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写实小说”普通人物塑造的思考

2018-05-08 09:09蔡汝伶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物塑造

蔡汝伶

摘 要:随着社会生活发生的极大变化以及人们阅读需求的转变,新写实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崭新的写作叙事风格出现,打破以往传统现实主义写作中只注重英雄人物或者焦点人物塑造的惯例,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将视点投放在普通人身上,并且注重體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平凡性、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对作品中一系列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描写,揭示了真实的社会状况和人的生存本性。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 人物塑造 人物特性

中国社会进入20世纪80年代,翻开了其历史性的崭新一页,整个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展开,社会生活由以政治为中心转向以经济为中心,人们的生活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展开,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大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把生活的重心更多地转向了衣、食、住、行等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情上而逐渐远离政治生活。作家们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这一社会现象,开始把写作视线转移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一改以往文学作品多为政治说教和社会意识形态服务的写作风格,而注重对普通人琐碎生活的描写以及社会世俗风景图的描绘,将关注点放在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人物中而不是精英分子或者英雄人物的身上,这一系列相关的文学作品被称为“新写实小说”。关于“新写实小说”概念的论定,在《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的卷首语中有这样的一段表述:“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1}“新写实小说”“把笔触延伸至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让那些平凡而略显庸碌的小人物走到文学的前台,打破了过去传统现实主义只是把叙事镜头对准英雄人物或焦点人物,而不屑于表现那些凡夫俗子的惯例,真正地为普通人提供了展示的空间”{2}。通过对一系列普通人物的塑造,“新写实小说”作品中的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还原了社会生活中人类生存的原本状态,将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和窘况展露无遗,透过平庸生活的表象来窥探人性和社会的本质,这类作品将人物塑造的焦点转移到普通人身上,抛弃了往日文学作品中专注于理想人物和英雄人物的塑造方式,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典型人物的塑造而更多地倾向于平庸生活里平凡人的立体展现,不再用单一的手法来塑造类型化和扁平化的人物而塑造了更多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本文将谈谈“新写实小说”关于普通人物塑造的一些思考。

一、作品中普通人物塑造的高度真实性

文学作品创作的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深深地植根于广大的社会现实当中,因此必然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固然是注重现实生活图景的描绘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塑造,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描写以及对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来反映特定时代中的社会生活图景,但是这些作品当中往往都带有作家个人对社会的情感,带有一定的个人情感色彩,对于人物的塑造带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带有一定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这是因为自进入现代文学阶段以来,国家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由全民族抗战到解放战争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各项政治运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都为政治说教服务,是英雄主义者或者革命理想主义者,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关注人的本身,没有注重人物塑造的真实性,因此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结束以后,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可能会引起读者的赞叹,但却无法令读者回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因为这些缺乏真实性的人物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新写实小说”打破了以往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人物塑造的常规,将目光放在了普通人物的塑造中,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高度还原,作家在写作中尽量避免带有个人情绪,凭借着对生活的观察进行人物描写,人物形象贴近现实生活,使读者在阅读作品后有切身的体会,在作品主人公身上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人物塑造具有高度的真实性。

作家池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太阳出世》《不谈爱情》中的主人公印家厚、赵胜天和李小兰、庄建非和吉玲,作家刘震云作品《单位》《一地鸡毛》中的公务员小林,刘恒作品《白涡》里纠结于家庭、婚外情和仕途之间的周兆路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凡最常见不过的普通人,他们不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人物,他们没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但却是这个社会状态下最具真实性、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普通一份子,是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缩影。《烦恼人生》里的印家厚是武汉的一名普通工人,他的一天由半夜里儿子从床上掉到地上开始了,顺带引起了老婆对没有分到房子的不满。一阵骚乱过后印家厚蒙入睡,可是一大清早又得起来去排队洗漱上卫生间,还要赶公共汽车赶轮渡去上班,到了公交车站又得挤着上车,下了轮渡匆匆忙忙地吃早点,把儿子送到幼儿园后赶着上班铃响的尾巴踏进车间,然而这只是繁琐忙碌又无奈的一天的开始。回到车间上班后的印家厚又面临着奖金由“一等奖”变为“三等奖”的无奈,再转战到与女徒弟雅丽之间的暧昧关系,又想起了自己的初恋……下班了,印家厚又带着儿子赶轮渡坐公交回家,到家里还要面对着一堆琐碎的事情,他对眼前的一切感到无可奈何,可这就是一个普通人最真切的生活。每个人每一天都要面对工作、生活、婚姻、爱情等带来的各种困扰,印家厚压抑、控制着自己烦躁不安的内心,在对生活感到失望无奈的同时又怀抱希望,这不就是千万中国人最普通不过的人生写照吗?这种生存状态,这一幕幕的生活场景,一个个生活中的人物都是现实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实录,逼真得让人看到了生活中原本的自己,加深了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新写实小说”对于普通人物的塑造不流于人物的外表、行为和语言之中,而是深入到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中去,把社会里最真实的普通人搬到了文学作品当中,塑造了一批让人倍感真实的人物形象,这也是“新写实小说”不同于以往现实主义小说人物塑造的特点之一。

