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成 郭军 郑佳秋 梅燚 祖艳侠 王薇薇 刘云芬
蔬菜尤其是叶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农产品,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因此,蔬菜的价格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蔬菜产品的多样性和均衡供应以及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盐城市地处江苏沿海,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市。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菜篮子”工程,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促进蔬菜产业发展。2017年盐城市蔬菜(含瓜果)种植面积达38.07 万 hm2,总产量 1 608.8 万 t,总产值约252亿元。其中,大白菜 1.98万 hm2,产量 123.42万 t;不结球白菜3.65万hm2,产量92.04万t;结球甘蓝1.15万hm2,产量64.92万t。
①品种技术有待于更新升级 目前叶菜品种比较落后混杂,种子质量良莠不齐,缺少抗病和耐热品种,加之菜农大多文化知识水平不高,接受新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不强,新技术应用没有普及,种植仍处在传统的种菜水平上。有待加强对菜农进行技术培训,宣传推广叶菜新品种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
②生产和经营成本逐年上升 近几年由于物价上涨,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价格等逐年上升,增加了叶菜生产成本。据调查,结球甘蓝每667 m2产量约为4 600 kg,生产成本为3 680元,成本价约为0.8元/kg,批发市场价约1.2元/kg;不结球白菜每667 m2产量约为2 000 kg,生产成本为1 200元,成本价约为0.6元/kg,批发市场价约1.3元/kg。叶菜产业已成为微利行业。
③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 叶菜产业受市场、天气、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遭受灭顶之灾。盐城市具有沿海温带与亚热带过渡性的气候特点,冬季低温、寡照、高湿,早春回温慢,阴雨天气多,经常下雨或下雪。采用常规技术进行早春栽培的大棚蔬菜,上市迟、产量低、效益差。叶菜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而且大部分叶菜不耐长途运输、经不起长期贮藏,常因风调雨顺而产量剧增,供大于求,出现阶段性卖菜难,造成菜贱伤农现象,比如2012年底大白菜烂市。因此,扩大销售渠道,不让菜农因丰产而减收显得尤为重要。
④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叶菜易受各种病虫为害,特别是夏秋季节病虫害发生多,需通过化学防治等方法实现防病治虫、保苗保菜,增加了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目前盐城市叶菜生产方式仍处于分散种植、分散管理阶段,菜农质量安全意识欠缺,导致蔬菜农药残留偏高,尤其是夏秋季节的叶菜,农药使用次数多、频率高,质量安全隐患大。另外,由于叶菜生长周期短,片面施用化肥现象也十分严重。过量施用化肥易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及产品中硝酸盐含量超标等问题。
⑤叶菜产销对接不畅通 当前盐城的叶菜流通过程仍主要是“种植户田头—菜贩收购—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零售”的产销模式,这种模式中间环节多,不仅易造成“卖难买贵”的现象,而且造成叶菜大量集中上市时销售困难。
不结球白菜田间生长情况
鉴于叶菜生产销售中出现的问题,2015年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叶菜(不结球白菜、甘蓝)产业链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立项,该项目主要从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安全生产技术、储运营销、品牌创建、发展预警与市场风险控制等环节,进行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重点解决叶菜产业链中品种、技术和市场等关键环节存在的不足,提升叶类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江苏省叶菜生产和供应能力。2015-2018年,盐城市盐都区野绿芳地蔬菜家庭农场作为项目实施的基地之一,通过实施项目,提升了叶菜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本文以盐都区野绿芳地蔬菜家庭农场为案例,分析盐城叶菜产销发展的趋势,以期能够形成盐城地区可复制的产销经营模式。
引进优质叶菜新品种在基地示范种植,优化蔬菜品种布局,根据季节和市场需求,合理进行茬口调整,防止连作障碍的发生;示范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栽培和夏季“两网一膜”覆盖等新技术。
盐都区野绿芳地蔬菜家庭农场引进示范南京农业大学不结球白菜品种暑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甘蓝品种春喜、绿宝和福建金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金品3号青梗菜,年产叶菜达250万kg以上,采用防虫网覆盖,黄板悬挂,设施外安装太阳能诱杀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已达到高效、节能、安全生产的目标。
加强与省、市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联合,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聘请农业专家作技术顾问形式,提高叶菜生产的科技水平。
