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野下的民办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2018-05-06 18:07邓智君
文教资料 2018年2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

邓智君

摘 要: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民办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具有职业性、工具性特征,同时应兼顾人文性,帮助学生获取语言文化和通识性知识,发挥全面人格培养的教育作用。作为大学通识化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之一,民办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应以基本就业技能培养为导向,明确通识化教育过程中公共英语课程的定位,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习硬件建设等方面改革实现其教育价值。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民办高职教育 公共英语课程

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用人单位满意度为标准,不断适应日益变化的就业形势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1],体现出了其职业性、工具性教育特征,这一教育体系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在促进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伴有精神与物质、事实与价值分离的人文性缺失。公共英语课程作为民办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因不断提高的人才质量需求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我们可以认为,民办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通识教育意义不能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和工具性载体,也不仅仅是一种纯技术性的知识传播,而是具有帮助学生获取语言文化和通识性知识及全面人格培养的教育作用,显然,将通识教育理念引入民办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对于纠偏和完善民办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有现实意义。

1.通识教育视野下民办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定位

1.1通识教育内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有别于专业教育,称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抑或通才教育。李曼丽博士在著作《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一书中指出: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主要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3];通识教育具有非专业性、非职业性和非功利性的特征,这在专业化教育深刻影响高等教育实践的今天,其人文教育意义显得尤为可贵。这一视野下的英语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在社会、人文、自然科學知识学习中,追寻“通”“融”“达”的教育真谛,使学生成为目光远大、融通识见、精神博雅、情感高尚的身心和谐发展全面的人。

1.2通识教育视野下民办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定位

通识教育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担负着多样的教育使命,例如对高校过分专业化教育体制及功利性人才培养目标的修正等[4]。多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在课程模式、本科文理学院建制等方面开展了多样化的通识教育实践,教育对象主要面向大学本科教育,从通识教育内涵来看,其应是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接受的教育,民办高职大学生也不例外。民办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工具性、功利性等特征决定了公共英语教育通识化教育的实践有别于本科院校。从民办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英语课程本身特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动机及英语师资队伍的现状考察,公共英语课程无法独立担当通识教育的重任[5]成为一些学者的共识。民办高职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定位应以语言的“工具性”为主,兼顾“人文性”,应明确“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的根本转变”、“从语言技能培养到通识教育的转变”课程改革方向[6]。避免单纯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全面知识学习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狭隘能力本位观”,为学生将来后续能力发展的培养和“终身教育”提供一种学习方法,也为公共英语课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2.民办高职公共英语通识化课程现状与“不通”症结

2.1民办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特点

通识教育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公共英语有限课时要想涵盖通识教育涉及的全部知识领域也不现实。民办高职现有部分教材对英语基础知识薄弱的高职生来说内容偏难,同时不吻合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另外,缺乏针对各个不同民办院校特色的自编教材[7]。课程形式上,因民办高职经费限制、教学资源缺乏,使得民办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大部分采用大班授课形式,教师能够组织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教学实属不易,再附加通识教育课程涉及的多学科综合知识内容,英语教学则会不堪重负。课程设置上,民办高职公共外语课程中设置类似“听力”、“会话”、“阅读”、“写作”这样相互割裂的课型。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目标单一,语言知识机械化积累,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不够。

