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道病毒(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2018-05-10 22:49姚宝珍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1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脑炎脑脊液

王 锋 姚宝珍 徐 双

肠道病毒(EV)是导致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易引发患儿出现低热、乏力、全身感染等多种不适症状,严重则损害患儿心、脑、肝、脊髓等重要器官,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1]。目前,临床诊断该病主要以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脑积液检查为主要依据。由于通过病毒分离技术检测脑脊液或血液中的病毒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临床中常以检查脑脊液中病毒核酸的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诊断[2]。为提高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本院对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诊断为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78例患儿进行了临床研究,对所有患儿采用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检测,并探讨分析了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5例无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符合无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本次研究内容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晓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因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缺陷的患儿。105例患儿中,男孩57例,女孩48例,年龄1个月至12 岁,平均(5.12±2.25)岁。

二、方法

1.标本收集

取患儿脑脊液(CSF)10.0 mL,分装后保存于-70℃的环境下,对患儿脑脊液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根据EV71、COXB3及ECHO30三个标准病毒株进行阳性对照,另选取32例脑外科手术患儿的脑脊液进行阴性对照,其中男孩 18例,女孩14例,年龄3个月至 12岁,平均(5.62±2.17)岁。

2.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所有引物由上海生物公司自动合成仪合成,包括分型引物和通用引物。

3.EV RNA提取和RT-PCR扩增

提取肠道病毒中RNA采用经改良的酸性胍-酚-氯仿一步法,经通用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采用常规方法即可。

4.EV分型

通用引物PCR扩增结果为阳性的情况下,采用分型引物并根据肠道病毒VP1基因进行RT-PCR,对产物的回收、纯化操作由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琼脂糖凝胶回收系统完成[3]。将质粒与产物构建载体连接入后进入大肠杆菌,并对测序进行克隆,测序采用 AB13730、M13R(-48)型 DNA序列自动分析仪,随后对测序检测结果采用NCBI网上BLAST程序进行翻译比较,输入GenBank,对相关序列采用BLAST程序进行比较分析,相同型别以同源性最高的序列为主要依据。

结 果

一、RT-PCR检测结果

本研究105例无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经CSF检测,78例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呈阳性,占74.29%。其中,脑炎25例(32.05%),脑膜炎53例(67.95%)。采用分型引物将25例脑炎患儿的CSF标本进行2次PCR扩增,结果为阳性者19例(76.00%),包括柯萨奇病毒A9型2例、柯萨奇病毒B3型6例、柯萨奇病毒B5型1例、埃柯病毒7型2例、埃柯病毒12型8例。19例PCR阳性患儿中,8例埃柯病毒12型患儿病情较轻,6例柯萨奇病毒B3型患儿为重症脑炎,其他血清型病情较轻,均可散在发生。

二、临床表现

1.EV脑炎

25例脑炎患儿中,年龄<5岁17例,年龄≥5岁8例。25例患儿发病初期症状表现:呕吐25例(100.0%),头痛19例(76.0%),发热 23例(92.0%);临床症状分型:癫痫型 4例(16.0%),脑干脑炎型 3 例(12.0%),昏迷型 4 例(16.0%),小脑炎型 2例(8.0%),精神障碍型 2例(8.0%),混合型 10例(40.0%)。患儿经常规治疗后大多数患儿完全康复,6例病情较严重的柯萨奇病毒B3型脑炎患儿中,有运动障碍者1例,经1年康复治疗后生活能自理;完全康复者2例;3例存在后遗症,其中2例精神障碍伴癫痫;1例癫痫,经药物治疗病情均能得到有效控制。

2.EV脑膜炎

53例EV脑炎患儿中,年龄<5岁31例,年龄≥5岁22例。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脑脊液细胞数增加和脑膜刺激症状,患儿发病初期症状表现见表1。所有患儿经常规治疗后预后良好。

表1 53例患儿发病初期症状表现 [n(%)]

讨 论

肠道病毒(EV)是寄生于肠道的一种病毒,也可进入神经组织、血流,临床中以隐性感染较为多见[4]。通常病毒可通过食物、餐具、飞沫等传播,发病率较大,尤其在环境相对潮湿、卫生条件差等情况下发病率更高。因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自身免疫力低下,因而感染EV的风险较大[5]。患儿感染EV后,易出现呕吐、头痛、发热等症状,甚至造成患儿神经系统损伤,严重损害着患儿的身体健康。

