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琴
【摘 要】目的:总结新生儿病房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新生儿12011例作为本次研究研究对象。比较开展新生儿病房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12011例新生儿共发生医院感染99例,感染发生率为0.82%,2015年发生感染45例,感染率为0.37%,2016年发生感染32例,感染率为0.26%,2017年发生感染11例,感染率为0.09%,可见感染率逐年下降。结论:通过加强新生儿病房预防及感染控制,能够将新生儿感染控制在相对比较低的水平内,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新生儿;病房预防;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neonatal ward. Methods: 12011 newborns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o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management of neonatal ward. Results: among the 12011 cases, there were 99 cas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rate was 0.82% in 2015, 45 cases of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rate was 0.37% in 2016, 32 cases of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rate was 0.26% in 2017, 11 cases of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rate was 0.09%, the infection rate decreased year by year. Conclusion: by strengthening the prevention of neonatal ward and control of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of the newborn can be controlled in a relatively low level,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newborns; ward prevention; hospital infection; nursing management
【中圖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01
随着近些年来新生儿医学的飞快发展,早产儿、危重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各项侵入性操作频率也在随之增加,侵入性操作、低出生体重以及住院时间是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加上新生儿的免疫力较低,各项系统功能没有发育完全,对于外来微生物的抵抗能力比较弱,非常容易发生医院感染[1]。本文总结了我院的新生儿病房的感染控制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新生儿12011例作为本次研究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新生儿7543例,女性新生儿4468例,胎龄28~43周,平均胎龄(39.2±1.1)周,入院年龄15min~28d,平均年龄(5.6±3.2)d,出生体重720~4550g,平均体重(2350.5±210.3)g。
1.2 研究方法
加强新生儿病房管理和感染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比每年的感染发生情况。
2 结果
12011例新生儿共发生医院感染99例,感染发生率为0.82%,2015年发生感染45例,感染率为0.37%,2016年发生感染32例,感染率为0.26%,2017年发生感染11例,感染率为0.09%,可见感染率逐年下降。
3 讨论
新生儿病房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地区,根据最近几年的相关文献显示[2],新生儿病房感染的发生率约为4.5%~11.4% ,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小的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也就越高。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来源范围比较广,造成感染的因素也相对较多。护理工作是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环节,通过加强新生儿护理管理,能够让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下降,更好的控制感染发生。
3.1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
3.11 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的缺乏。虽然目前关于医院感染的法规有《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但是没有明确针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规定,缺乏对于新生儿这类特殊人群特有的防范指南,使得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高,且在发生感染后无法有效的控制[3]。
3.12 医院的防控工作力度不强。防控工作力度不强主要表现在关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机构不完善或没有实际的用处、相关规章知识不健全、使用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数量明显不够且专业不合理,无法及时发现感染或发现后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4]。
3.13 医院的防控意识相对较低,缺乏相应的知识。医院管理者对于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相关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小,医院人员仅仅将医院感染当做并发症来对待,发生后没及时的向上汇报;缺乏相应的知识,不能第一时间发现、鉴别感染,控制力度低,强调客观条件,或采取的措施不正确,或防控意识薄弱,依从性较差[5]。
3.14 防控医院感染措施的执行力不足。手卫生不合格,可表现为洗手方式不正确、设施差、洗手依从性较低。消毒不彻底:例如,配奶时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奶瓶或奶嘴等消毒保存不达标;新生儿在沐浴时容易出现交叉感染,而沐浴使用的相关用品、操作台等物品没有进行有效的消毒和隔离会加重感染;诊疗时需要使用的暖箱、呼吸管理以及监护仪等没有严格消毒,或消毒灭菌其不达标,或根本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维护和管理,消毒无效;消毒剂不合格。隔离不到位:单个感染仅进行床旁隔离,有效性比较差;感染暴发时没有及时进行单间隔离和分组治疗护理[6]。
3.15 医院感染监控工作不理想。主动监测是避免发生感染的重要措施,而大部分医院的专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数量都明显不足,很难做到监测医院的感染人数和爆发趋势。报告不及时,由于临床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相关知识都明确的缺乏,在存在感染后无法识别,更别提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控制不及时:发生医院感染后,医院不知道采取何种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同时也愿意寻求外部的支援,让医院感染暴发最后发展为医院感染暴发事件[7]。
3.16 医院建筑不合理。控制医院感染的设施不完善或落后,资金投入力度也明显不足。建筑分布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母婴同室的新生儿沐浴间在NICU内,正常出生的新生儿观察室在感染性腹泻儿隔离间的附近,这样做非常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感染控制的相关设施不完善:一个病区内只有护士站和治疗室中有手卫生设施,甚至在NICU都无法找到洗手池或速干手消毒剂[8]。
