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作为高宽课程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艺术教育倡导一种综合性的儿童艺术教育方案,在创造性表现这一关键经验的范畴之内,鼓励儿童直接接触各种材料、人以及由人们之间的交流所创造的事物,在持续探索各种材料媒介中,进行艺术创作和鉴赏。高宽艺术教育在对传统的一次性提供过多材料的艺术方法的批判下,提出了新的艺术教育方法——单项深度法,为我国幼儿园在艺术领域的教育实践带来了新思路。
一、美国高宽课程模式及视觉艺术教育
高宽课程模式,在我国也被译为“高瞻课程”或“海伊斯科普课程”等,已经成为在世界学前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优秀幼儿园课程模式。“高宽”的英文是由两个单词——High和Scope——组成,旨在让孩子具有高度的热情(high aspirations)和广泛的兴趣(a broad scope of interest)。这一模式的核心精要即主动学习,并以58条关键发展性指标(之前也称关键经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今也在不断地改进)贯穿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涉及了关于儿童发展的五大领域:学习方式、语言、读写能力和交流,社会性和情感发展,身体发展和身心健康,艺术与科学。
高宽课程认为,艺术教育主要包含视觉艺术、戏剧艺术和音乐三个部分,视觉艺术是最重要的非语言表达方式。视觉艺术教育是高宽课程中艺术与科学这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宽教育的模式下主张并践行着促进儿童发展的综合性艺术教育途径。 高宽教育在关键经验这一概念框架下计划儿童的一日活动,包含了幼儿发展的所有领域,视觉艺术教育所对应的正是创造性表现这一关键经验。 幼儿通过直接的感官运动体验获取并不断积累经验,在重复体验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形成的对事物的印象加以内化,高宽教育称之为“创造性表现”。在此关键经验范畴下,创造性表现就直接体现在:幼儿对二维或三维材料进行探索并制作模型,表达他们的认识和感受,体会艺术创造与鉴赏的过程。
二、视觉艺术教育概览
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综合性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视觉艺术教育整合到高宽课程模式中也是出于对儿童艺术发展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遵循以下原则性认识:艺术源于探索,融于日常生活之中;艺术自身也有价值,同时可以提升幼儿的各项技能以及社区意识;艺术表现最好在信任、支持和没有竞争的环境中发生,并渗入我们的生活;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应该保持对自我的艺术肯定。在高宽教育框架中,艺术作为一项学习内容与表达途径,不是为了附加于其他领域的发展而出现,相反的,视觉艺术教育是将儿童的艺术创作与鉴赏融入其内在发展当中,鼓励幼儿探索艺术材料,在计划——工作——回顾这个时间循环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艺术才能。
(一)视觉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宽教育在遵循儿童艺术发展的一系列原则之上,以自己独特、适宜的方式将带给儿童另一种认识周围世界的方式——通过接触各种材料、人以及由人们之间的交流所创造的事物。对儿童而言,表现方式有很多种,他们可以借助声音或语言,模仿角色和动作,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物体来表现事物,制作物体的途径之一就是探索并运用各种二维或三维的艺术材料。视觉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 绘画和色彩。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认识和理解最初的艺术语言,幼儿园中最常规的材料有蜡笔、水彩笔、铅笔和颜料等。高宽教育认为,在绘画中儿童有机会体验到材料的多种变化,调和颜色是其中最基础的变化。绘画和色彩应该是儿童最初乱弄材料的扩展,儿童最初的快乐就存在于自由自在地涂鸦、试验线条和调试色彩中。一开始应让幼儿在平面上自由控制作画,随着对不同的艺术材料充分探索之后,再练习更好地运用这些艺术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运用黏土、木块等其他材料制作模型。黏土和橡皮泥是幼儿园典型的艺术材料,高宽视觉艺术教育能带给孩子们更丰富的艺术材料世界,木头、纸、布料、石头、树叶等废旧材料都可以用于制作模型当中。在初次接触这些材料时,也许儿童会自发地联系起某一材料与其特定的实用性,但是当他们多次对各种材料媒介进行探索和操作之后,将会熟悉不同媒介的表现性功能,主动思考他们想要表达事物的特征,艺术作品也会从简单表现转向复杂表现。
3. 将模型、图画和照片与真实的空间和事物相联系。最初儿童更注重艺术作品外显的表征内容,更关注贴近自身经验认识的物体和题材。在有效的艺术教育指导下,他们逐渐会认识到色彩、线条和形状等审美特征是能够反映各种思想感受的,并且发表一些艺术作品与其自身的情感相结合的评论。事实上,将艺术符号与真实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正是引导儿童理解和鉴赏艺術的过程,也就表明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开始萌发。
