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 401331)
成武县,地处于黄淮平原,位置在鲁西南著名的牡丹之乡菏泽市的东南部。虽然是个小县城,但它却是伯乐的故居,拥有很多中国传统的音乐,例如:包楞调、大平调、四方调等。
成武县大平调本名“平调”,是流传于中原五省汉族戏曲的剧种之一,属于梆子腔系统的一种声腔。大平调是拥有悠久生成发展史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的明弘治十一年,也就是1498年,当时就有碑刻记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红、大弦戏各一出”,而这个碑刻是出自河南滑台县的。
大平调起源于山陕梆子,经过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流传到鲁西南的菏泽地区;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平调根据自身的特点,求真求变,广采博取,逐步成熟壮大,形成了地方色彩浓郁的地方大戏剧种。大平调之所以称之为平调,是因其唱腔音乐相对于高调(山东梆子)的音调低,但大平调是具有梆子腔系的五个共性特征的。又因为它的梆子特别大,观众喜欢叫它大梆子戏,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才被通称为大平调。
在清中叶时期,大平调就已经相当普及了。它有三大流派,其一是菏泽、东明、成武、曹县一带的大平调,称河东平,是指黄河以东的演艺流派;其二是河南滑县、浚县的称西路平;其三是河南濮阳、清丰的称东路平。大平调号称流行五省八州,有戏谚说:七东八西莫乱串,河东还有四个班。
大平调的传统剧目号称七百单八出。经过历史的演变和长期的发展,600多出的大平调剧目,现被保存下来的就只有200多出了。有《大开始》《小开始》《四字开门》《五字开门》《五马》《二凡》《一枝花》等。题材大多取材于演艺小说、民间故事,以生活化、通俗性为本,以蟒靠戏、袍带戏、武打戏见长。观众说:不吃饭,不睡觉,也得看看大平调。
大平调的主奏乐器为大、二、三弦,配以四大扇、尖子号更显低沉雄浑,激昂磅礴,韵致和谐,浑然天成。板式规整,曲牌丰富,雅中见俗,意蕴悠长。观众称赞它:四大扇、尖子号,论听还是大平调。
大平调传统表演规整严谨,仪态大方,有完整的角色行当体系。在大平调的脚色行当中,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形成剧种的重要特色。大平调的唱腔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在唱法上用真声吐字,假声行腔,而大平调的的讴腔有吸、呼两种方式,调高气足,如撕帛穿云,动人心魂。
数百年来先后涌现出魏守法、魏兰枝、田发太、张全臣、陈贵欣、牛印合、张文祥、牛印海、邵丙玉、马明銮、牛光轩、郭盛高、马德良、何西良等数以百计的大平调表演艺术家。
成武县大平调剧团的前身是合义班,1930年,城东乔庄乔宏延请王林朴为教师,成立大平调科班,收徒40人,至1936年出师,在本县巡回演出。1940年后,以牛印海、邵丙玉、马明銮、赵天顺、郭天祥为首的艺人从合义班分出,在曹县成立了王孔集班。1948年,这个班社归属成武县,开始接受民主政府领导,组成了人民政府领导下的成武县“新艺剧社”,由邵丙玉、王新德为社长。1955年,由新艺剧社改称“成武县大平调剧团”,1960年在十年浩劫中剧团被撤销建制,演员有的改行,有的下放农村,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一些老艺人仍在民间收徙传艺,农闲组班演出。1981年,部分老艺人组织起一个集体剧,仍用原名,主要在农村演出。通过演出实践,培养出一批青年演员,演出水平不断提高,是境内最受欢迎的业余剧团。文革后期,马明銮、宋西友等老艺人将剧团的基本班底组合起来,后又与邵丙玉、牛光轩联合呼吁,经成武县人民政府批准,在成武汶上镇开办了大平调艺校,招收学员一百多名。经过三年的毫不懈怠的言传身教,最终挑选、录用了八十多名毕业生,组成了能文能武,行当齐全,朝气蓬勃的成武县大平调剧团。稍后,著名艺人牛印合之孙牛现争任该团团长,他们常年坚持在苏鲁豫皖、特别是在菏泽市八县一区的广大城镇巡回公演,曾多次在省市戏曲调演中荣获一等奖和铜奖,精湛的演艺水平获得了业内同行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
大平调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在2006年的5月20日。而在菏泽市,成武大平调剧团是唯一一家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个体戏剧团,但剧团的处境却令人担忧。成武县大平调剧团这么些年一直在坚持演出,但由于现在社会的诸多因素,人们的喜好渐渐趋于多元话,再加上现在娱乐业迅猛的发展,对于大平调这种传统音乐的冲击相当大,这就致使大平调的活动阵地在急剧缩小,一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相继谢世,中青年演员断层,有的为生活四处奔波,有的改行,人才流失严重,该剧种发展形势比较严峻,急需保护和传承。
成武大平调剧团之所以能生存到现在,主要靠百姓的口碑。据成武大平调业务团长马德良介绍,该剧团每年唱出500场次左右,业务范围北到河北邯郸、聊城一带,南到河南信阳、商丘,西到河南濮阳一带。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成武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成武志[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1992.
[2]张雁.鲁西南大平调的发展与传承[J].艺术广角,2005.
[3]牛艳霞.论大平调的唱腔特点与表演风格[J].戏剧丛刊,2013.5.
[4]闫永丽,程晖晖.大平调、梆子腔与古代军乐[J].艺术百家,2008.5.
[5]雷凤伟.菏泽地区大平调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D].山东大学,2015.5.
[6]葛芳香.菏泽大平调艺术特色及其演唱探析[D].上海大学,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