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素数之和

2018-05-09 01:33陆沪僧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图线素数偶数

陆沪僧

(湖南省醴陵市陆顺机械厂 412200)

一、素数在数轴上的排列规律

1.S(n,p1p2…pr)数轴

在数轴的正方向上,去掉最小素数p1=2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再在余下的整数点中去掉下一个素数p2=3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这样依次做下去,直到去掉pr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称这样的数轴为S(n,p1p2…pr)数轴.

将S(n,p1p2…pr)数轴上留下来的整数点称为L点.

2.L(n,p1p2…pr)图线

表示S(n,p1p2…pr)数轴L点位置及规律的图线,叫L(n,p1p2…pr)图线.

引进定义和定理

定义:设n是任意实数,[n]表示小于n的最大整数,{n}表示n-[n],有:[n]=n-{n}.

过数轴上任意点n作数轴的垂线nn0,交L0线于n0,交Q(n,pi)图线于n1,有:

因为S(n,p1p2…pr)数轴,是在数轴上,减去前r个素数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加上在减去前r个素数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时重复减去的点;…一直到加上或者减去所有r个素数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而形成的数轴;

所以L(n,p1p2…pr)图线,是在表示数轴的图线上,减去表示前r个素数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的图线,加上表示在减去前r个素数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时重复减去的点的图线;…一直到加上或减去表示所有r个素数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的图线,而形成的图线.

先求出这些图线:

数轴图线,即L(n,p0)图线.

L(n,p0)图线的斜率为1;周期为1.

一元图线,即Q(n,pi)图线.

每次取出一个素数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的位置及规律的图线,这些图线应该减去;

以Q(n,5)图线为例:如图3.

二元图线,即Q(n,pipj)图线.

去掉pi和pj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时,重复去掉的点位置及规律的图线,这些图线应该加上.

以Q(n,3.5)图线为例:如图4.

根据L(n,p1p2…pr)图线形成的规律,有:

L(n,p1p2…pr)图线=数轴图线-一元图线+二元图线-…+(-1)rr元图线.

以素数序号r=3为例,画出L(n,2.3.5)图线,如图5

同理,可以得到所有的L(n,p1p2…pr)图线.

而且,L(n,p1p2…pr)图线的J点与S(n,p1p2…pr)数轴的L点一一对应,

因此,S(n,p1p2…pr)数轴L点的位置及规律,能够用L(n,p1p2…pr)图线表示.

3.L(n,p1p2…pr)图线的特点.

(1)L(n,p1p2…pr)图线的J点与S(n,p1p2…pr)数轴的L点一一对应;

(2)L(n,p1p2…pr)图线原点对称,对称原点为n×p1p2…pr(n=0,1,2,…);

(3)L(n,p1p2…pr)为周期图线,它的周期为p1p2…pr;

二、素数在对折数轴上的排列规律

1. S2(n,p1p2…pr)数轴

将S(2n,p1p2…pr)数轴沿整点n对折,对折后的S(2n,p1p2…pr)数轴形成的双层数轴,称为S2(n,p1p2…pr)数轴.

将S2(n,p1p2…pr)数轴从0到折点n的一段称为上轴,大于n的一段称为下轴.

在S2(n,p1p2…pr)数轴上,如果存在这样的点:这点的上轴是S(2n,p1p2…pr)数轴的L点;下轴也是S(2n,p1p2…pr)数轴的L点,这种上下L点对齐的点称为L2点.

L2点上轴L点的数值与下轴L点的数值之和为偶数2n.如图6

2. L2(n,p1p2…pr)图线

表示S2(n,p1p2…pr)数轴L2点位置及规律的图线,叫L2(n,p1p2…pr)图线.

同理,L2(n,p1p2…pr)图线=对折数轴图线-一元图线+二元图线-…+(-1)rr元图线.

画出对折数轴图线、一元图线、二元图线、…、r元图线.

对折数轴图线:L2(n,p0).

Q2(n,pi)图线:

Q2(n,pi)图线分两种情况:(1)2n能被pi整除,(2)2n不能被pi整除;

(1)2n能被pi整除:

(2)2n不能被pi整除:

Q2(n,pipj)图线:

因为Q2(n,pipj)图线是在去掉pi和pj的一切倍数时,重复去掉的点的位置及规律的图线,而pi和pj的一切倍数的点与Q2(n,pi)图线和Q2(n,pj)图线的J点一一对应,所以Q2(n,pipj)图线的J点是Q2(n,pi)图线的J点和Q2(n,pj)图线的J点的重合点;

Q2(n,pipj)图线的斜率是Q2(n,pi)图线的斜率×Q2(n,pj)图线的斜率.

以Q2(59,3.5)为例(n=59,p2=3,p3=5),如图10.

Q2(59,3.5)图线的J点是Q2(59,3)图线的J点和Q2(59,5)图线的J点的重合点.

Q2(59,3.5)图线的斜率是Q2(59,3)图线的斜率×Q2(59,5)图线的斜率.

因此,只要确定Q2(n,pi)的J点和Q2(n,pj)的J点的重合点的位置与Q2(n,pi)的斜率和Q2(n,pj)的斜率,Q2(n,pipj)的图形就能确定.

Q2(n,pipjpk)图线:

Q2(n,pipjpk)的J点是Q2(n,pi)的J点、Q2(n,pj)的J点和Q2(n,pk)的J点的重合点;

Q2(n,pipjpk)的斜率为Q2(n,pi)的斜率×Q2(n,pj)的斜率×Q2(n,pk)的斜率.

以Q2(59,3.5.7)为例(n=59,p2=3,p3=5,p4=7),如图11.