充分利用会议、项目实施、职业农民培训机会,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让广大菜农及时掌握蔬菜生产技术,提高种菜水平。
推广以防虫网、杀虫灯、性诱剂、色板为主的绿色防控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建立投入品管理制度和田间生产记录档案;做好产品质量检测,确保叶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品牌创建,积极组织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名牌农产品等品牌申报认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的竞争力。
盐都区野绿芳地蔬菜家庭农场在基地实行整地、播种和农药喷施全程机械化,应用防虫网覆盖、悬挂黄板、安装太阳能诱杀灯、生物农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夏季遮阳网覆盖、滴灌和喷灌结合栽培等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执行无公害蔬菜操作规程,建立了完善的投入品管理制度和完整的田间生产记录档案。“野绿芳地”商标已被认定为盐城市知名商标,不结球白菜、结球甘蓝、茄子、辣椒、苋菜等10个蔬菜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蔬菜品种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
在原有的“自产自销”销售模式基础上,积极拓宽叶菜产销渠道,开展其他形式产销对接,如合作社与超市、菜场、学校、工厂、酒店、餐饮直接产销对接,通过政府搭建的产销平台,做好农超、农校、农企、农餐等产销对接,构建叶菜直销体系。叶菜直销能减少流通中间环节,提高叶菜流通效率,促进菜园子与菜篮子有效对接,让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受益。有数据表明,蔬菜从收购到批发一般加价25%左右,但从批发到零售,加价往往超过50%,其中少数菜品价格甚至翻倍。
叶菜采后短暂贮藏
甘蓝田间生长情况
盐都区野绿芳地蔬菜家庭农场不断创新产品销售模式,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实行了产品二维码扫描跟踪服务,扫描二维码可追溯到品种名称、播种、采收日期、农药使用情况等产品生产相关信息。目前在原有的基地+门市批发销售模式上创建了微商平台销售模式,与同行企业结盟销售接收新订单或直接按时将产品供应团队。2016年凭借自身基地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成功地与盐城市悦达集团合作,成为其职工餐饮蔬菜特供基地,成为企业客户特供蔬菜礼盒基地,拓宽了销售渠道,为企业提供了较大的利润上升空间。
野绿芳地蔬菜家庭农场主要生产叶菜,年产叶菜达250万kg以上。根据季节和市场需求的不同,合理进行茬口调整,在茬口调节上穿插种植豆类如豇豆、茄果类和其他叶菜类如茼蒿、莴苣、菠菜等蔬菜,根据市场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种植模式。
保护地设施平均1 a可进行5~6茬次不结球白菜栽培,产值可达14 350元/667 m2,平均年总生产成本5 980元/667 m2,667 m2平均年总纯收益8 370元。
第一茬为春提早辣椒、番茄、茄子等茄果类蔬菜,1月末2月初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5月初收获,667 m2产值可达12 252元;第二茬为豇豆、菜豆等豆类蔬菜,7月上中旬播种,9~11 月收获,667 m2产值可达7 035元;第三茬为不结球白菜、结球甘蓝、芹菜等叶菜,产值可达4 887元/667 m2;平均年总收益为24 174元/667 m2,平均年总生产成本为 9 650元/667 m2,667 m2平均年总纯收益为14 524元。
第一茬春茬为大白菜、结球甘蓝等叶菜,667 m2产值可达4 887元;第二茬夏茬为番茄、茄子等茄果类蔬菜,产值可达7 975元/667 m2;第三茬秋茬为不结球白菜、菠菜、芹菜等叶菜,667 m2产值可达4 237元,平均年总收益17 099元,667 m2平均年总生产成本为7 030元,平均年总纯收益9 869元。
第一茬为春提早辣椒、番茄、茄子等茄果类蔬菜,1月末2月初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5月初收获,667 m2产值可达12 252元;第二茬夏茬为不结球白菜、苋菜等叶菜,7月上中旬播种,产值可达5 062元/667 m2;第三茬秋茬为菠菜、结球甘蓝、芹菜等叶菜,10~11月播种,产值可达 4 887 元/667 m2;667 m2平均年总收益为22 201元,平均年总生产成本为9 450元,平均年总纯收益为12 751元。
积极引进推广优新品种,尤其是抗逆、抗病虫、耐贮运和适宜加工、适宜机械化栽培的专用品种。加快集约化高效生产、水肥一体化栽培、设施机械化生产等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加快高效种植模式推广,实现盐城地区叶菜的产业化、工厂化生产。
加快推广以防虫网、杀虫灯、性诱剂、色板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技术,实现化肥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积极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名牌农产品等品牌创建,提高盐城叶菜在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地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通过叶菜采后预冷、保鲜、贮藏、加工等技术研究,增加叶菜保鲜、贮藏、加工、出口比例,提高叶菜采后附加值,提高市场风险的抵御力,有利于盐城叶菜产业的发展。
加大物联网技术在叶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应用,对叶菜生产自动化管理。应用电子标签、条码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时记录叶菜生产过程中的播种、施肥、用药、灌溉、采收等信息,建立电子化田间档案,建立叶菜产、加、销全程的物联网安全管理体系,促进盐城地区叶菜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