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婷
摘 要: 社会同一性首次将社会比较区分为人际社会比较和群际社会比较的两种不同过程,由此提出集体自尊的全新概念。基于中国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人作为中国国民的集体自尊不断增强,在这一基础上通过社会认同理论的指导对中国人的集体自尊进行心理探析。
关键词: 社会同一性理论 社会认同 集体自尊 “十九大” 国民
一、社会同一性的理论简析
社会同一性,即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的归属感。广义的社会同一性包含个体水平的同一性和集体水平的同一性。个体水平的同一性是作为某一种人的自我认同,是用概括的社会类别描述“我是谁”,集体水平的同一性是作为整体的群体自我认同,是用概括的社会类别与描述“我们是谁”。在这里主要研究集体水平的同一性。实际上,个人同一性、角色同一性、社会同一性都是对自我的反映,但个人同一性反映的自我是由个人独特的特质定义的;角色同一性反映的自我是由特定的社会角色定义的;社会同一性反映的是自我对社会群体或类别的认同,是调节自我和广阔的群体类别的社会关系的建构,可见三者的不同在于赋予自我的水平不同[1]。社会心理学上的“社会同一性”概括来说就是:我们感觉自己是谁,属于哪个群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比如丈夫、妻子,又如老师、学生,再或者是北京人、江苏人,等等。这些身份,无论用哪种标签,都可以让你处于某一个圈子,我们也称它为——群体。据社会心理学家分析研究,社会同一性的理论逻辑下的群际比较和对积极社会认同性的追求,容易产生群际冲突,同时会衍生相應的社会认同。
具体说来,社会同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社会认同,社会认同体现个体与某一社会身份建立心理联系的历程和后果。人们以某种社会身份进入社会生活,获得社会的归属感和价值感[2],这一身份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属于一个集体。例如老乡会的出现,同一个省的人们对家乡形成了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由此获得了归属感,再如一名军人看到其他军人也会倍感亲切,这也是一种社会认同,社会同一性理论下产生的社会认同现象无处不在。恰逢党的十九大,中华民族正朝着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行,可以由此分析中国人这一社会群体的社会认同,作为拥有中国国籍的一分子,我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群体,以中华儿女的身份生活在社会中,个体可以认识到这一群体身份,随之而来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在中国还被称作“东亚病夫”的十九世纪时期,国人多伴随的是耻辱、不堪的情感,由此会引发消极的社会认同,随着国家一步步发展到当今的繁荣昌盛,积极情感不断涌现,社会认同随之增强,我们渐渐乐于理解和共享中国国民这一社会身份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当今时代,由于这种同一性带来了积极的社会认同,并以这一社会身份进行群际比较时,满足感可以诱发“内群体偏爱”,同时会形成群体内的自尊行为,由此可以引出“集体自尊”的概念。
二、集体自尊的现状
1.自尊与集体自尊
在陈述集体自尊的概念之前,去除集体来看,自尊,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即自我尊重,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另外,自尊表现自我价值感,对自己的综合价值的肯定。
自尊中包括集体自尊,它是个体对自己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积极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自我评估,是来源于社会群体的自我概念的态度。我认为,集体自尊更多表现的是集体,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自尊,是在这一群体中每一个人及这个群体的自尊,强调的是我们怎么样而不是我自己。它表现为个体自己在某一社会群体中成员身份的感知,以及对作为此群体成员价值和情感重要性的评价。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会对自己所在的群体产生积极的社会认同提高自尊,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包括对外群体产生偏见或歧视)保持自尊不受损害。个体过于热衷自己的群体,认为比其他群体好,并且从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群体间的差异,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群体间冲突和敌意个体[3]。社会认同理论与集体自尊包含的领域很宽泛,包括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等,可以划分为群体的其中都会包含集体自尊。我将根据平时对国家时事的了解,选择国家这一集体,在党的十九大背景下,对中国人的集体自尊进行研究。
2.中国人的集体自尊发展现状概述
从中国看,中国人的集体自尊是国人对本国评价的内化,强调集体价值感、尊重感和良好感,目前国人的集体自尊不断提高,我们将它视为一种国家利益并加以守护和维持。举例说明,不论是2008年汶川地震国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还是2011年享誉国际的利比亚撤侨事件,再或是2015年的也门撤侨,中国正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展现了大国应有的担当和作为,让国人感到骄傲,由此会产生作为中国国民一分子的价值感,并渴望去维持,愿意为之奋斗,这就是集体自尊的体现,也是当今中国集体自尊的发展现状。
美国建构主义的鼻祖亚历山大·温特说过:一个国家在生存、独立和经济财富这三种利益之上,还必须加上第四种国家利益,那就是集体自尊。金一南教授在演讲中曾提及中国人的集体自尊,他讲到中国人的集体自尊首先是靠胜利捍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消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痕迹,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持续、稳定、繁荣、昌盛,既能完成民族救亡,又能完成民族复兴双重使命的现代民族国家,这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第一次集体自尊[4]。这种集体自尊的形成是通过所见所感的成就与变化得以体会,具体表现为集体自豪感的提高和集体意识的增强。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许多现象中认识和感受集体自尊,从而进行心理探析。我这学期听过的一节思政课令我印象深刻,老师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现象,说一位印度的朋友由于不了解真实情况,和一位中国朋友说他们孟买这个城市真的要加快发展步伐,否则很快就会被中国的上海超越。然而真实情况不需要我多做解释,那位中国朋友听到这些话并没有暴跳如雷忙于解释,不过是平静接受,付之一笑。其实这也是一种集体自尊的体现,当个体所属群体本身存在优越性时,个体的集体自尊不易被摧毁,具有持久性并可以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根据社会同一性理论,对于集体自尊本身,人们为了满足追求积极自我评价的需要,在进行群际比较时,一般会有较强的集体自尊,也就是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更好,属于一种“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普遍效应。因此,主观上,国民对自己的国家有着不易改变的偏爱,加之客观上中国的现实境况给予国人心理支撑,致使国人的集体自尊不断增强。
