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文/蒋 英
风琴,属气鸣乐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也称“簧风琴”。
笔者在调研西方音乐传入贵州的历史线索时,在安顺基督教堂偶然发现一台欧洲四音栓簧片风琴。风琴呈棕红色,零部件已经拆散,从外观至内部的各部件保存基本完好。
经过查阅欧洲风琴的历史资料分析推测,这台风琴可能是十九世纪中期前后生产的,是欧洲较早制造的一批风琴。虽历经一个多世纪,弹起来仍富有音律感。
从音乐史的角度来看,这台风琴见证了西方宗教音乐文化传入贵州的历史,较早地传播了西方音乐知识,传授了字母谱、简谱和五线谱。风琴的收藏者为安顺一中原音乐教师管扬勇,他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安顺一中遗存的一批老旧风琴里选中并购买收藏。
彼时,管扬勇重回安顺一中任音乐教师。有一年暑假,两位成都风琴厂退休的老师傅来学校揽承修理风琴的活路,总务主任让他接待安排并负责验收。在将器材室的几台破损风琴集中在音乐教室修理时,一台老旧风琴引起了两位老师傅的注意,他们说在成都修过这种德国风琴,声音很不错。经检查,这台风琴只是风箱破损、琴盖和脚踏板丢失,发声主体却很完好。擦拭干净后仔细观察,发现这琴材质优良,制作精细,外观古朴典雅,有四个音栓可变换音色,增音器可调节音量。配上琴盖和脚踏板,修好风箱调好音之后,弹奏试音,果然声音清越,音质纯和,音色优美,几乎超过任何新琴,他越弹越喜欢。
当时音乐教室已经配备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供教学使用,但管扬勇还是将这台老风琴留在音乐教室,时常弹奏。他实在太爱此琴,遂向校长申请,欲将它搬到家中作备课使用,校长认为公物不可拿回家私用,于是决定将此琴作价处理给他。从此这台琴便作为管扬勇的珍藏,经常在家演奏、弹唱,十分陶醉。
据分析,这台琴是清朝光绪年间由牧师从欧洲带入,后置于安顺一中隔壁的基督教堂。1949年安顺解放,征用了安顺基督教堂作为中共安顺地委临时办公驻地,五十年代地委迁往新修的办公楼后,将驻地移交给一中作学校发展之用。这台琴便和房产附属的桌椅柜子等家具一道移交给一中了。
这台风琴并非一般的古董,而是一件文物,它见证了西方宗教和音乐进入山城安顺的历史。一件文物,最好能够回归它原来的处所,而不是作为私人藏品。于是,管扬勇将琴捐赠给安顺基督教堂,让它重回故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欧洲四音栓风琴外观
◎欧洲四音栓簧片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