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病例

2018-05-10 03:54程子龙刘思当
中国兽医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版图病原学牛群

陈 萌,刘 朋,程子龙,刘思当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牛病毒性腹泻(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以腹泻、黏膜糜烂和溃疡、免疫抑制为主要症状的接触性传染病。近几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发展,BVDV感染情况日益严重,给养殖业和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菏泽市某肉牛场牛群表现水样腹泻,且伴有呼吸困难症状,个别犊牛很快死亡,死亡率达到50%。对该病例进行了病理剖检、组织病理学观察、病原学检测,最终确诊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结果显示,该毒株基因型与BVDV-1b基因亚型非常接近。通过对患病牛进行隔离,以及注射新霉素,使得病情得到控制,牛群状态有所好转。

1 发病情况

山东省菏泽市某牛场从事肉牛养殖,该场共有肉牛2 200余头。2016年9月,牛群内刚出生犊牛发生腹泻,排水样粪便,死亡4头。牛场人员将1头病死牛送检,通过病理剖检,怀疑由腹泻引起机体脱水而死亡。随后采集病料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病原学检测。

2 临床症状

病牛主要排水样粪便,部分病牛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体温无明显变化,食欲减退,精神沉郁,消瘦。

3 病理变化

3.1 剖检病变 脾脏质地柔软无弹性,切面脾髓呈泥样(见封底彩版图1 A)。肾脏表面可见出血点、出血斑和一些灰白色病灶(见封底彩版图1 B)。心外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出血(见封底彩版图1 C)。肺脏表面有陈旧性病灶、实变、出血(见封底彩版图1 D)。肠腔充满黏液,肠黏膜出血、糜烂(见封底彩版图1 E),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见封底彩版图1 F)。

3.2 组织病理学变化 间质性肺炎:肺泡上皮细胞脱落,肺泡壁增宽,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出血(见中插彩版图2 G)。充血性肾炎:肾间质小动脉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管内充满大量炎性细胞(见封底彩版图2 H)。坏死性脾炎:整个脾组织被红细胞取代,脾实质坏死消失,只见少量零散的淋巴细胞,俗称败血脾(见封底彩版图2 I)。出血性浆液性肠炎:肠绒毛断裂排列紊乱,肠黏膜上皮细胞变性,脱落(见封底彩版图2 J、L),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明显的充血、出血、水肿(见封底彩版图2 K)。

4 病原学检测

剖检病死牛,采集组织器官病料(心、肝、脾、肺、肾、肠系膜淋巴结)研磨,提取DNA或RNA(采用北京全式金核酸提取试剂盒),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以及牛副流感病毒(BPIV),其中BVDV检测结果显示呈阳性(图3)。随后进行测序分析。

DNA遗传进化树分析:根据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中的BLAST检索结果显示,该毒株基因型与BVDV-1b基因亚型非常接近。

5 结论

图3 器官组织DNA或RNA提取检测结果

图4 DNA遗传进化树(带有特殊符号的为分离株)

根据剖检病变(肠道出血糜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病理组织学观察(间质性肺炎、败血脾、出血性浆液性肠炎)及病原学检测,诊断为BVDV感染所致。

6 分析

BVDV感染主要分为急性感染(TI牛)和慢性感染(PI牛)。急性感染牛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重者会导致死亡。慢性感染牛则会成为持续性带毒牛(PI牛),使牛群始终处于感染状态。对于本病,国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而国外主要以净化预防为主,此法对于我国的养殖模式而言,实施难度较大,目前也尚未采用。

控制本病的有效方法仍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遵守防疫制度,对牛棚定期消毒、驱虫,对怀孕母牛和犊牛加强补饲,增强其抵抗力。其次应做好检疫工作,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病区引进牛只,对种公牛冻精和犊牛进行检疫,若出现阳性及时弃用[1]。对于牛群要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并做出正确的处理,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张宁,秦建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杂志,2008,02:8-11.

猜你喜欢
版图病原学牛群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与牛共眠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助“绿”中国版图
金旅“新”版图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视野与版图
世经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