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糖泰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Cys-C水平、运动传导速度的影响*

2018-05-07 02:55高大红李万森杨小东田艳娟刘成功马海丽高毅娜
陕西中医 2018年5期
关键词:通络神经糖尿病

高大红,李万森,杨小东,田艳娟,刘成功,马海丽,高毅娜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驻马店 4630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临床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表现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筋脉挛急疼痛,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认为血管损伤、代谢紊乱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本病发生,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西医主要采取控制血糖、调节血脂、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但是效果一般,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消渴”、“痹症”,主要是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因此中医作为重要的补充替代治疗方案主要采取活血化瘀通络、益气养阴滋补为总体治疗原则[2]。本研究观察了中西医综合疗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依据,现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男11例,女18例;年龄46~78岁,平均(59.85±9.68)岁;糖尿病病程(11.02±3.16)年;DPN病程(10.01±4.69)个月。观察组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46~79岁,平均(60.03±9.74)岁;糖尿病病程(10.98±3.22)年;DPN病程(9.96±4.55)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证候辨证规范》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以手足趾(指)尖麻木、肢体疼痛、感觉障碍为主症,2个月内血糖控制稳定。排除1型糖尿病、糖尿病昏迷史、造血系统疾病、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合并心、肝、肾功不全者。两组患者糖尿病和DPN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健康教育、控制饮食、调整血糖、血脂、血压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弥可保(国药准字H20030812,药品批号:150216)治疗,0.5 mg/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弥可保治疗的基础上加通络糖泰方治疗,方剂组成如下:黄芪、山药各30 g,玄参、麦冬、丹参、川芎各15 g,鸡血藤30 g,炙甘草6 g,痰湿重加苍术、白芥子,疼痛重加延胡索,阴虚重加石膏、知母,上述药物水煎服,1剂/d,煎取药液400 ml分两次早晚温服,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

3 检测方法 采用丹麦DI-SA2000型号肌电图仪器测定患者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治疗前后晨起抽取空腹静脉血10 ml,3000 r/min离心20 min分离上清液待测,采用Fe3+/Fe2+还原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测定HbAlc、FPG、2hPG、Cys-C、Hcy水平变化。

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HbAlc、FPG、2hPG、TAOC、Cys-C、Hcy水平变化情况。根据2002 年《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患者临床症严重程度状进行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9.0 进行处理,所有计量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组间比较,*P<0.05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Alc、FPG、2hPG水平变化情况 见表2。治疗前,两组患者HbAlc、FPG、2hPG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Alc、FPG、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Alc、FPG、2 hPG水平变化情况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NCV和MNCV水平变化情况 见表3。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NCV和MNCV水平变化情况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AOC、Cys-C、Hcy水平变化情况 见表4。治疗前,两组患者TAOC、Cys-C、Hcy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Cys-C、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AOC、Cys-C、Hcy水平变化情况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讨 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要特征,血糖升高为临床表现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全球范围内超过2亿人群患有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随着病程进展DPN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3-4]。研究发现DPN患者发病一方面同微血管关系密切,造成微血管功能障碍,另一方面患者体内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表现为红细胞聚集,血流速度下降,血液黏稠度升高,加重了患者神经缺氧状态[5-6];此外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外膜和神经周围血管形成血液分流,造成神经缺血发生,病理学检查发现患者体内内皮细胞发生增生,血管出现增厚,血小板集聚并形成微血栓,进而出现血流减少,神经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神经病变[7-8]。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营养神经治疗,弥可保属于临床最常用的药物,可以促进核酸蛋白质代谢,改善了DPN患者临床体征,增加神经传导速度,但是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起效慢,在部分患者中治疗效果不明显[9]。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消渴病”范畴,DPN作为糖尿病迁延日久的并发症,患者阴虚内热,耗伤津液,两者互为因果,耗伤肺、胃、肾三脏[10]。祖国医学认为肺主气,可以通条水道,肺燥阴虚导致胃失濡润,肾失滋源;肾为水脏,为脏腑阴液之根本,患者出现肾阴不足导致阴虚火旺,上扰肺胃后肺失滋润,最终造成肺燥、胃热、肾虚常同时存在,表现出糖尿病患者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通络糖泰方进行治疗,方中黄芪,归脾、肺经,可以补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11-12];山药,归脾、肺、肾经,具有益气养阴,平补脾肺肾三脏作用[13-14];黄芪、山药补气生津而止渴,共为君药。玄参,归心、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降火作用,麦冬归心、肺、胃经,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两药为臣药,有清热生津之效[15-17]。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效果,擅长活血祛瘀,通行血脉;鸡血藤归肝经,可以行血补血,舒筋活络;川芎归肝、胆、心包经,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三药活血补血、化瘀通络,为佐药。炙甘草可以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合用起到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作用,体现了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治疗法则[18-19]。