三、集体自尊变化的原因分析
集体自尊的产生与变化受诸多因素影响,由于集体自尊表现为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感知,因此集体自尊的形成和转变过程也是一种社会化过程,由此可见,集体自尊的原因分析可以按照社会化的两方面来源概述进行探究延伸,即从天性论和教养论分析。社会化的形成存在天性论与教养论之争,那么集体自尊的形成,就会是遗传和学习两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产物,再加以具体分析,也就是存在内在的天生集体自尊及后天养成的由外部客观世界影响而形成或改变的集体自尊。
以中国人的集体自尊为例,可以从内部和外部即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先从内部来看,社会认同、价值观、效能感是影响人们集体行动的心理因素,也是集体自尊的内部表现。《社会认同的逻辑-集体行动的理性与感性之争》里面有一个关于国家认同感的调查研究,以中日撞船事件为背景,对国人的心理状态等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并加以数据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更多的人表现出了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共同命运感,对日本的行为感到愤怒,这反映了中国背景下中国人的集体自尊主要是自发性的,受内部动机影响,是一种持久的内化的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5]。
虽然不排除个别与之相悖的现象,但从整体来看,可以肯定的是,国人一直存在民族情结,也就是难以改变的爱国之心,是生而就有的一种天性,反映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是感性支配下的集体主义理性。从外部来看,集体自尊的形成依赖于群际比较及个体所属群体客观存在的优越条件,同时包含外部评价和某些特定事件的推动。关于自身客观存在的优越性及群际比较问题在文章第一点已有叙述,这里再对外部的评价及特定事件进行简要论述。首先,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世界的发展作了重要贡献,在《大国外交》纪录片中,津巴布韦总统演讲道:“习近平主席是上帝派来的人。”听到这样的评价,国人内心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以至于大量新闻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因此不难发现个体易受外部的良好评价增强集体自尊。另外,在中国存在这样的共识,尊重毛泽东这样的开国者是中国社会的集体自尊,毛泽东领导缔造了新中国,当历史的视距足够长时,他的时代会被看成中国历史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和过渡期,那段时期虽然有些粗糙,但激活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类似于这种意义重大的特殊事件潜移默化地成了中国人集体自尊的一部分,这也是集体自尊的形成原因。
四、态度分析与应对机制
1.对待集体自尊的态度探析
在社会认同理论的指导下,集体自尊常常表现为人们部分地根据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或群体种类来定义自我,因此,人的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尊等都受到所属群体的影响。由于西方更多强调“我是有价值的”并非“我们”或“我所属的团体”,因此其集体自尊的表现程度较弱,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集体自尊有时容易导致种族歧视和恶性竞争或诽谤,所以对待集体自尊的态度不能全盘肯定,全力支持,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待。
纵观我国,即使集体自尊普遍表现为积极的爱国主义荣誉感和自豪感,但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抛去中国国民这一大的身份群体来看,在民族认同、民族刻板印象和民族偏见上仍存在隐患,所以在社会大背景下,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国人持有的集体自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是自发的,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我们理应坚守和弘扬,对于内部更为微小的群体——不同民族、弱势群体等,要避免产生消极的集体自尊,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
2.正确态度指导下的集体自尊应对机制
由于对待集体自尊的态度是一分为二的辩证的观点,因此我们对集体自尊的对策应该是全面的、发展的、运动的。社会同一性理论指导下的群际行为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群际关系也分为合理的、稳定的与不合理的、混乱的两种,由此分析集体自尊存在恰当与不恰当之分。关于集体自尊发展的应对对策,社会同一性理论的观点较为被动,该理论认为群际冲突和歧视是人的某些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和动机的必然产物,所以不可能彻底消除[6]。我将通过自己的分析,以中国人的集体自尊为基点,为集体自尊提出一些应对机制。
本篇论述中我将中国人集体自尊的概念主要定位在作为国民一分子的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一种良好感,所以对于这种积极的集体自尊,主要采取强化的应对机制。其中可采取的措施是进行必要的社会教化,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逐步使国民养成全局观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客观理性的集体自尊,通过环境的渲染让国民从内心实现社会认同,由此增强积极的集体自尊。而对于仍然存在的小集体的歧视、偏见这类消极的集体自尊,要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通过群体边界的延伸扩展,实施多维度的群体划分、使个体的所属群体富有多样性,进而减少小群体间的排斥情绪。
五、结语
社会同一性理论指导下的集体自尊概念其实很广泛,本文仅从中国的角度、积极的视角进行了论述。深切感受到国家不断走向强大,同时感受到作为国民的自尊自豪感不断增强,由此作为基点进行中国人的集体自尊心理探析,具有真实性及代入感,使本身不易表达的心理感受运用相关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和阐释,将专业理论与心理现象相结合,旨在实现心理的学术化与跨学科的融合。基于社会同一性理论的指导,中国人的集体自尊的现状、成因及对策都有了相应的解释,也等待更多人进行专业而深入的心理探析。
参考文献:
[1]安秋玲,王小慧.社会同一性理论述评[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03):63-67.
[2]王萌,卢宁.集体自尊的研究评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4,29(09):14-21.
[3]付宗国.群际行为的社会同一性理论介评[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5):16-18+45.
[4]金一南.他们是真正的英雄[J].中国电视(纪录),2013(05):24-25.
[5]佐斌,温芳芳.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02):175-187.
[6]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