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唯 白洪涛 刘威 姜楠
摘要:本文提出在C语言课程中采用BOPPPS模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BOPPPS模型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流程,帮助教師有意识地使用该模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开展有意义的参与式学习环节。同时,适度引入翻转课堂模式,为课堂教学分压,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深度,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C语言课程;BOPPPS模型;翻转课堂;参与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132-02
目前,C语言课程的教学多数仅停留在基本概念和应用上,课程内容量大,学时数较少,教师只能把知识点全部罗列出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很多教师逐渐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来破解这样的矛盾。
课堂教学对于C语言课程仍是不可取代的,是教学增效的关键环节。BOPPPS模型是北美高校教师非常推崇的一个教学模型,以有效教学设计著称,目前已被全世界超过33个国家采用,近两年开始在中国大陆地区引入和实施[1]。近年兴起的翻转课堂模式为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倡导“课前传授+课堂内化”的模式[2]。BOPPPS模型与翻转课堂的理念基本一致,以学生为中心,但更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性,提倡科学互动,让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改进,教师教学效果和工作效率都将得到提高。本文提出BOPPPS模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按照BOPPPS模型提供的基本框架开展C语言课堂教学,设计有效的参与式学习活动。同时,适度引入翻转课堂的模式,将C语言中的基本语法等初级内容适度地移至课外完成,优化课程结构的设计,加强有意义的课堂互动,进而改善教学效果。
一、BOPPPS模型的基本内容
BOPPPS模型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引入(Bridge in)阶段以问题引出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目标(Objective)阶段明确教学目标;前测(Pre-test)阶段对课程的预备知识进行评估;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阶段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后测(Post-assessment)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总结(Summary)阶段简要总结课程内容,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虽然传统的课堂教学也常采用类似的过程,但相比之下,BOPPPS模型更重视这6个阶段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且更突出“参与式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动角色。因此,BOPPPS模型的关键要素包括:(1)给学生提出明确并可达的学习目标;(2)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3)重视学习效果的反馈。
二、基于BOPPPS模型的课堂教学设计
运用BOPPPS模型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需始终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完成面向目标的参与式学习,并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授课对象和课堂预期,灵活地完成引入、前测和总结环节,教学模式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1.引入:为了把握好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预先挑选优秀案例,考虑每一次课要用怎样的问题引入主题,以“问题”为主线或设置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意力也就随之产生了。例如,介绍循环结构时,可以用著名的“百钱买百鸡”问题引入,向学生说明这种重复的、类似的操作要用循环结构来编写程序;讲解break和continue语句时,用在操场上跑步并在中途退出的情境来比喻两个语句的作用。
2.目标: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课程内容要怎样应用,只有达到了教学目标才算完成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例如,讲解C语言文件操作时,向学生说明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后,内存中数据的取值可以通过文件读写函数从磁盘文件中读取出来,程序的运行结果也可以输出到磁盘文件上永久保存起来,学生要能编写出文件读写程序才算达标。
3.前测:前测阶段主要用来评测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提醒学生对已经学会的知识加以利用,这就要在不断学习新内容的同时经常检验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指导后续的教学安排。例如,讲解数组时,提醒学生数组的处理通常用循环结构来处理,可以预先检验学生对循环结构的掌握情况。
4.参与式学习:参与式学习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带着引入阶段提出的问题听课,主动思考,形成头脑风暴,其特色就是在课堂中段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的时候激起学生参与课堂合作学习的热情,这也是实现教学反馈的关键环节,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课前完成简单层次的知识记忆后,将深层次的应用和分析留到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成熟的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例如,讲解求一维数组元素最大值的问题时,启发学生思考打擂台的过程,一边思考打擂台的步骤一边逐步写出程序语句,让学生深刻理解C语言编程实际上就是描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5.后测:参与式学习结束后,教师应通过提问或布置课堂作业来巩固教学内容并获取学生反馈。例如,讲解了字符数组的内容之后,要求学生利用排序算法对字符数组排序,检测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会使用\0来判断字符数组的结束。
6.总结:总结阶段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学生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存在哪些疑问,教师反思本次授课存在的问题,并抛出“问题”引出下次课程的内容。由此可见,BOPPPS模型是一个既强调学生参与又强调学生反馈的闭环教学模型。
三、与翻转课堂的有机结合
基于BOPPPS模型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参与课堂的力度加大,课堂教学的内容量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就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弥补。翻转课堂与BOPPPS模型的理念相得益彰,将课堂教学活动前后延伸至“课前—课中—课后”,为课堂教学减压,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原本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都要被重新设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在线教学资源自主学习C语言的基本语法内容,避免让课堂教学时间淹没在这些细节问题中。
目前各类C语言在线教学资源和平台都已比较完备,教师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授课进度将教学资源发布到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教师通过让学生提交作业等形式来跟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度,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反馈的普遍和典型问题进行讲解,结合课堂讨论、学生讲解等方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这正是BOPPPS模型中参与式学习环节的具体实施。
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灵活和具有吸引力,是当今高校教育追求的目标。BOPPPS模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预先制定出适用于BOPPPS模型的详细教学方案,精心安排上课内容和方式,使每一次课堂教学的互动更高效。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教师还可以对BOPPPS模型进行合理的调整,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更为灵活实用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罗宇,付绍静,李暾.从BOPPPS教学模型看课堂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6):16-18.
[2]罗萍,吕霞付,李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8):151-152.
[3]王凤芹,杜晶,邢翠芳.BOPPPS模型在计算思维培养中的应用与反思[J].计算机教育,2017,(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