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咬文嚼字,非锱铢必较不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地”,不折不扣地在课堂上“品词品句,咬文嚼字”,如此,方能沉入文字,触摸文字的温度,倾听文字的声音,品味文本的味道。如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嚼出独特的“语文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冬夜读书示子聿》(苏教版语文第11册)一诗中,学生常会把“工夫”与“功夫”混淆。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工夫”的意思,接着出示填空练习,进行词语辨析,理解内涵。
工夫 功夫
A.他三天( )就学会了游泳。
B.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C.明天有( )再来玩儿吧!
D.中国( ),名扬海外。
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诗中指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所以用“工夫”。然后联系诗句,深化认识。诗中哪个词可以解释“工夫”?联系前句中的“无遗力”,再引导学生拓展表示“无遗力”的成语及相关的故事。“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等一个个故事,不但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做学问的不遗余力,更加深了对“工夫”一词的理解体会。此时再回到诗句“少壮工夫老始成”,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少壮工夫老始成”的人物事迹。最后总结这是陆游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學问一定要有怎样的精神。此时,“孜孜不倦、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等词语学生已能脱口而出,对“工夫”一词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以上教学,紧紧抓住了词语的混淆点,通过辨析填空、拓展提升等手段,找出了与“工夫”相关的成语、古诗、名言、故事来辅助教学,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将词语读厚。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加形象立体起来,丰满起来,随之体验也就深刻起来,自然也嚼出了别样的文本味道。
《给家乡孩子的信》(苏教版语文第11册)是87岁高龄的巴金,克服年老体弱给孩子们回的一封信。文字质朴感人,散发着浓浓的关爱和朴素的情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句中“终于”一词因常见却极易被学生忽略,然而果真如此吗?教学中我在学生自由交流对这句话的感受后,追问:“‘终于一词能删掉吗?读读上文想一想再发表看法。”一个被自己忽略的词语重新勾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再次潜心研读文本,认为不能删掉,但理由都浮于表面。此时我顺势引导:来看看写信当时的巴金吧!拓展资料:“当时,巴金爷爷已87岁高龄,又患上了帕金森症,讲话,走路,吃东西,拿东西,这些原本简单的动作都会受到影响。最严重的症状就是肢体抖个不停,那支小小的笔怎么也画不到纸上去,他就急得用左手推着右手去写。”“读完资料,透过这个‘终于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深受震撼,浮想联翩,一幅幅画面、一幕幕情景在学生口中呈现,同时也深刻感悟到词语的内涵,并由“终于”一词逐步走进了巴金的内心世界。此时的巴金拿起的不仅是笔,还是对孩子们无限的爱。再指导学生朗读,情感喷薄而出,人物形象顿时在心中高大起来。
以上教学,我紧紧咬住了一个学生极易忽略的词语,从学生意想不到的普通词语入手,通过提问引导、朗读感悟、背景资料的拓展、想象画面,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突破口,营造了一个浓浓的情感场,引导学生在文本咀嚼中,全身心地投入,并把自己嚼出的“味道”,在这情感场中蔓延开来。这种对文本的深刻内涵的理解、提升,不正是我们嚼出的文本味道吗?
《广玉兰》(苏教版语文第12册)一文中,对“数世同堂”一词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我先让学生说说对“数世同堂”的理解,学生都能知道“数世同堂”就是几代人住在一起。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谁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理解这就叫三代同堂。再回到文本:“文中有一句话就是对它最好的解释,能找到吗?”学生很快找到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广玉兰的四种不同形态的句子。“如果你有一部相机,来到这株广玉兰的旁边,你要拍摄什么镜头来展示它旺盛的生命力呢?并给照片取名。”学生细读感悟,答案可谓精彩纷呈。例如,镜头一:含羞待放的广玉兰,学生起名为“含羞”“蓓蕾初放”“希望”“明天”等。镜头二:刚刚绽放的广玉兰,学生起名为“初绽”“绽放”“心急的小蜜蜂”等。镜头三:盛开着的广玉兰,学生起名为“笑脸”“盛开”“花中之最”“怒放的生命”等。镜头四:凋谢了的广玉兰,学生起名为“孕育希望”“繁华过后”“奉献”等。镜头五:整株广玉兰,学生起名为“大家族”“生生不息”……此时,再出示填空:如果说含羞待放的花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娃娃,那刚刚绽放的花是_________________,盛开着的花是________________,凋谢的花是________________。最后引导总结:是呀,这就是——“数世同堂”。此时此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广玉兰不仅仅是一棵美丽的树,更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
以上教学,对于文中能帮助学生领悟中心的关键字词,教学没有只停留在词语理解的层面上,而是潜入文本进行多次品读,以别具匠心的说话训练对“数世同堂”进行深入、透彻理解后,再一次品读语句,在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让学生充盈的心在画面下诗意荡漾,逐步深入而有效地训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提升了主旨之高度,同时将抽象的词语化为具体可感知的画面,嚼出了词语的温度,品出了文本味道,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质量。
《水》(苏教版语文第10册)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风干”,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缺水的现状和感受。学生对“风干”一词比较陌生,如何引导学生抓住陌生处品味语言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什么叫“风干”,有没有见过风干的东西。再追问“人好像被风干了”是怎样的呢?学生对“风干”有了初步的认知后回到文本,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四兄弟比作狗尾巴草。接着出示图片(左边是苍翠欲滴、充满生机的狗尾巴草,右边是一株失去水分、没有生命活力的狗尾巴草),看了这两张不同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干燥、炎热煎熬中的四兄弟会是什么模样。此时学生对“风干”的理解有了形象,有了画面。教师趁势引导:“请你把自己当作四兄弟之一,模仿第五小节用细腻的笔触写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干燥、炎热得快被风干的样子。”并进行提示:“可以从头发、嘴唇、喉咙、皮肤、血管等入手,进行细致的描写。”学生交流写话后教师总结:这就是风干的感觉!
以上教学,紧紧抓住了学生理解的陌生处,这也正是教师需要引导点拨的关键处。通过“风干”这一比喻句,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练习表达,既感悟语言之内核,又学习语言之形式。学生在练习表达的同时感受到村民缺水之苦,反衬有水之乐,体会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生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品词析句,感悟写法,嚼出文本中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到文本味道。
要深得文章三昧,就必须花一番咀嚼的功夫。在课堂上“咬文嚼字”,避免了教学流于空谈,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这样,语文课才能上出特有的“语文味”。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