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自由学习理论研究综述

2018-05-09 10:56孙云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教学改革

孙云莉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自由学习理论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关于自由学习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论述自由学习理论及对教学改革的价值;自由学习理论对各学科教学改革的启示;自由学习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启示。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阐述,建议开展相关教学改革实验和实证研究,并扩大运用的学科范围。

关键词:自由学习理论;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244-02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自由学习理论。罗杰斯认为,真正在学的学生是“从真实生活中有所发现,然后把这些发现变成自己的财富的人”。罗杰斯形象地指出“许多学生就像课堂上的参观者或观光者,走马观花地学习各种观点”。究竟如何让“学习”能够真正发生和持续?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正是对此做出回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罗杰斯的代表作品《自由学习》中,将他的自由学习理论进行充分的阐述,“自由学习”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即自由以及学习。自由是指个体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学习,可自主安排学习,同时个体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罗杰斯还认为,自由是指个体自主规划生活、选择发展方向等。

自由学习理论对教育改革者带来很大的触动,并被应用于各级各类教育实践中,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于教育教学的认识,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教学改革。国内关于罗杰斯自由学习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一、论述罗杰斯自由学习理论思想及对教学改革的价值

例如,傅林和高瑜(2014)认为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是指把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潜能有机结合起来,把自由和责任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对其有意义的知识,从而促进个体自我实现。自由学习的实施中有项重要的环节——订立契约,教师和学生之间签订契约,学生自主约定要完成的任务,教师约定能提供的帮助,教师由教学的主宰者向学习的促进者转变。这些观点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有重要启示,如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探究,从同步单一走向个性多元,既抓“知识”又重“情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责任人,而不是看客(余虹,2014)。要让学生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将课程知识尽量与实践相联系、与学生自身相联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应实现教育评价由传统的外部评价转向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外部评价为辅的多元评价,因为学生才最了解自己想要学什么、学的过程如何、学的结果如何(张丽,朱霞,2007)。

二、论述罗杰斯自由学习理论对各学科教学改革的启示

罗杰斯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是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给予信息,学生才会有所思考,才会有主体意识、积极投入学习。有很多学者阐述了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对各阶段教育、各学科教育的启示。

罗杰斯从全人教育的角度,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动机、人格发展和自我实现,主张教师通过无条件积极关注、情感教育等手段为学生创造自由的、有意义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这些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唐继亮,姚本先,2014)。可通过更新课程教学理念、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科学运用自主评价方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真正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郭冬梅,2016)。

也有学者将自由学习理论应用于高校的创新教育。在罗杰斯看来,要培养“完整的人”,就需要学生的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参与进来,即需要充分利用右半脑,而不仅仅是左半脑,而右半脑的潜能开发正是对培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张丽,朱霞,2007)。一个人的情绪情感、态度、兴趣等心理因素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这些也正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创新教育中,也非常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自由和自主的课堂,否则创新教育本身就违背了创新的精神,所以自由学习理论在创新教育中非常重要(王艳平,桑青松,周炎根,2006)。

罗小娟和郭炎武(2012)将自由学习理论运用于儿童口语交际教学:口语交际教学首先应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是口语交际的基本动力;注重激发儿童的需要,构建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使口语交际具有实际意义。自由学习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制定也有重要启示:课程应有渗透性,不仅让儿童“知道”,更要能对儿童的行为、态度、性格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要根据儿童的生活实际,提供对儿童有价值的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鼓励儿童自主学习,让儿童学会学习,而不是让儿童学会“听话”、被动接受;要为儿童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范诚,2012)。

王丽和张建敏(2008)认为在成人教育中也可以很好地借鉴自由学习理论:成人学习一般有明确的目的和实际意义,这正是自由学习中强调的有意义的学习所需要的,教师要充分调动成人的学习动力;要注意尊重成人学习者的经验、情感和人格;成人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应让成人作为学习评价的主体等。周联兵(2014)认为基于自由学习理论,应改进开放教育面授课程的设计,根据课程需求调查和学生的实际工作,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面授课质量。

三、论述罗杰斯自由学习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启示

林昭君(2011)提出罗杰斯的自由学习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有许多契合的地方,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启示。罗杰斯认为教育是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向上的追求,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罗杰斯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强调个人尊严、学会选择以及对自我负责,这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层次目标,而不仅是让学生“听话”。马博凝(2013)认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也可借鉴自由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如改善师生关系、提供学习资源、注重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订立契约等。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一名官兵,建立“以官兵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加强提供学习服务,使官兵能够自由选择、满足学习需求;适当把官兵的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

受自由学习理论启发,应坚持德育從实际问题着手;德育应同时激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德育教学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社会资源;注重传统教学方式与自由学习方式相结合;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袁赛丹,2011)。德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加强教师作为促进者的角色。

四、研究建议与展望

与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类似,高校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也很适合运用自由学习理论,这两门课不要求学生掌握完整复杂的学科知识体系,而在于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付诸行动,重在学生敢于自由地去探索和选择,敢于承担个人发展的主体责任,让学生有方法、有勇气。自由学习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另外,这两门课也没有较大的考试压力。所以这两门课有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适用性和优势。

自由学习理论对传统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都有很大的挑战,已有研究中,较少探讨将自由学习理论运用于基础教育的“主科”或高校的专业课,这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罗杰斯的著作《自由学习》中有很多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实验案例。目前,国内关于自由学习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上阐述自由学习理论对于教育教学的借鉴作用,但缺少实证研究报告,还需要在实践中对自由学习理论进行运用和评价,从而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

参考文献:

[1]范诚.罗杰斯自由学习理论对幼儿园课程制定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2,(1):32–33.

[2]卡尔·罗杰斯,杰罗姆·弗赖伯格.自由学习[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教学改革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