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凯
摘 要:“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继续教育主动实施供给侧改革。新时代高校要从解决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入手,聚焦继续教育供给在结构、设计和质量等方面的不均衡,通过在制度、内容和平台等的精准供给,同时加大在师资、资源以及技术等的跨界融合,实现继续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为政府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互联网+;跨界融合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7年1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公布,标志着“双一流”建设的全面实施。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一流” 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是与“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相配套的重要教育举措。
在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之下,如何定位和发展新时代的高校继续教育,推动高校继续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科学认识高校继续教育价值的关键所在。
一、当前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侧的问题
(一)供给结构的不均衡
从宏观角度来看,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水平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较大。知识型人力资源的储备情况、继续教育资源配给情况能够影响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反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能反映出該地区继续教育的发展状况。目前,从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来看,京津沪地区明显优于其他地区;东部地区继续教育人力资源存量较大、继续教育机会较多,但继续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而中部地区在继续教育人力资源存量上适中,继续教育资源充足,但继续教育机会则相对缺乏;西部地区虽然继续教育机会较多,但是继续教育人力资源存量和继续教育资源均相对不足。
从微观主体看,高校继续教育文化建设滞后屏蔽了转型内力。在实际的转型过程中,部分高校把市场竞争、效益提升作为目标。依此而行,这样的转型将会毫无意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市场经济的背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等,然而最根本的因素应该是文化建设上的滞后和偏差。一是对于传统文化的背弃导致了资源继承基础的失去。不少高校多是从自身学校利益出发,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继续教育的责任使命,忘却了转型的原因、基础和方向。二是有相当一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对继续教育转型方面资源的投入,却忽视了继续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文化建设。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人是处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的,意识不到继续教育的文化建设对其转型的重要意义,就失去了最原始的转型内力,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经济发展中的“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教育来持续积累人力资本,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潜能。因此,作为教育主要形式的继续教育是一个夯实基础、立足长远的事业。高校继续教育供给结构的不均衡直接影响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效果。
(二)供给设计的不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相关职能部门的结构调整,政府在高校继续教育方面的管理职能不断被弱化,其宏观调控职能主要体现在对高校继续教育的“招生人数”“毕业人数”“培训人数”等发展指标的规定和统计上。然而,实际的发展规划实施却要依靠社会和市场运行。政府负责规划,市场和社会自主实施。这就导致了高校继续教育无法得到有效的引导和调控,最终造成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变成一纸空文。
另一方面,继续教育的承担主体在高校,在实践操作中,各高校一般都是以各自学校的利益为出发点,从而导致整体局面失衡。此外,不少人推崇市场经济理论,认为高校继续教育完全可以依靠市场进行自我调节和运行。这就导致了高校继续教育的“商业化”,完全忽视了继续教育转型的本质。归根结底,上述种种实践探索的盲目生成都是由于顶层设计的缺失,导致了操作上的混乱。
(三)供给质量的不均衡
由于过去很长一个时期,高校继续教育以完成学历补偿教育为其办学理念,照搬、套用适用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教学体系,导致长期以来高校举办的继续教育,尤其是学历教育层面几乎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特色。高校继续教育和高校普通教育的性质不同,因而二者在教育目标、办学模式、学习主体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高校继续教育多是依附于高校本身的教学设施和师资文化资源,并且盲目抄袭高校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这导致高校继续教育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学地点和办学特色。进而,在办学定位方面,高校继续教育在根据自身层次、类型设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确定服务群体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表现出趋同化的特点。
在我国人才结构中80%左右是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人员,缺乏大量的中、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学习需求与日俱增,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之一的高校继续教育尚不能充分满足这一需求。
首先,高校继续教育是对社会成员的一种延续追加教育,其本身追求的是和市场相契合的灵活性和动态性,而不是高校普通教育的通识性和基础性。其次,高校继续教育照搬高校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教师也缺乏实际的操作知识和技能,仅仅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在职学习群体进行常规培养,无法满足其不同的内在发展和职业需求,也就失去了教育的创造性。再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愈加认识到学历的重要性,无论求职、晋升还是薪资报酬,都和学历相关。这种重视学历的教育倾向严重歪曲了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使其无法发挥应有职能,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经济学的眼光重新审视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时不难发现,在继续教育市场内部,需求与供给始终是相互依赖、互为内生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也是相互转化的。在继续教育市场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学历继续教育的政策效果递减,继续教育的有效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影响高校继续教育供给(服务输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高校继续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供给(服务输出) 成本高、无效供给(服务输出)增加等弊端对服务需求也会产生制约。