(二)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
全美艺术教育协会提出,优质的幼儿艺术教育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艺术创作、艺术讨论与鉴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识。视觉艺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主要包括:艺术创作、艺术鉴赏。同时,关注幼儿这两方面的发展阶段性特征,并非是为了根据能力发展序列对儿童进行分类和评判,而是要基于对幼儿艺术发展的理解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引导成人使用这些策略支持儿童的艺术发展。在艺术创作方面,成人能够为儿童提供持续深度探索视觉艺术的机会,在幼儿逐渐从无意探索材料和工具发展为有意识地表现的过程中,他们会越来越精于操作各种艺术媒介,也越来越多地展现出事物的不同形式特征。在艺术鉴赏方面,未受过教育的儿童很难自发地关注到艺术作品的美学特质,他们更倾向于关注作品本身的形状、尺寸及现实性意义,但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后,他们会表现出足够的能力去简单分析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意义,视觉艺术教育认为,幼儿艺术鉴赏本质上是其认知发展和审美发展水平的体现。
(三)视觉艺术教育的基本方法
单项深度法是视觉艺术教育的基本方法,主要由“在艺术中思考”和“思考艺术”构成,它首先批判了传统艺术教育中存在的“给幼儿一次性提供过多材料和在短时间内不停变换材料种类”现象,提出幼儿艺术教育要重视儿童的艺术探索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作品,主张儿童对一种或一类艺术材料或媒介进行深度的持续探索。
单项深度法的实施会历经四个阶段:引入——拓展——创作——反思,儿童循环地在每一个阶段学习基础上进入下一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单项深度法的核心。在实施过程中儿童为了探索和解决问题,可以独立工作或者小组合作,能自由地重新界定问题或选择活动,然后自己内部决定分工合作。教师的显性角色作用会逐渐减弱,主要是在提供“支架”基础之上,提出能够激发儿童好奇心并进行深入探索的问题,无声地关注着儿童的兴趣走向,并对整个过程做出鼓励和支持。四个实施阶段在幼儿对不同媒介的使用过程中都有不同的具体表现,例如在探索“废纸”这一艺术媒介时,在单项深度法的指导下儿童进行了如下探索和体验:引入环节,邀请家长一起收集废旧纸张并分类,剪裁废纸上的不同图片材料制作拼贴画,接下来教师示范如何改变报纸的形状(撕成条或碎片、搓皱、折叠等),让儿童尝试自己探索;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儿童借助颜料、刷子等其他材料改变报纸的色彩和材质,尝试着对纸张的多维度探索,教师和家长带领孩子们参观艺术家的废纸制作展览;创作环节,幼儿在自己已完成的作品基础上,受艺术展览的启发之后,进一步拓展创意;反思环节,教师展示出幼儿的作品,对艺术经历过的每个环节进行回顾、讨论、反思,制定下一步的创作计划。在视觉艺术教育中,每一种艺术媒介在使用过程中都将经过这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能够帮助儿童在艺术的世界里不断发现物品的物理特性,追求自己的兴趣,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又反过来将艺术运用于交流之中,为他们打开艺术创造之门。
三、视觉艺术教育对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实践的启示
(一)艺术课程要注重多种元素的综合性探索
高宽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关键经验被称为创造性表现,幼儿关键经验的获得是从两个方面开展的,即在艺术中思考和思考艺术。正如艺术家一样,幼儿需要多样化的媒介和材料来探索不同元素的特征,同时也可以从一类材料的多个角度展开深度持续探究,通过多种元素的综合探究,为幼儿对艺术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提供了可能。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更习惯将艺术区当作教育活动的延伸,对艺术活动的性质、艺术媒介的选择和运用等仍存在诸多局限。高宽视觉艺术教育所运用的单项深度法给我们当前的艺术教育实践带来一些启示: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幼儿创造条件,开展多元化的教育途径,打破单一在艺术教学或区域开展的思路,引导幼儿去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拓宽审美视野与审美体验。在艺术媒介的探索方面,应当鼓励幼儿对每一种材料进行深入持续的体验和探索,教师需要提供针对性的“脚手架”来推进儿童的探索活动。比如介绍一两种新的工具材料,或适时地提出一些引导儿童探究其他解决方法的问题。在儿童艺术课程的实施中不仅要体现艺术学科内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也要体现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美国倡导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背景下,视觉艺术教育的课程中鼓励教师把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民族背景作为课程研制的基础,强调艺术教育的文化多样性,以丰富的内涵呈现给儿童更多的艺术体验。
