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震,郭 威,解新颜
体育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传授学生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大学体育课是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最后阶段,其意义深远:大学生基本为成年人,身体发育趋于成熟,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身体素质,同时,接受新兴事物能力较强,掌握一些运动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理论储备。并且,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浓厚,基本有自己爱好的运动,渴望动作技术的进步和身体的强健,容易形成终身体育习惯。但是,通过笔者实际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利用率不高,很多大学生在教师统一组织课堂教学结束后,不会主动练习,而是做一些与体育课无关的事情比如:聊天、玩手机等等,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不高。现如今,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愈发严重,甚至可以称为身体的一部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APP也琳琅满目,运动类手机APP作为辅助运动的工具也备受学生喜欢,据HIS机构报告显示:2012年运动类手机APP下载量从1.57亿次增长至2017年的2.17亿次,增长率高达62.8%。本文从实际出发,研究运动类手机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现其存在问题并探究应用途径,旨在提升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水平,探索手机与体育教学融合的新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1 运动类手机APP对大学生运动行为的促进
本文选择济南市某高校346名未使用过运动类手机APP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使他们下载运动类手机APP一段时间后,通过发放问卷和实地访谈来了解他们使用前、后的变化。如图所示:
通过对比学生使用运动类手机APP前、后每周锻炼次数可知,每周锻炼次数3次及以上的人数比例从38.9%增长到61.8%,增幅显著。
图1 大学生使用运动类手机APP前、后每周运动次数
图2 大学生使用运动类手机APP前、后每次运动平均时间
从图可知,大学生使用运动类手机APP前,每次运动平均时间20分钟-60分钟的比例为56.0%,使用运动类手机APP后,每次运动平均时间20分钟-60分钟的学生比例增长到78.3%。通过以上两图都不难发现,运动类手机APP对大学生运动行为有促进作用。
2.2 大学生使用运动类APP的主要功能
图3 大学生使用运动类手机APP的主要功能
由图可知,大学生使用运动类手机APP的主要功能还是记录步数和其他运动数据。运动类手机APP的基本功能是记录运动数据,学生们在锻炼过程中可以清楚了解自己运动的里程、运动时间、步数等信息,方便了解自身运动情况。系统还会把每一次的运动数据做二次处理,做成折线图、柱状图等,能更直观的了解自身运动量变化。部分学生还会因运动类手机APP去购买一些可穿戴式移动设备,比如说运动手环、运动手表等,这些可穿戴式移动设备不仅能够方便学生锻炼而且还可以进行心率、血压、睡眠等数据的测量和监控,方便锻炼者根据所有数据,理性的选择运动类型和运动量,控制运动负荷。
有健身或者瘦身等需求的大学生会在运动类手机APP上学习课程,这也是当今众多运动类手机APP首推的功能。运动类手机APP拥有健身、瑜伽、瘦身等众多课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平台还会智能的推荐系列课程,用户只需按照系统提示做相应动作,即可达到学习、锻炼的目的。系统会在运动前提供多样的热身运动,运动后还会提供放松练习,同时,系统还会根据用户的锻炼需求推荐相应食谱,分享其他锻炼者的经验等等,以辅助锻炼,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运动类手机APP进行科学系统的锻炼。
通过图可知有23.4%的大学生使用运动类手机APP是为了了解相关体育赛事信息。运动类手机APP会推荐一些赛事信息,如:体育新闻、城市马拉松赛、自行车赛、爬山比赛等等,大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了解感兴趣体育赛事,方便参加及锻炼。
有32.7%的大学生会学习一些科学的锻炼方法和经验。运动类手机APP都有论坛讨论这一功能,而论坛里会有一些锻炼达人分享很多锻炼技巧和方法及体育保健知识,大学生可以通过此模块丰富自己理论知识。
只有极少数学生会通过运动类手机APP进行社交。运动类手机APP有朋友圈这一项功能,用户可以与好友分享自己的运动照片、运动成绩、共享运动快乐。
3.1 运动类手机APP与锻炼者的矛盾
运动类手机APP与学生锻炼者存在矛盾。体育课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允许携带手机,更不能时时观看手机。但是随着手机普及和学生对手机依赖性增强,学生携带手机参与体育课已成为常态。携带手机参加体育运动如遇到锻炼者摔倒或其他突发行为,手机会成为危险品伤害学生身体,加剧运动损伤;而观看运动类手机APP运动时,因注意力多集中于手机上会忽略周围事物及情况,更容易造成一些很严重的自伤或他伤。
3.2 运动类手机APP与体育课的矛盾
运动类手机APP与体育课之间存在矛盾。体育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因运动类手机APP课程有限,大部分为跑步、骑行、健身塑性与减肥类,几乎没有田径类、体操类、球类、武术类等大学体育课程与相关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大学生对高等体育课程的需求。过程与方法方面:运动类手机APP虽然会提供多种健身方法,但是未能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而提供的众多健身方法也相对较为死板,缺乏趣味性。情感与价值观方面:体育课是培养学生坚强、果断、敢拼搏、敢挑战、敢于突破自己的精神,以及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优秀品质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形成正确价值观,运动类手机APP虽然可以培养学生一些个人精神,但无法培养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等优秀品质。
