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娅娅 刘艳峰 刘存芳 田光辉
【摘要】通过对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进行剖析,探讨该著作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试图从学生观、教师观两个方面探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尝试从中找到推进学生发展及教师成长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射雕英雄传 教学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256-02
武侠小说的创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类别和文学体裁。武侠小说的演变、发展和普及成为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发展史上最为璀璨的一幕,而金庸作为新派武侠小说创作无可争议的旗帜和代表人物,对于武侠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革命性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作为大众文学和通俗文学的一种主要类型,武侠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了肯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主人公的成长和磨难更是牵动着人心,其次金庸武侠著作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值也得细细品味和借鉴。文学艺术品在满足人们追求精神食粮的同时,也给人们教育生涯和成长以启明星的作用,更具引导和塑造人的作用。《射雕英雄传》中主人公成长经历虽充满了戏剧性,但蕴含着丰富的发展和推进学生能力的教育智慧,这里从主人公求学的几个阶段进行剖析,阐述促进学生发展以及教师成长的一些观点。
一、《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
《射雕英雄传》中最出彩的人物当属郭靖,他先天条件平常,人们对他评价最多的是天资鲁钝、呆头呆脑,为其性格特点之一,而郭靖练功之初,师父们不看好他,甚至怕教不好他而遭受到同行的讥笑。郭靖似乎从小就懂得“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因此从小就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倔劲,从郭靖习武的经历和天资来看,如果不是他每天废寝忘食的练习,或者说走“所谓的捷径”,也不可能有所成就,说明郭靖的性格特点之二做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勇于知难而上。从最后郭靖誓死守护襄阳城,对祖国一片赤胆忠心,能看出其性格特点之三不畏困难、为祖国英勇献身的高尚情操。正是郭靖的这些性格特点,最终在名师的指引下,成长为受人敬仰的郭大侠。
二、郭靖的成长史
1.入学阶段
神箭手哲别为报救命之恩,将自己的箭法倾囊相授,纵使郭靖苦学十年,最终也不过一箭双雕而已。而江南七怪为赢得赌注,在漠北苦寒之地挨了十多年,日日殚精竭虑,拳剑暗器、轻身功夫、独门绝技,无不一一传授。郭靖虽咬紧牙关、埋头苦练,但也只是基本功练得甚为扎实,对于各位师父的独门绝技,却是领悟甚少。在尹志平夜访大漠之后,江南七怪望徒艺成之心更为急切,督促也更为严格,郭靖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正合了“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的道理[2]。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郭靖的师父们虽没有教会他传世武功,但在育人方面做的很好,他们的教学符合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把德育放在首位。郭靖生性木讷,反应迟钝,属于后进生,但江南七怪没把他弃之门外,而是施以耐心、爱心,这对郭靖发展核心素养起了主要作用,打下了扎实的郭靖武功成就的基礎。
2.提高阶段
郭靖遇到马钰谈到自己日夜拼命苦练,任凭师父们再怎么教却始终学不会,马钰指出:“此乃教而不明其法,学而不得其道也”,决定指点他一下,不教上乘功夫,只是呼吸运气之法、静坐敛虑之术而已[3]。起初郭靖不以为然,但半年之后进步赫然,以前拼了命也做不来的招数,现在却做得又快又准。后来郭靖邂逅黄蓉,并有幸和洪七公学武,洪七公看出郭靖资质鲁钝但内功和基本功很扎实,加之其性格憨厚老实、肯吃苦,学招式简明但劲力精深的降龙十八掌很是合适。因材施教、谆谆教导,只学了前十五掌,就花费了一个多月,但与一个月之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郭靖学会降龙十八掌花费的时间与和江南七怪所学本领的时间相比大大缩短,郭靖之前十多年的努力并不是劳而无功,正是有之前扎实的基本功积淀,才能使得现在进步如此之快,这也正合了“厚积薄发”的道理。
3.成才阶段
郭靖去桃花岛时遇到了亦师亦友的周伯通,陪周伯通解闷之际,学会了七十二手空明拳。众所周知周伯通是孩童天性,为了和郭靖玩“四人打架之戏”,极是心急,尽力传授双手互搏术的诸般诀窍,数日后,郭靖才学会,随后又教他如何方能攻得凌厉,怎样才会守得稳固,最后周伯通说:“这分身的精要你已全然学会,现下只差火候而已,当你练到我这般纯熟,你武功便是陡然间增强一倍了”。至此郭靖的求学之路算是基本完成,而在武学上的进步,也早已是非同寻常。一灯大师在为黄蓉疗伤时,郭靖心无旁骛的看一灯大师施展奇功,不由自主地解开《九阴真经》里的很多疑难,此时一灯大师并未向郭靖传授一阳指的精要,但郭靖不仅领悟贯通,还模仿的惟妙惟肖。周伯通对于郭靖的这种教法是“寓教于乐”,使郭靖能自觉地探索,从少年的苦闷到青年的乐学。从剖析郭靖的成长历程来看,《射雕英雄传》随为武侠小说但暗含的教育思想却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三、郭靖的成长所暗含的教育理念