二、作品中普通人物塑造的平凡性

传统现实主义中的人物塑造非常强调在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性格的塑造。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经历了好几次重大的政治运动改革,文学创作也因此受到了不少影响。“十七年文学”中便有许多性格突出、政治倾向强烈、具有英雄主义的人物出现,如《林海雪原》中带有英雄传奇色彩的少剑波、杨子荣,《保卫延安》中的周大勇等战斗中的英雄,以及往后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改革文学”中的人物塑造都与社会重大问题、历史问题、重要人物相关联,如《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光朴、《新星》中的李向南等人物形象都是当下时期一定的时代精神反映,是个人和社会理想结合后的产物,带有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人物形象在塑造的过程中往往会被美化,要么是社会的批判者,要么是时代的引领者。“新写实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将焦点转移到普通人身上,不再专注于理想人物、英雄人物的塑造,不再突出人物的非凡性,而是将视野扩展到平庸的社会生活里最平凡的普通人中,在平凡人的普通生活里领悟人生的真谛,窥视社会生活中人的生存本相。“新写实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没有鲜明突出的性格特点,每个人物之间没有强烈的性格冲突,没有所谓“好人”和“坏人”之分,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而活,有自己自身的价值,人物的命运没有大起大落之势,只是过着相同又有异于别人的平凡生活,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安于现状又无法把握自身的命运。这些普通人物的塑造具有平凡性,不再是有意地塑造一些积极向上、斗志昂扬的英雄人物来迎合社会的发展,而是通过平凡琐屑的人物塑造来还原社会生活的本质。

《单位》《一地鸡毛》里的小林就是普通环境下平凡生存的人。大学刚毕业的他本来对一切都毫不惧怕,在单位上班也从不看别人的脸色,亦丝毫不热衷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可是这种处世方式使得小林在单位中到处碰壁,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妻子的单位调配、住房和孩子的入学等问题的产生,小林开始转变自己的工作态度了,变得积极向上,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改善。在他以为一切可以得到改善的时候偏偏又说他的品质有问题而不能入党,当他被妻子的单位调配和孩子的入学问题困扰着的时候,问题又在这时迎刃而解了,这就是人生,你不知道生活什么时候会给你当头一棒,也不知道生活什么时候会给你带来惊喜。还有《太阳出世》里的赵胜天和李小兰,这是现实生活中最平凡不过的婚后家庭生活,有了孩子以后整个家庭的重心便投入到孩子的身上,生活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孩子而忙碌,这两个人物是许许多多新婚家庭中平凡的一对,没有刻意的性格塑造和描写,生活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展开的。“新写实小说”的人物塑造倾向于选取平凡的普通人来展现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注重突出平凡的人在生活中的真实状态而不是一系列“高、大、全”的人物形象,通过对普通人物的塑造,让读者可以观照自身,在普通人的平凡中體验生活的欢乐与曲折,并以此揭示社会生活的底蕴以及人无法对命运进行掌控的无奈。

