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富斌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一总队,贵州 清镇 551400)
本矿床勘查区处于江南造山带之右江裂陷区。自早古生代以来,本区经历了武陵运动、雪峰运动、广西运动、东吴运动,于二叠纪末期发生裂陷,造成峨眉山玄武岩的大面积喷发,并形成了巨厚的三叠系沉积。燕山运动,造成本区全面褶皱断裂,构成主要构造面貌的基本形态。本区的主要构造线方向为近东西向,以近东西向的褶皱发育为特征,主要断裂方向为北东向[1]。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等地层,而以三叠系、二叠系为主,沉积类型多样,岩性岩相复杂。其中三叠系地层分为三个相区,分别是黔西南相区、贞丰礁相带、黔南相区。
图1 地质构造单元略图
通过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对岩石、土壤快速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共确定小湾、坡合、同仁、肖家营四个异常区,其主要地球化学特征如下:①小湾异常区其特征主要为Au、As、Hg、Sb组合异常,异常中心明确。局部Au异常达到200ppb,显示较强的矿化,As、Sb异常强度较高,Hg异常次之,异常面积约10km2。②坡合异常区其特征主要为Au、As、Mo、Sb组合异常,异常中心明确。其中Mo、Sb局部达到工业品位,Au显示较强的矿化,As异常较高,Sb、Hg异常次之,异常面积约8km2。③同仁异常区其特征主要为Au、Sb、As组合异常,异常总体较弱,但元素组合完整,异常面积约。④肖家营异常区其特征主要为Au、As、Hg组合异常,异常区较大,但异常较弱。构造交汇部位有金矿化显示,Hg异常强度较高,As异常次之,异常面积约。
本次工作还重点对角砾岩与砂岩、灰岩接触带,探硐、探槽以及岩芯和地质点、矿化点进行连续多次的测试分析,以找出Au、As、Sb、Hg、Fe、Mo、Re等元素的相关性。初步分析认为:Mo和Re呈正相关,Au、As、Sb、Hg、Fe呈正相关,Au和Mo无明显相关性。
(1)矿体特征。根据前期工作,钼矿主要分为坡合和小湾两个矿段。通过地表剥土、槽探、平硐和钻探等工程控制了坡合钼矿(化)体和小湾钼矿体。其中坡合矿段,矿体出露地表的面积较大;小湾矿段主要为盲矿体。角砾岩呈灰色、灰黑色及黄褐色,成分主要为灰岩、粉砂岩,局部受强硅化。
(2)矿区各元素分布特征。全区共采样618件,共分析了Au、As、Sb、Hg等4个元素,从全区的样品分析数据统计来看,土壤中各元素基本呈正态分布。从元素相关性分析看,Au元素与Hg元素套合好,相关性相对较高。
该区各元素的主要分布特征:①Au元素:异常比较发育,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焦化厂附近及芭蕉林一带,主要分布在新苑组地层,新苑组地层及罗楼组地层接触部位上。全区最高为16.85×10-9。②As元素:异常比较发育,呈条带状分布于矿区中部,坡合一带,异常主要分布在罗楼组地层及合山地层接触部位及旁侧。经实地验证特高异常均由角砾岩引起的。③Sb元素:异常较发育,呈椭圆状集中分布于矿区中部一带。集中分布于罗楼组地层及合山地层接触部位及旁侧,异常附近角砾岩出露。④Hg元素:异常发育,集中分布范围与Au元素分布范围一致,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焦化厂附近及芭蕉林一带和矿区中部一带。
(3)矿石质量和类型。①矿石矿物成分。根据矿区标本、岩矿鉴定成果,矿区矿石由矿石矿物及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原生矿石矿物有硫钼矿、辉锑矿、闪锌矿等。颗粒都很微小。另外,汞、砷、稀土等元素含量也较高,但赋存状态未做深入研究,有待于工作中查明。②矿石结构构造。钼矿石主要为深灰色、灰黑色微带黄色含具金属光泽之钢灰色钼矿物的角砾岩,风化后有褐铁矿皮壳及黄色纤维状或粉末状薄膜。③矿石品位。据采样的测试结果,矿脉中的钼品位0.010%~0.529%之间,一般为0.030%~0.250%之间。区内钼矿体伴生有金属钪(Sc)19.8×10-6,金属铼(Re)最高含量2.77×10-6,金属钒(V)最高含量224×10-6,金属锆(Zr)最高含量187×10-6,金属铀(U)最高含量187×10-6。④矿石类型。本区钼矿类型,主要为硫化钼矿石,钼以硫化物相为主,并伴生有铀、稀土等元素。地表含少量氧化矿石。矿石自然类型为角砾状矿石。
(4)矿区的围岩蚀变。矿区内所产生的蚀变现象主要是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以及少许高岭土化等蚀变特征。①硅化:硅化是最为普遍热液蚀变。常交待砾石内部或边缘,有时有晚期乳白色石英脉产出。②褐铁矿化:主要分布在地表,呈褐-褐红色带状分布,主要为黄铁矿氧化形成,少许可能为菱铁矿氧化而成,一般褐铁矿化强烈的地段,其他金属元素亦相对较高。③黄铁矿化:黄铁矿化是矿区主要热液蚀变之一,主要呈微粒状分布于砾岩杂基中。④碳酸盐化;常见方解石胶结氧化铁质粉末,其重结晶或沿石英间隙、裂隙呈脉状、网状充填。⑤绢云母化:绢云母多呈细小鳞片状、纤维状分布,粒径较小,主要是沿着石英及一些硫化矿物、粘土矿物间隙、裂隙或边缘交代。
根据物探异常,在矿体东侧延深方向2700米处大型逆断层的2号勘探线剖面实施了4个深部钻孔,孔孔见矿,展示了本区钼矿远景规模潜力巨大,完全具备形成大型钼矿的条件。本区金、钼与黄铁矿化均相伴出现,关系极为密切,但金与钼无明显的相关性,目前发现的钼矿化体中伴随的金矿化并不强烈。钼矿化多赋存于断裂挤压破碎蚀变带较宽的部位或派生的次级小断裂中,随破碎带宽度的减小而减弱。沿破碎带碳酸盐岩化、褐铁矿化及硅化现象特别明显。而在该地区围绕在各种构造部位的沉积不整合面及其上部构造滑动带则是产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有利部位。随着该区自早泥盆世晚期地壳升降和海水进退频繁,中三叠统发育一些沉积间断面,为成矿流体中金的活化、迁移提供了金质和热动力条件。前期的普查工作成果将为本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明确了方向,本区勘查矿种主要为金和钼矿,同时兼顾铅、锌、银、锑和砷等矿种,区内进行综合找矿评价。
通过本次对坡合矿段钼矿的野外调查研究,详细分析了坡合-小湾矿段钼矿床构造的基本特征,基本查明了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类型及矿石质量。初步认为本区钼矿(化)体受张性角砾岩带及断裂破碎带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于热液叠加改造型钼矿床,最后还对本矿区进行了远景预测分析。
[1]占卉,王勇.江西北部大湖塘钨钼多金属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浅析[J].低碳世界,2017(2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