3.2 新生感染的主要因素
3.21 新生自身因素。新生儿大多易感,特别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对于感染的高度易感性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发育相对不完全,特别是对于早产儿而言,皮肤屏障发育不成熟,无法细菌的侵袭,使得细菌进入体内而发生感染。另外,新生儿的吞噬细胞功能不足,对于细胞的杀毒能力也明显的减弱,免疫球蛋白无法通过胎盘,尤其是分泌性就IgA的不足,会让新生儿容易发生呼吸道和肠道感染性疾病[10]。
3.22 医护人员因素。医护人员手污染或间接性接触是造成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因素。根据相关研究显示[11],革兰阴性杆菌通过医护人员手的携带率为20%~30%,革兰阴性菌通过空气傳播的机率非常少,接触传播是重要途径。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比较差、洗手设备不完善、洗手制度不完善、生物安全性态度随意、工作过度紧张、使用相同的擦手巾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3.23 环境因素。空气不洁净:空气污染会造成新生儿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病房的医护人员每天需要查房、治疗以及交接班等,人员的来回走动或是风扇造成空气中流动飞扬的尘埃和微生物,造成空气污染。医疗物品消毒不彻底:室内使用的医疗器械和部分固定装置,如蓝光箱、雾化器、导管、婴儿床、沐浴用品等消毒不彻底是发生感染的重要途径[12]。
3.24 侵入性操作因素。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新生儿免疫功发育不完全,患病的新生儿需要使用气管插管、静脉插管、导尿等侵入性操作,这些侵入性器械的使用为微生物进入机体提供了机会,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3.3 新生儿病房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体会
3.31 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
管理层应该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将医院管理工作纳入医院管理的体系中,作为评价医院质量的指标。医院的感染科需要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制定专业的控制和预防各类感染的计划,同时组织所有科室的骨干人员组成医院感染监控网和监控管理体系,让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渐完善。
3.32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定关于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的有关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工作制度、保洁措施、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评分等。感染科的专业人员应该每个月进行检查评分,科室每个月进行自评,形成标准的管理模式。
3.33 完善病区硬件设施。合理规划病区的布局,新生儿的床和床应有1m以上的距离,同时设有功能不同的治疗室,避免交叉感染。各个区应该有门隔开,张贴清醒的标志。
3.34 加强护理管理措施。完善关于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消毒隔离标准,规范相关物品的清洁、消毒和灭菌方法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制作各项护理技术的操作流程图,让所有操作能够规范化,保证消毒措施的落实。开展医护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培训计划,通过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来强化医务人员关于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消毒灭菌技术培训,树立消毒隔离理念,能够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及规定。对于监控员和卫生员应做到每隔半年进行短期培训,不断提高和更新业务知识。建立相应的反馈信息制度,科室监控员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后应该在短时间内将情况上报至医院感染监控科,感染科应该定期进入病房巡视,掌握最新的动态。科室监控人员需要定期和抽查本科室的医院感染工作。查看制度的落实情况,寻找工作的薄弱环节,及时反馈上级部门,制定相应的措施改善,保证消毒质量。
3.35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于导管、雾化器、蓝光箱、暖箱等医疗器械的消毒应该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但凡是与新生儿接触的物品,如温度计、听诊器、奶具等物品都应有效的消毒。病房地面每天应使用消毒液消毒2~3次,定时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消毒。对于出现感染的患儿应立即进行隔离、消毒和护理,及时了解感染的原因,进行相关隔离治疗。护士长应定期组织所有的医护人员进行卫生洗手的学习,并进行考核,所有人员需要都过关。洗手池采用非接触式水龙头,每个人配备自己的毛巾,患儿的床旁放置速干手消毒液。
综上所述,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域,有效的控制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医院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应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中,制定完善的制度,有效监管,持续改进护理管理质量,尽可能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蒲芳,陈怡,刘洁等.新生儿病房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5,(4):320-321.
宗小敏,王模奎.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4):266-268.
陈晓琼,张小英,李慧等.PDCA法在控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594-1595.
徐书杰.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0):216.
曾彬,罗燕,李有香等.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内预防感染及护理管理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3,(40):190-191.
张玉芬.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25):119-122.
吴慧杰,杨丽丽,尹建春等.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2295.
陈秀丽.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分析和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30):121-122.
张春香.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8):316-316.
王铭杰,余小河,李文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一起肺炎克雷伯杆菌医院感染暴发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9):850-854.
郭健英,郭秀妹,钟双玲等.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3038-3040.
张白玉.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防控措施体会[J].医学信息,2013,(11):48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