我院观察了患者体内血糖变化和神经因子变化情况,高血糖造成活性氧自由基升高,过度激活造成糖代谢通路异常,对患者DNA产生氧化损伤,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会导致神经元和血管内皮细胞紊乱,同时通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蛋白质激酶C途径激活等多种细胞信号转导分子,造成内皮细胞与神经元功能失衡,最终出现细胞凋亡,TAOC反映的是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对糖尿病氧化应激反应的保护因素[20];Cys-C则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通过微血管内皮产生影响或者直接损伤神经组织造成DPN发生发展,其浓度是DPN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Hcy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21-22]。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通络糖泰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弥可保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Alc、FPG、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通络糖泰方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辅助改善患者血糖,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弥可保。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通络糖泰方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肢体神经传导速度,效果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Cys-C、Hcy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通络糖泰方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可以显著提升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以纠正体内代谢紊乱。本研究优势在于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效果,分析了中西医综合治疗的优势,为临床提供了的治疗依据,但是本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缺乏严谨的对照组相关数据,因此还有进一步更严谨地阐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和疗效,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通络糖泰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有效善患者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清 Cys-C、Hcy水平。

[1] 王鸿庆,孙继飞,徐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2015,47(1):83-85.

[2] 徐慧青.芪丹通络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1(6):1530-1533.

[3] 苏建平,郭 楠,许 筠,等.活血通络方对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影响的研究[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5,1(4):145-148.

[4] 陈翠芝,王亚琼,裴友翠.足痹通络方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7,1(4):776-779.

[5] 张翕宇,谢春光,杜 联.活血化痰通络法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探讨[J]. 天津中医药,2016,1(1):55-58.

[6] 侯 荣.中药穴位敷贴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4):1518-1520.

[7] 刘爱林,袁志军,赵 涛,等.红花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 2016, 37(10):1375-1376.

[8] 屠亦文,郝瑞福,王国芝,等.桃蛭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2015,1(5):335-338.

[9] 刘祥秀,孔德明,代 方,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17,1(7):1439-1441.

[10] 张翕宇,谢春光,杜 联.通络糖泰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医学报,2016,31(1):39-43.

[11] 李虎虎,魏 冰,曾文赟, 等.黄芪注射液抑制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7,(12):836-840.

[12] 罗一川,高启蓉,罗薛松.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纤维化的影响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60-63.

[13] 赵洪伟,张 宁,李自辉, 等.玄参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7,(5):8-12.

[14] 陶西凯,王世宇,张仍彦.祛瘀通络熏洗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16,1(10):48-50.

[15] 景兴文,谢春光.通络糖泰方对GK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J]. 四川医学,2016,37(6):581-584.

[16] 李 晶,苏薇薇,王永刚, 等.麦冬提取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3):119-124.

[17] 陈 腾,简桂花,汪年松.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18(5):462-464.

[18] 谭春琼.山药多糖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4,(5):437-438.

[19] 富晓旭,张翕宇,冯璐琳,等.通络糖泰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神经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J]. 四川中医,2016,1(1):44-47.

[20] 张翕宇,谢春光,杜 联.通络糖泰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JNK信号转导通路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2016,1(17):122-127.

[21] 张翕宇,谢春光,杜 联.通络糖泰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1):55-59.

[22] 许延林.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 2016, 45(9):1233-1234.

猜你喜欢
通络神经糖尿病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神经”病友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