3.3运动类手机APP与体育教师的矛盾
运动类手机APP与体育教师间存在矛盾。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的组织者、实施者,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指导者,他们不希望有外界任务干预自己教学计划,更不希望学生只听从手机APP的指导而忽略自己。如学生过度依赖运动类手机APP就失去体育教师的意义和作用,体育教师将变成傀儡。同时,运动类手机APP只能死板的给学生下达训练任务和进行数据统计,无法做到即时交流和实时指导,根本取代不了体育教师。
4.1 探索运动类手机APP与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结合
一般情况下体育课为室外课,导致信息化教学程度不高。随着我国数字化体育的发展,体育教学信息化程度亟须提升,而运动类手机APP是提升体育教学信息化水平的良好载体。设计者可以把运动类手机APP与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融合,研发一款校园运动类手机APP,除具备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基本功能外增加以下几个模块:基本模块、教学模块、兴趣部落模块、交流讨论模块、校园榜模块。基本模块为记录基本运动数据,管理员和体育教师可以在后台查询学生锻炼情况。教学模块可以邀请本校体育教师录制各个项目的体育教学微课,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自己喜欢的运动技能,视频下方可以开通留言功能,运动者可以提出问题,体育教师能够在下方解答,实现师生互动,真正成为学生贴身体育教师。兴趣部落模块可以让校园体育社团在平台建立运动兴趣部落和体育俱乐部,吸引更多运动爱好者加入,方便联系与交流。交流讨论模块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发帖分享运动历程、经验、技巧等。校园榜模块以学生运动数据为基础,每周统计出前几名进行公示,既能表彰经常运动同学,又能鼓励其他同学多参与体育运动。
4.2 运动类手机APP融入体育课堂
运动类手机APP要融入体育课堂要处理好与锻炼者、体育课、体育教师三者间的矛盾,还需借助于可穿戴式移动设备,才能实现。
课前,学生可以利用运动类手机APP查询一些锻炼方法和手段,丰富理论知识,根据运动类手机APP提供课程进行训练,增强身体素质,提高锻炼意识,达到课前预习的目的。
课中应用运动类手机APP的前提是和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深入融合:体育教师手机安装运动类手机APP可以在后台了
解所有学生锻炼信息,进行时时关注。根据学生运动过程中心率、运动里程等数据而选择适当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以达到科学锻炼的目的。教师通过系统后台了解学生平时锻炼情况,而分析学生运动特点和身体状况,从而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运动方法和运动强度,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在训练学生耐力、柔韧或力量等素质时,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利用运动类手机APP中课程展开教学,教师在旁指导纠正错误。体育课堂中需要学生自由练习的环节,体育教师可以安排运动任务,在运动类手机APP设定运动目标,要求每个学生下课前必须完成相应的练习,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自由练习阶段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利用率,使学生在体育课堂达到应有的运动量,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课后,体育教师可以在运动类手机APP给学生布置作业,如:在下次上课前需要通过若干次运动完成一定运动量或完成一些课程,以达到课下监督的作用。
在期末体育考核阶段,体育教师要把学生在课上、下的运动数据作为评价体育成绩的参考标准。
本文从实际出发探索运动类手机APP对大学生运动的影响,发现学生使用后,增加了锻炼次数,延长了锻炼时间,对大学生运动有促进作用。大学生使用运动类手机APP的主要功能还是记录运动数据和科学锻炼。运动类手机APP融入课堂要克服与锻炼者、体育课堂、体育教师三者间的矛盾,还要与体育教学信息化平台合作,在深入了解大学生锻炼规律的基础上,探索研发适应大学生运动特点的新功能,从而辅助体育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运动类手机APP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新兴事物的出现必然会产生正反两面的影响,我们必须接受它,改变它,使它为我们所用。体育课也要接受新鲜事物,与时俱进,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墨守成规,停滞不前,目的就是为了让运动类手机APP服务于体育课堂,提高体育课信息化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数字化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攀,段渭军.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2,(9):44-46.
[2] 王超,张浩.智能运动手表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4):11-13.
[3] 刘传海,王清梅,钱俊伟等.运动类APP对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和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