1.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江南七怪没将郭靖教成武学大师,但在德育方面他们做的很好,郭靖生性木讷、善良,江南七怪教他要侠肝义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其最后誓死守护襄阳城就能看出。而杨康各方面条件都好,但丘处机忽视了德育思想的教育,对于杨康的教学完全是基于十八年后与江南七怪的比试,他想教出一名应试的学生,所有精力放在了杨康的学业也就是武功上,而忽视德育的教育,再加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尤其是王府那样尔虞我诈的家庭环境,最终使忠良之后变成背信弃义、认贼作父的小人。教师职业在于教书育人,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郭靖在求学之初,江南七怪兢兢业业的教授,郭靖也日夜苦练,但并没有学会上乘的武功[3],后来郭靖在马钰、洪七公和周伯通等人教诲下,其成就远超七人所想。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从本质上讲,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实情况,还要挖掘学生可能的潜在能力,进而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全局性把握,甚至是全人生的指导,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健康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洪七公在答应教俩人武功后,根据郭靖的性格及其武功特点,教给了郭靖招式简明却劲力精深的降龙十八掌,而黄蓉天资颇高、聪慧过人,便教了她身法轻灵至极的逍遥游。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要求教师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而现如今的素质教育正是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从个性化角度入手,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核心素养,教学上有的放矢,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领域内有所专长,有所成就。
3.凸显教师职业角色—授业解惑者、示范者和朋友
马钰、洪七公指点郭靖之后使其进步赫然,此时他们扮演的是授业解惑者的角色。教师是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在掌握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精心加工,以特定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帮助学生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学生智慧,使学生成为有用之人。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做榜样教育学生,学生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完颜洪烈第一次遇到江南七怪,便想着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若能收为己用,是极大的臂助,想收买他们效忠于金国,在了解他们的脾气秉性之后,就觉得免开尊口了。而杨康贪图荣华富贵认贼作父还企图与金人合作灭宋,坐享江山时,郭靖却誓死保护大宋百姓。郭靖在桃花岛偶遇周伯通,学会了空明拳和双手互搏之术,在此期间,郭靖还不顾自己的安危,拼死救下了身中蛇毒的周伯通,此时周伯通扮演的是良师益友的角色,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朋友,也期望教师把他们当作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并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欢乐与幸福。结合《射雕英雄传》中的教与学,联系当今中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像江南七怪、马钰那样对待学生,予以无限的爱心、耐心,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四、结束语
对金庸武侠著作《射雕英雄传》中主人公成长历程的剖析,郭靖的成长分为初学阶段、提高阶段和成才阶段,并从中分析出所暗含的值得学习的教育理念。①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并认识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差异性,应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在不同领域均有所成就和发展。② 教师的职业角色—传道授业解惑者、示范者和朋友,在郭靖成长的不同阶段,师父们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江南七怪为人正直、马钰授业解惑和周伯通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 勞虓虓. 从金庸的创作看武侠小说的生命力[D].浙江大学, 2007.
[2] 仲浩群. 论郭靖成才与素质教育[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11):110-112.
[3] 金庸. 射雕英雄传[M]. 广州: 广州出版社, 2005:144-148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SGH17H143);陕理工2016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LGYJG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