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加注重“供给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要想实现由“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也必须将改革的目标指向定位于自身的“供给侧改革”,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机制等一系列方式实现转型升级。
二、高校继续教育如何“精准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这实际上是明确了“双一流”建设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创新是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高校作为以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应该把握“双一流”建设给继续教育所带来的新机遇,进行符合新时代特点的继续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办出“中国特色”。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实现“精准供给”。
(一)基于学分银行构建的制度供给
“学分银行”是指将一个人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学校教育、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所获得的学习成果转化成相应的学分,存放到相关部门机构,由其对学分进行认证和评估,当一个人的学分积累到一定数量级别后,便可转化成相应的学位或者相关的资格证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制定国家资历框架,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
通过实现同专业、同类课程的学分互认,建立“学分银行”。“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桥梁,它将一个人的初始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效连接到一起。建立“学分银行”是对传统教育培养模式的突破,更是保证终身教育体系全程性特点的重要举措。
基于学分银行的精准供给,实现多方位教育衔接包括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习形式、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相近专业课程衔接等,关键点在于成果互认的学习评价制度。通过设立以学分互认为标志的学分银行制度,有计划地推进不同类型继续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学生可在“学分银行”中开户,自主调节学习进度、学习年限,将获得的学分存入“银行”积累起来且终身有效,达到一定学分后即可获得学位或进入相应层级的高校进修,也可与就职条件相关联。通过建立“储蓄—投资”型学习账户,完善配套的学分政策及继续教育质量保障政策,践行教育起点、过程及结果的平等,必将显著增强新时代的继续教育吸引力。
(二)基于“互联网+继续教育”的内容供给
当前,互联网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了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形成了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已成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对我国重塑创新体系和增加高校智力支持服务“双引擎”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互联网+”视阈下的开放、协同和创新的系统思维,为高校继续教育的精准供给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难得契机。
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教育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教育资源,整合线下线上教育资源,实现在线课程资源的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学习模式,探索建立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加快教育服务模式的变革。
一是要提供精准、有特色的教学资源。“互联网+”时代,教育市场中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不尽相同,但一般相对明确,即对数字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匹配性要求很高。这就需要在资源建设中力求精准,针对市场中的不同群体,建设更加符合他们需求的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比如以问题为导向,将每个知识点单独列出,便于学员在浩瀚如烟的资源中迅速找到匹配项。继续教育本身就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愿望、提高学习能力、扩大知识储备量。因此,继续教育具有极强的服务功能。通过免费资源获得用户,通过增值个性化服务获得收费将是大趋势。当然,也要利用免费的服务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教学依据,即用户在免费使用平台的产品时,系统根据其使用记录智能化分析该用户属于在学习中的哪个层次,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并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是提供服务型培训。高校教育培训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讲授,而是向着重提供学习、交友等多功能高端平台的服务型培训转型。更加有针对性,能满足学员在前沿知识、文化底蕴、管理技能、人脉拓展等多方面的需求。继续教育不再限定受训人员的专业或方向,使培训成为高端学员的学习圈、交友圈和生活圈,进而成为学员在学习型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必须将继续教育打造为终身学习的全面解决方案,使其成为新时代生活模式和学习休闲的驿站,实现改变精英学员生活方式的成功转型和升级的目标。此外,还要提供增值个性化服务。尤其非学历教育,必须向培训后延伸,建立学员俱乐部并开展相关后续服务和增值服务。一个培训项目的结束,就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校友服务的开始。要通过经常的信息支持和集体活动,继续将学员凝聚在一个熟悉的学习群体和交往群体里,并在此基础上将学员俱乐部打造成联络感情、扩大交际、获取信息、整合资源、促成项目的多功能平台。
三是提供混合式教学。无论网络教育的系统有多么完善,它都存在两个不可克服的弱点,即校园氛围的熏陶和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在校内的培训中,专家和教授在讲课或者作专题报告时,经常听到教室中经久不息的掌声和笑声,经常看到学员在课间休息的时间向专家教授请教问题,双方交谈甚欢。这些都是“互联网+继教教育”实现不了的。因此,如何能够为学生提供基于互联网和面授相结合的、个性化的混合式教学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谁能够早日解决这个问题,谁就是未来的赢家。