(二)实施循序渐进的艺术教育方法
美国高宽课程中的视觉艺术教育方法相当健全、详尽,同时也是开放、发展的,高质量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倾向于同时为不同的目的服务。如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授艺术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审美素养等。针对不同的培养目的,人们通过一系列全面系统的教育方法从多个视角观测儿童艺术教育的质量,其中最重要的是儿童艺术经验的获得,而不是他们制造艺术作品的质量。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是零散的,没有一个连贯的教学系统,往往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导致教师对于艺术活动的安排也偏向于随心所欲,艺术教育的侧重点多是单一的提高幼儿的艺术基本技能,而忽视多样性的培养目标。借鉴高宽课程的艺术教育方法,在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中,首先,教师要避免一次性地提供过多庞杂的材料和过度示范指导。其次,教师以一种艺术媒介为基础,实施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艺术活动。在整个引入——拓展——创作——反思的过程中,后一节的活动设计在前一节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呈现媒介多样性的特征和用途为幼儿提供一系列的学习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助于儿童整体感的获得,同时教师也能够在幼儿的作品分析中发现其最近发展区,进一步开展后续的活动设计。幼儿通过引入、拓展、创作与反思这四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够进行主动学习与探究,掌握艺术中的关键性发展经验,提升在艺术创作和鉴赏的能力。
(三)发挥艺术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本体价值
高宽视觉艺术教育非常重视艺术本身的价值,强调幼儿在艺术体验中所获得的内在效能感和艺术才能。同时,从高宽课程的指标和评估体系中也可以看出,艺术领域的教育不仅关注幼儿在艺术方面的发展,还在不断地拓展幼儿发展过程中各个维度的教育内容。比如,关注幼儿进行项目合作时同伴之间的对话是否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艺术创作中对材料工具的操作是否能促进肢体精细动作的发展,在对艺术材料的探索中是否理解物体的空间、数量关系,能否通过探究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有效地解决问题。高宽课程模式中视觉艺术教育理念与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儿童的发展各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因此,我国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实践工作应该在借鉴和吸收高宽艺术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园所的实际情况和现有资源,首要改变的是教师的艺术价值观,再将艺术教育目标和方法循序渐进地分层具体化实施,正如《指南》对艺术教育领域的要求,引导幼儿能够用心灵去感受和欣赏美,支持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美。
【参考文献】
[1] 安·S·爱泼斯坦著. 学前教育中的主动学习精要——认识高宽课程模式[M].霍力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83-312.
[2] 安·S·爱泼斯坦,伊莱·特里米斯著.我是儿童艺术家——学前儿童视觉艺术的发展[M].冯婉桢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3-32,107-108,226-234.
[3] 佟才丽,吴琼.高宽课程的关键经验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17,(3):79-82.
[4] 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9.
[5] 汪梅.基于单项深度法的幼兒园美术教学活动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6] 王任梅.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11,(7).
[7] 时萍.HIGH/SCOPE的关键经验对学前教育的启示[J].早期教育,2005,(5).
早期教育(美术版)201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