2.2民办高职大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情况

“哑巴英语”、“费时低效”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重知识轻能力”被诟病的真实写照。当前,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又有注册入学的毕业生,生源质量相对较低,虽然完成了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英语整体水平较低,高考平均成绩均在20分—40分[8],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自学能力较弱,学习内在动力不足。从学习需求和教育目的关系来看,学生大学英语的学习需求与大学英语通识化教育的目的存在一定矛盾。高职院校发展通识教育要突破单纯就业导向、教学模式改革和专业压力这三重障碍门,就业和专业应用性是目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最重要的驱动力。当前就业形式和岗位专业应用性要求对大学生英语知识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民办高职英语师资知识结构问题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而且各领域、各学科知识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和广度的有机结合是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任的大学英语教师基本都是国内自主培养的,英语教师很少受到通识教育的陶冶,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上的不足,本身不具备跨学科领域的完善知识体系[9]。大学英语课程承担起通识教育必然对英语师资素质综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各民办高职对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等要求的提高,英语教师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虽有较大的提高,但民办高职师资建设滞后及队伍的稳定性差,教师平日教学任务繁重,观念更新滞后,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3.通识教育视野下民办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构想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在“大师论”中的这一论述表明了教师整体素质对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则成为高校通识化教育能否实现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民办高职英语课程通识化课程改首先应在追求“教师职业化”的过程中避免过分强调“专业化”而忽略通识教育修养的培养。随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实践的逐步深入,公共英语教育的人才培养已从单一的阅读能力要求向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要求转变,其中,学生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及创新能力是适应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就要求公共英语教学实践在注重英语基础语言学习和训练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能局限于基础知识的传递,应拓展知识,让学生借助语言了解东西方文化,提升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是实施英语通识化教育的直接参与者,自由和人文传统在通识化教育中得以实现离不开教师教育信念的转变,即知识传递的专业化教育信念到“通”“融”“达”通识教育信念的转变。

教师不可为了追求通识化盲目追求所谓的“全”,而忽视基础语言教学这一“根本”,通识教育修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应在保证基础语言教学能力上加强创新能力(包括思辨和创造能力)和自主能力(个性化教学)的培养,进而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应从多方面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和人文通识知识,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学反思,处理好语言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通过个性化教学,有效地将其他学科渗透入英语语言教学,为实施“语言+文化+多学科”课程打下基础。

通识教育理念的秉持需要与之相契合的宏观制度建设的支撑,缺乏系统的制度环境,通识教育理念落实为实践必将举步维艰。民办高职英语教育应避免过分专业化而导致人文教育的缺失,应制定一套能够体现民办高职办学特色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管理体制,如,出台相应的教师管理条例,促进师资队伍建设。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流动性大,不稳定,待遇较低,积极性不高的实际,应采取激励机制,鼓励英语教师积极投入高职英语通识化课程、教学等相关课题研究中,并根据取得成果给予奖励。

3.2加强公共英语通识化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课程”作为一种教育媒介担负着推动高等院校通识化教育的重任。高等职业教育具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性,应突出高等性和职业性,以基本就业技能为导向,课程设置理应紧密围绕“职业能力培养”主线实现“语言+文化+多学科知识”综合的多功能课程建设。

当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主要由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实训课程三大模块组成。民办高职应在设置本校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和特殊用途英语选修课程时,根据本校学生的英语入学水平、师资状况、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本校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等具体情况,结合专业特点,整体规划,选择一部分上述课程作为本校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和特殊用途英语选修课程,或者开发新的拓展课程和选修课程,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大纲,建构一个开放式的、以内容为主导的、多元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选修课程”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11],形成本校特色,确保不同层次和特点的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发挥公共英语课程的通识教育价值。

3.3加强英语自主学习的硬件建设

沈君山先生曾提出:“通识教育最重要的是实践,不能只是理论。实践通识教育远比讨论通识教育困难。”民办高职公共英语通识化课程实践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缺乏有利于通识教育实施的硬件环境和保障是重要因素之一。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建设与开放是今后一段时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积极意义。学习中心应具有资源丰富、手段先进、安装了自主学习系统和体验英语学习系统这些基本功能。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心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满足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需要,注重学习资料和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实现“人机交互”的理想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效率[12]。影响自主学习中心成效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学习资源、人(教师、学生)和管理模式。民办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根据上述三个要素进行自主学习中心建设,首先应通过研发多样的、丰富的教学软件,优化自主学习资源的选择和提升设计水平等,加强资源建设;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师生互动学习支持环境;第三,建立全員参与管理机制。从而加强民办高职公共英语自主学习硬件保障机制,科学、高效地推动民办高职公共英语通识化教育实践,实现其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思阳.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36).

[2]李学明.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构建应用型药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J].药学教育,2010(05).

[3]许可,刘喜恒.继续教育中融合通识教育的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0(02).

[4]孟卫青,黄崴.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制度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04).

[5][6][7][9]陈坚林,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137).

[8]赵艳.民办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以陕西服装艺术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

[10]陈萌.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

[11]邵华.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1).

[12]邹婷,邹冬华.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09).

基金项目:2017年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通识教育视野下的民办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7JG1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英国文学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意义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