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 瑾
家风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代传承,是每个家庭教育智慧的深刻体现,也是每个家族成员成长的重要源头,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引领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当今社会既是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也是一个新旧思想并存的时代,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但家风家训文化却没有因为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新事物的出现而黯然失色,依然傲领群芳,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现就以苏州地区为例,以方志编纂视野谈苏州家风家训文化。
家风家训自古以来就是家庭成员“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古时代的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慢慢地形成了国家。在国家不安定、国法不涉及之际,家训发挥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最早的家训是包含在族谱、宗谱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孙后代具有特殊的教化作用,从大方面看,是国史、方志记载社会史料的重要补充,特别能为地方志的编纂提供真实可靠的素材,与国史、方志构成中华社会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从小方面看,是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生活秩序和生产秩序,家族中的“核心领导人”或“灵魂人物”为便于管理整个家族,就制定一些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家训由此起源。
朱柏庐治家格言
翁同龢读书修身语录
从先秦到明清乃至现代社会,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看重,因其主旨是推崇忠孝礼义、教导礼义廉耻。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更是历朝历代乡规民约、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发展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其中广为人知的有:诸葛亮《诫子书》、颜之推《颜氏家训》、唐太宗《诫皇属》、包拯家训、《朱子家训》、《弟子规》等,并随着朝代演变而越来越丰富多彩。许多名门望族的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根据时代的发展的需要,有的成为人们倾心仰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思想家颜之推写下四万多字的《颜氏家训》,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并告诫子孙不可自恃门第、骄逸怠惰,同时希望子弟能将士族门风维系不坠。北宋名臣司马光的《温公家范》告诫长辈,一定要“以德业遗子孙”。明清时期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的来之不易;穿戴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多少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历代的家训族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示着家世显赫,以鼓励后代子孙;一类则是寄托着一种理想和精神的追求。较为常见的内容包括以下这些:注重家法、国法,和睦宗族、乡里;孝顺父母、敬长辈;合乎礼教、正名分;祖宗祭祀、墓祭程序;修身齐家等。苏州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在许多领域独领风骚,涌现出的人才灿若繁星,各类名人代有辈出,明清时期全国共产生202名状元,苏州地区就有35名,占全国状元的比例达17%。苏州不仅在古代出了众多状元,到现代也是按人口比例计算出院士最多的城市。苏州“葑门第一家”的彭氏家族,除祖孙状元彭定求和彭启丰外,还出过1名探花、14名进士、36名举人、副榜4人,加上贡生、秀才、国学生等共171人,可谓科第鼎盛。一个家族,能孕育出如许人才,真是不可想象!乾隆书赐匾额“慈竹春晖”,充分肯定了彭氏家族的“嘉言懿行子羽睿敏”。状元府第、官宦之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式”地散落在苏州城里城外的大街小巷中。在东山、西山、黎里等各村落,即使是最普通的人家在大门上都刻有“富贵满堂”“善积余庆”“春色满园”“耕读传家”等吉语;读书人家则刻得寓意深远些,如“诒谋燕翼”“聿脩厥德”等希望子孙后代能继承发扬先人德业、传承优良家风的美好愿望。
要说苏州百姓人家的门额砖雕上四字吉语是用最简洁的形式将治家方略予以展现,那么苏州名门望族的家训则是以立家训家规、写家书等方式向世族后人流传。春秋末年时期的曾子是孔子门生,他和同学一起把孔子的思想整理成《论语》,还编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2000多年,是儒家正统思想的正宗传人,曾家从宋代曾公亮到其子曾孝宽,而后曾济、曾彬文,一直到清代曾朴、民国曾虚白,“修齐治平、省身慎独”的家训在他们身上沿袭。一代帝师翁同龢在《海虞翁氏族谱》之《族谱后序》中告诫族人“夫富贵不足保,而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以陆绩为代表的陆氏家族成员中,唐代的陆器和清代的陆润庠分担了在苏州历史上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状元的角色,“清廉”和“忠孝”家风世代相传。明朝以袁洪愈为代表的袁氏家族,著有《袁氏世范》共三卷,家训中“睦亲”“处己”“治家”理念从其长子袁一鹗到第五代袁易、十二代袁洪愈和十三代袁一虬,代代传承。这些家训中有的虽包含忠君守旧等封建思想,但大部分扬善抑恶、积极向上的,至今仍堪为传世经典家训。
家庭是国家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家训是隐藏在家族发展与文脉传承中的优秀基因,是国人的“精神门楣”。习总书记用“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体现出新一代领导人深深的家国情怀。
曾朴小说《孽海花》民国版封面
地方志具有“资政、教化、存史”三大功用,被誉为“一方之百科全书”。我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方志的编修,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地方志编纂从来就不是墨守成规的,虽时事变迁、疆域更改,但需要以方志体形式记述的新内容、新门类也在不断产生。编纂方志的目的在于认识时代、记录时代变化,培养爱家乡、爱国家的精神和情怀。其记述需要推陈出新,要在更广阔的历史大背景下反映真实的历史情况,以为将来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好文化基础,从而达到实用的目的。2014年以来,习总书记两次提到要重视修史修志,李克强总理对地方志工作作了三次重要批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地方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纵观历史,前所未有。同时,习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等会议上多次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倡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家训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都是作为培养道德情操、规范行为举止的有效方式,是国人立规、教子的首选。因此,家风家训文化以地方志编纂的形式来体现和展示,这是地方志编纂模式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正是基于此种历史形势,各地方志系统纷纷以家风家训内容为背景,编纂了面向干部的教育读本、推向中小学校的学生读本等等。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纂的《中华家训精编100则》,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高度重视。苏州市志办与当地纪委联合编纂了《家国千年——苏州历史上的家风与家规》,成为当地处级以上干部的教育读本。家风家训文化正通过以方志编纂的形式,介入到“一方之全史”范畴中,将传统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地方志文化真正贴近群众、接地气。
地方志事业虽屡经岁月风寒,但如今依旧长袖善舞。以“家风家训”内容为背景编纂方志地情读物,既是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探索,也是连接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尝试,更是拓展了方志编纂和理论研究的新领域,让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融入现代人的价值理念当中,这是地方志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方志的“教化”和“存史”两大功用的再延伸、再拓展。修志“盛世”,让家风家训文化泽润世代,是方志事业服务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表现。
十全街南石皮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