Q2(59,3.5.7)的J点是Q2(59,3)的J点、Q2(59,5)的J点和Q2(59,7)的J点的重合点;

Q2(59,3.5.7)的斜率是Q2(59,3)的斜率×Q2(59,5)的斜率×Q2(59,7)的斜率.

同理,可以得到所有的:对折数轴图线、一元图线、二元图线、…、r元图线.

因为,L2(n,p1p2…pr)图线=对折数轴图线-一元图线+二元图线-…+(-1)rr元图线,

所以,通过以上这些图线的运算,可以得到所有L2(n,p1p2…pr)图线.

以L2(59,2.3.5.7)为例(n=59,p1=2,p2=3,p3=5,p4=7)说明图线的画法:如图12.

L2(59,2.3.5.7)由下列图线形成:

L2(59,2.3.5.7)=L2(59,1)-Q2(59,2)-Q2(59,3)-Q2(59,5)-Q2(59,7)+Q2(59,2.3)+Q2(59,2.5)+Q2(59,2.7)+Q2(59,3.5)+Q2(59,3.7)+Q2(59,5.7)-Q2(59,2.3.5)-Q2(59,2.3.7)-Q2(59,2.5.7)-Q2(59,3.5.7)+Q2(59,2.3.5.7).

L2(59,2.3.5.7)的斜率

3.L2(n,p1p2…pr)图线的一般形式

根据L2(n,p1p2…pr)图线的特点:

(1)L2(n,p1p2…pr)图线的J点与S2(n,p1p2…pr)数轴的L2点一一对应;

(2)L2(n,p1p2…pr)图线是有间断点的单线图线;

(3)因为折点n被所有去掉的素数整除,余数的种类有p1p2…pr种,所以,L2(n,p1p2…pr)图线有p1p2…pr种;

(4)L2(n,p1p2…pr)图线原点对称,对称原点为n×p1p2…pr(n=0、1、2、…);

(5)计算图线的斜率时,凡是含pi的所有斜率,斜率的表达式中都含有分母为pi的分数:

如果折点n能被pi整除,计算斜率时,含有pi的所有分数的小数部分,分子都是1,

如果折点n不能被pi整除,计算斜率时,含有pi的所有分数的小数部分,分子都是2,

(当折点n能被pi整除时,ti=1;当折点n不能被pi整除时,ti=2);

g.因为:t1恒为1,t2-tr=1或者2,所以,L2(n,p1p2…pr)图线的斜率种数为2r-1.

所以,L2(n,p1p2…pr)图线有一般形式:如图13.

三、任意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素数之和

因为L2(n,p1p2…pr)图线是周期图线,所以Cr有最大值.

如果求得Br-Cr的最小值,就可以得到L2(n,p1p2…pr)图线的J点的最少个数.

下面求:(1)素数序号r为自变量,Cr的最大值;

(2)素数序号r为自变量,Br+1-Br的最小值和Br的最小值.

1.素数序号r为自变量,Cr的最大值

首先,求Ar+1的最大值.

在L2(n,p0)上依次去掉p1、p2、…、pr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形成L2(n,p1p2…pr)图线;

(1)如果在去掉pi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时,去掉的J点中包含Ai点,则又会产生Ai+1点;

(2)如果在去掉pi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时,去掉的J点中不包含Ai点,则Ai点变成Ai+1点.

L2(n,p1p2…pr)图线的0到Ai+1段,在去掉p1p2…pr的一切整数倍数的点时,同时去掉了每次形成的A1、A2、…、Ar;L2(n,p1p2…pr)图线的L0线上只有0与Ar+1.如图15.

得出:素数序号r为自变量,Cr的最大值不会大于r+1.

在平面直角坐标上,令x轴为素数序号r,y轴为Cr,

则Cr的取值范围在直线Cr=r+1,斜率为1的斜线的下方,如图17.

2.素数序号r为自变量,Br+1-Br的最小值和Br的最小值.

化简上式,提取公因式Br,在化简过程中:

(1)除t1=1以外,令其余ti=2时,则L2(n,p1p2…pr)图线的斜率最小,所计算的Br最小;

因为当r﹥12时,上式将会乘以大于1的数,

所以,当r﹥12时,Br+1-Br﹥1.

这时,求Br的值就变成求B12的值.

所以,当素数序号r=12时,B12>20.

有:r=12时,B12>20;r>12时,Br+1-Br﹥1.

在平面直角坐标上,令x轴为素数序号r,y轴为Br.

根据以上结论,L2(n,p1p2…pr)图线的Br值的取值范围在斜率为1,过点(12,20)的斜线(Br=r+8)的上方.如图18.

3.比较图17和图18,将Br=r+8和Cr=r+1两条斜线放在同一坐标系中,它们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Br的最小值比Cr的最大值至少大于7.如图19.

因为

S2(n,p1p2…pr)数轴的L2点与L2(n,p1p2…pr)图线的J点一一对应,所以,当r>12时,S2(n,p1p2…pr)数轴上至少有7对素数之和为偶数.

小于1369的偶数用作图的方法逐一进行证明,也可以用凑数的方法直接证明.

结论:任意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素数之和.

参考文献:

[1]陈景润.初等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猜你喜欢
图线素数偶数
两个素数平方、四个素数立方和2的整数幂
材料力学剪力、弯矩图“一笔画”
奇数与偶数
有关殆素数的二元丢番图不等式
偶数阶张量core逆的性质和应用
关于两个素数和一个素数κ次幂的丢番图不等式
关于素数简化剩余系构造的几个问题
静电场中几种图线的分析
“物体的平衡”单元训练(二)
有多少个“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