三、作品中普通人物塑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十七年文学”中的人物塑造倾向于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而且人物的塑造出现类型化和公式化。例如《林海雪原》中除了有突出的战斗英雄少剑波和杨子荣以外,还有一系列与之相似的勇猛十足的英雄高波、孙达得、栾超家等人物,虽不似少剑波与杨子荣般具有神通广大、领导众人的本领,可是其他该有的品质却与他们无多大区别。十年“文革”以后的文学创作虽然开始逐渐向人道主义和关注人本身推移,但是本质上还是无法逃离对英雄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的赞扬,塑造的人物仍然是当时社会上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注视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人物形象的塑造较为单一,而“新写实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新写实小说”在进行人物塑造的过程中一改以往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单一、苍白和枯燥的手法,通过对普通人在生活中面对的琐屑之事、遇到的困难、窘况的描写,从多方面展示了人物性格和类型的多样性、丰富性,对普通人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展现,使人物更加具体和立体。“新写实小说”中普通人物塑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首先体现在写作的对象中,此时的写作对象不再局限于英雄和社会精英,而是社会中的各个阶层,有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小市民,如印家厚、赵胜天等;有《风景》中生活在河南棚子的十一口人;有《单位》的公务员小林;有《塔铺》中的高考复习生;有《新兵连》里的为争取“骨干”和训练结束后工作的分配而暗暗较劲的“元首”、王滴;有《白梦》和《白雾》中的知识分子家伙和豆儿;有《伏羲伏羲》里受压抑而婶侄私通的杨天青和菊豆……这些人物的描写涉及各个阶层,而且并不是哪一个阶层里的典型代表,是在日常生活中,各个阶层、各个地域里最普通的一员。在作家的笔下这些性格多样的人物一个个跃然纸上,开阔了读者的视野,让读者可以在作品中体会人生百态。就《风景》这篇作品来说,作家方方以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描绘了武汉“河南棚子”中一对夫妇以及他们的儿女的生活图景,揭示了这个穷困家庭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状况,亦反映了社会中的人丑恶的一面。在《风景》里的这十一个人物,有其各自的性格特点,并不是类型化和公式化的人物塑造,如暴力蛮横的父亲,手脚麻利又爱搔首弄姿的母亲,两个恃宠而骄、喜欢对七弟加以打骂的姐姐,有点知识文化最后却为爱而死的二哥,在家中遭遇最惨,要睡床下底、没有饱饭吃、常常挨骂挨打最后却考上大学当了官的七哥,每一个人物都有着各自的性格特点,各个不同的人物把整个生活的场景串联起来,展现了当下社会被忽略的一幅真实存在的社会风景图。“新写实小说”将写作的视线投放到普通人物的身上,拓展了人物塑造的类型,让人物塑造涉及的范围更加宽广,使得人物性格更具多样性和丰富性,作品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四、结语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当代社会环境出现极大转变的情况下,作家们感受到社会逐渐产生的变化,观察到读者对文学需求的转变,因此真正关注人的生存本相的“新写实小说”应运而生。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将重点放在了普通人身上,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极少掺杂作家的个人情感或者社会的期望,注重人物塑造的真实性,并且减少了人物塑造的类型化和公式化。英雄人物的塑造是作家或者政治领导者的光辉理想,与普通日常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人们永远只能崇拜、追随他们,但却不能近距离地触摸到他们。普通人物的塑造最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形象,里面包含着每一个人生活的影子,这些人物会让读者回味,会时刻停留在读者的脑海里。“新写实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开启了新的道路,让作品中呈现的人物更加具有真实性,人物类型更加丰富多样,这一系列的普通人物和作品的出现更加真实地展现了社会转型下人们生活的真实状态,让人享受阅读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和自身的深思。

{1} 本刊编辑部《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卷首语,《钟山》1989年第3期。

{2} 于沐阳:《社会转型语境下世态民生的真实抒写——新写实小说论》,《延边大学学位论文,2004》。

猜你喜欢
人物塑造
现实百态,人物众生
论戏剧表演与人物塑造的关系
从唐传奇到电影的文本变迁
《傲慢与偏见》之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安排论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手法与影响探析
回家之路
《大师与玛格利特》中空间变换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浅谈话剧《油漆未干》中哈医生的人物塑造
忠义之魂的绽放
论反面人物塑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