,同时施工现场噪音小,散装物料大大减少,废物及废水排放也很少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作为未来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化的先行军,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