临床研究表明,EV是引起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之一,而不同的EV病毒引发的脑炎将对患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统计显示,无菌性脑膜炎中EV性脑膜炎占85.00%[6]。本研究105例无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中,经CSF检测到EV基因呈阳性者78例,其中脑炎25例,占32.05%,脑膜炎53例,占67.95%。其中,EV脑膜炎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临床以脑脊液细胞数增加和脑膜刺激症状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乏力、肌痛等,婴幼儿多伴有皮疹、腹泻等[7]。本研究结果显示,EV脑膜炎患儿多伴有发热,多发生在5岁以下,且部分患儿还伴有激惹、烦躁、腹泻及呕吐等症状,而头痛患儿多在5岁以上,部分患儿主诉有肌痛、乏力等症状,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报道相符[8]。

因病毒引起的脑炎患儿中大部分为急性发作,其病毒种类、感染条件及机体免疫情况等关系着其损伤程度[9]。EV引起的脑炎临床以症状轻者较多,但也有脑弥漫性损害或实质的局灶性造成患儿出现局灶性神经体征、严重意识障碍、惊厥及行为异常的相关文献报道[10]。本研究中,大多数患儿经临床治疗后完全康复,仅有柯萨奇病毒B3型脑炎的6例患儿病情较严重,3例患儿治疗后出现后遗症,但经药物治疗可得到控制。据郑雪等[11]研究表明,虽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为EV血清型所引起,但临床损害与EV血清型并发有明确的对应关系[12]。对于引起6例患儿重型脑炎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患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自身抵抗力较低,难以杀灭EV病毒[13];②EV基因变异而引起T细胞活化异常,进而导致淋巴细胞增殖异常,造成了神经元功能的凋亡或损害[14];③EV在气候、湿度及温度等各种环境因素变化的情况下发生基因突变,而导致毒性改变[15];④因患儿神经系统受损,而对某些细胞因子的释放或合成[16]。

综上所述,小儿肠道病毒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脑炎病情较重者易遗留后遗症,症状较轻者预后较好。但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少,为更准确的了解小儿肠道病毒感染临床特征,还需引入大样本进行相关研究,目的在于为小儿中枢感染发病机制提供一条新思路,以此为小儿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刘锟,马炎旭,张呈兵,等.小儿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MRI特征及随访研究 [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5):1742-1746.

[2]宋秦伟,朱汝南,钱渊.肠道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1,18(2):55-60.

[3]熊洁.长沙地区住院儿童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刘京涛,彭丹,官旭华,等.重症71型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12例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24-28.

[5]周群玲.探讨小儿肠道病毒(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J].中外医疗,2016,35(14):49-50.

[6]李鹏,郭华,陈宗波.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分型[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9):319-320.

[7]赵娜,陈宗波,钱娜,等.肠道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儿免疫功能紊乱与神经元损害的相关性[J].齐鲁医学杂志,2011,26(1):43-45.

[8]张伟,王玉光,杨朝晖,等.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A组16型混合感染致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9):3341-3343.

[9]Bourlet T,Caro V,Minjolle S,et al.New PCR testthat recognizes all human prototypes of enterovirus:application for clinical diagnosis[J].J Clin Microbiol,2003,41(4):1750-1752.

[10]孙頔,刘艳,景淑军,等.肠道病毒71型儿童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55例临床分析 [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6):544-545.

[11]郑雪,黄巧冰.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5):534-536.

[12]温红玲.肠道病毒71型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9):1249-1252.

[13]陈宗波.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0):728-732.

[14]Nix WA,Oberste MS,Pallansch MA.Sensitive,seminested PCR amplification of VP1 sequences for direct identification of all enterovirus serotypes from original clinical specimens[J].Clin Microbiol,2006,44(8):2698-2704.

[15]唐静文,廖红梅,王平.肠道病毒71型所致手足VI病的神经系统临床特征[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38-40.

[16]郭华,丁惠,李慧娟,等.儿童病毒性脑膜炎、脑炎中肠道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分型检测及临床研究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35-38.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脑炎脑脊液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