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的高考语文,对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查应该会明显加强。比如高考作文,以往强调文体的规范性,立意的准确性,材料的充实性,而今后的高考作文则会更多地强调事理分析能力,此亦即前之所言“深刻”。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因为这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就议论文写作而言,“思考”是一个关键词,它是让议论文深刻起来的前提和出发点,“分析和解释”则是它的延伸,而“思考”与“分析和解释”的对象,则是“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是“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新课程标准》的确击中了议论文写作的要害,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思考的重视。
如果说思考的深刻性尚需时日去历练与积累,那么言其操作性,我们不妨首先从以下三把标尺入手。
标尺一:概念的准确性
思考的过程必须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一个人要会正确地思维,第一步就是要弄清各种概念。倘若对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甚了解,思考时概念含混,声东而击西;表达时转移命题,言此而意彼,如此便偏离了议论文写作的底线,更遑论深刻了。
不妨举个例子:2009年广东卷作文题是“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江苏卷是以“品味时尚”为题作文。这里就分别涉及两个概念: “常识”和 “时尚”。而何谓“常识”,何谓“时尚”?这是审题时绕不开的问题。不少考生首先以对“常识”与“时尚”下定义开篇,所谓下定义,即是对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界定。而一旦该定义出现偏差,建立在其上的文章就会出现整体性的偏差,也就离题了。
要做到准确性,这里给出一个细节性的提醒是:不要轻易下定义,慎用 “‘××是‘××”的句式。切勿小看了这一简单的判断句式,因为这种通常用“被定义概念=属概念+种差(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表达的公式,定义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在下定义时很容易错误百出。倘若只是文中一个局部性概念的偏差,则失误不大,若事关全局,问题就严重了。应对之法,除慎用下定义之外,还可以作诠释替代下定义,这样确定下来的概念便宽泛许多。
标尺二:思辨的缜密性
这里所说的“思辨的缜密性”,对应于判分标准中“说理深入透彻”这一项,这是对议论文设立的一个很高的标准。在更多的情况下,老师强调的是“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这是“说理深入透彻”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议论文写作的另一条底线。
遗憾的是,我们经常看到达不到观点与材料基本关系要求的文章。常见错误有二:一是虽有联系但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二是观点与材料相分离,或者在多项材料中,某些材料可以说明观点,而某些材料却不可以。前者的失误常在于将材料的偶然性、个别性误解为典型性和普遍性;后者的失误常在于列举材料时叙述角度的选择出现偏差。如果用于驳论,以上两点正好是对方寻得破绽的着力点。
当“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这一底线要求基本达到了,另一个缺点往往又凸显出来了,即对材料欠缺必要的阐发、分析,或者虽有阐发、分析却流于简单肤浅,仅以事例的简单罗列敷衍成篇。要想让材料充分证明观点,就必须通过分析,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证明给评判者看。相对于堆砌花里胡哨的词语和滥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格这些老套方法而言,一针见血的观点陈述,鞭辟入里的分析解剖,丝丝入扣的逻辑推演,难道不是议论文更高层次的美吗?
标尺三:观点的独到性
如前所述,就议论文写作而言,“思考”是一个前提性条件,“分析和解释”是思考的具体化,而观点与见解的形成,则是思考的最终成果,它应当是支撑一篇议论文的核心,是议论文价值的主要生成点。议论文,本质上考验的是一个人思想的深度和厚度。基于此,我们将观点的独到性视为议论文的最高标准。
判分标准所言“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其实也是观点的独到性产生的效果。具体来说,或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豁然开朗;或观点全面辩证,使人读后加深了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深度;或观点虽不全面,但使人读后随之引发对某一问题其他角度的思考,拓展了对这一问题的認识广度等,这些都可称之为启发作用。
这提醒我们,首先要在审题环节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回避热点,另辟蹊径,想他人之未想,言他人之未言,避免陈词滥调,避免空谈泛谈,使文章在内容上与别人的文章区别开来,区分度越大越好。
当然,底线仍然是有的,那就是在立论时把握分寸,褒贬要适度,注意避免绝对化和片面化。我们经常可以从学生的议论文中看到思想的简单化、片面化、绝对化,甚至看到许多与现代思维格格不入的思维方式。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科学的思维方式——“三反对”,即反对片面地、静止地、孤立地看待问题 ;“三提倡”,即提倡全面地、动态地、联系地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