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红
【摘要】“生本教育”,表意上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理念给教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对其形成一种以激发创新为目的的倒逼机制。本文首先阐述了新时期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贯彻生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然后对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主体的一些策略进行深入地思考。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 生本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48-02
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了学科教学应该秉承“学生为本”的理念来组织各项课堂学习活动,为有效贯彻落实这一理念,相关职业学校也对各学科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其中,中职类学校的语文教育,在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极大地破除了传统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尴尬局面,凸显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其意识到语文学习对今后的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我们也还应意识到其中潜在的问题,只有清楚教学改革路上的各种障碍,才能让生本教育之花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绚丽的绽放。
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贯彻生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从教师教学的情况来看,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过于保守,角色定位过于单一,他们将自己视为知识的权威,讲课过程中过于一板一眼,不注重引用一些能够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不大。从他们的课堂表现来看,参与度不高,对于教师的提问每堂课仅是固定的那几个“好学生”在回答,绝大多数的学生从不发表看法。这种教学模式和现状,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因而语文教学效果大受影响,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在语文教学上的发展止步不前。这样的教学是不符合当今教育发展趋势的。
二、通过生本教育理念有效引领中职语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情境教学机制,激发学生语言潜能
情境教学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是充分贯彻生本教育理念的最为有效的教学途径之一。语文情境教学,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设或制造与语文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它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比如,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做一件体验课文情景的活动:学生闭眼3分钟,然后提出思考:“今天我们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内读书,聆听教师的教诲,可能觉得这是一件平常的事。但我们是否想过,假如我们只剩下三天的视力了,将会怎样度过呢?”由于这种问题情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然后结合本文作者的想法,发表本组意见,在课堂上交流。这样成功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建立平等的课堂对话机制,让学生重回课堂主位
生本教育要求彻底转换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克服传统封闭式教学模式的缺陷,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职业学校学科教育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为学生多创造平等对话的机会,尽可能地缩减自己说话的时间,腾出时间让学生说,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展现自己。比如,在讲授现代诗歌《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第一课时,教师在导入课文后,可在黑板上列出一组数字:8.0,8.7万,37.6万,几百万,几千亿,并逐一介绍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意思,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到地震的无情,然后据此引出“地震无情但人有情”。再按照课前的安排,分组让学生自行设计感兴趣的问题,讨论后推荐代表发言,老师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學生和创意的回答给予鼓励,通过这些环节,学生体会到了强大的意义,也提升了民族复兴的自豪感 。在这节课中,通过老师的引领学生全员参与,自主演绎,既使课堂气氛活跃,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课堂学习合作机制,培养团队协作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各抒己见,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一形式尤为重要。首先要组建学习合作机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成绩、知识能力、思维特点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制定相关规定和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去做,并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中职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放下自己知识权威身份,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成为学生的挚友,与学生共进退。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为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的能工巧匠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傅雪连.“生本教育”理念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3(12).
[2]苗伟.实施“四环节”教学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率[J].职业,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