(三)基于“全价值链”的平台供给
管理学认为,价值的产生是通过一系列行动及资源投入来实现的,在资源投入前提下的行动与行动之间具有关联性、顺序性、承接性、因果性,一系列行动的链接创造了价值,为保障有价值的输出,对这一链接进行管理,就是价值链管理。当我们关注并管理影响价值成果的价值链条上的全部行动要素时,就称之为 “全价值链管理”。高校继续教育应抓住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机遇,构建“全价值链”的高校继续教育系统,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持续构建。
在“泛在学习”的模式下,“全价值链”视阈内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应具有提供继续教育与跟踪管控等全要素和全环节深度服务的先进智能系统平台。根据现实需求和综合管理需要,该平台应设有深度教育、职业特质深度测评、行业矩阵、知识库、资讯库、书库等多个模块。每一模块从不同角度促进高校继续教育接受人群的交流协作与资源整合,进而有效地提升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深度教育模块应设深度培训课程、精细教材、考试测评、学习任务智能调配、智能笔记与标记、精细进度监控、直播课堂、交互指导、教务管理等多种先进功能。这种基于智能矩阵深度学习模式,将会更精准地提升受教育者的能力。职业特质深度测评模块引入职业性格测试(MBTI)和知识发现系统(KDS),搭建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测评系统,通过性格特质、职业素质与能力等指标的评测与分析,精准定位受教育者职能岗位的适配程度,进而指导其选择最佳职业领域。矩阵模块通过建立互联网交流空间,将各个独立分散的网络空间连通整合为一个有机体系,使各种重要资源聚合到统一的平台,突破时空壁垒和区域资源局限,实现打破常规环境的深度与广度的交流。矩阵模块具有高品质的展示功能,能够将多种资料信息向投资人等各类群体进行充分和精准的展示与推广,为学员吸引各类重要资源。知识库模块则主要由专业团队科学采集、整理、创作与优化,设置行业认知、战略规划、商业模式、产品研发、生产服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资本财务、综合行政等知识栏目,具有实用性和系统性,为学生提供可持续的必备专业理论知识。资讯库模块定时定量地将行业政策、新闻、故事、融资等信息推送给学员,帮助学员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本领域内的最新创业动态及创业政策。书库模块是学习者可以随时阅读的电子图书馆,由专家团队精选汇总的专业书籍与商业书籍分类组合而成,具有电子搜索、在线阅读、主题集中等特点,有利于学习者利用课余、业余的零散时间阅读。
三、高校继续教育如何“跨界融合”
“双一流”是“十三五”时期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布局,建设一流大学,体现为整合办学资源、综合办学实力;建设一流学科是建设更好的有特色、时代鲜明、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这些都给高校继续教育以极大的启示。“双一流” 建设要以服务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关键,探索协同创新建设新模式。这既是科技发展知识创新的历史潮流,也是高校学科建设模式创新的理性选择。具体体现在继续教育上的核心点就是实现“跨界融合”。
(一)基于职业能力培育的师资融合
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新时代的终身教育呼唤一种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继续教育必须坚持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理念。教育學认为,职业能力由学科知识能力、核心通用能力与职业职务能力三类能力所构成。首先,学科知识能力是指对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十余类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具体指中小学阶段教育中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等课程,高等教育阶段开设的大部分专业课程,均属于学科知识能力的范畴。其次,核心通用能力是指心理能量、语言能力、人格魅力、执行能力和领导能力,这五种能力无论在从事何种领域的事务,都是通用的核心素质能力。最后,职业职务能力则是指完成职业具体工作任务的能力。管理学认为,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元素,而经济系统是由多个行业所交织形成的财富创造系统。大部分企业由六大职能部门组成,具体为产品研发、生产服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资本财务和综合行政部门,这六大部门完成其具体的工作任务,最终实现了提高财富创造的能力,所谓职业职务能力也随之养成。应该说,这三种职业能力是一个有机整合系统,学科知识能力是基础,核心通用能力是重点,企业职务能力是关键。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央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和支持政策,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学习,真正的学习产生于学生的自我建构中。产教融合强调校企合作,以产业的优质教育资源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于此点,高校应着力优化继续教育的师资结构,所依托的教师应具备强烈的开拓创新意识、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素养。继续教育的师资应有别于普通学历教育的师资,要秉承“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挖掘每个学生(学员)的职业潜能。通过各项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这里提出管理型师资的概念,鉴于此类师资具备优秀的管理和领导能力,及善于统筹流程,高校应鼓励管理型师资在高校继续教育中发挥启示作用。高校通过对管理类型师资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培养和选拨一批领域内教育技术能手成为继续教育的骨干教师和中坚力量,使其成为稳定的教学师资团队。此外,在高校与社会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聘任社会各领域的专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创业者等担任兼职师资,借此充实教师队伍,打造矩阵式师资队伍,推进高校继续教育师资结构动态、开放、持续的发展。
(二)基于慕课建设的资源融合
在大数据时代,学习者在继续教育中有更多个性化、人性化的需求。因此,优化课程计划和创新办学模式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建设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对继续教育而言尤为重要。当前,高校继续教育课程资源普教化色彩浓厚,应该尽快改变这个局面,推进实用性课程建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创新成为可能,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发展大势。从这个意义上看,课程资源建设不再是一个学校的自身事务,而是整个社会继续教育体系的大事,可由高校与高校、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打造一批多元化、实用化、网络化的课程超市。如此,每个学校只需按照自身的办学特色、专业优势、培训优势来建设课程即可。这些课程不仅本校可以使用,还可以通过课程超市出售给其他学校,不仅大大减轻课程资源建设成本,还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
为此,我国继续教育应逐步实现资源共享机制,可以借鉴慕课(MOOC)的发展模式。目前MOOC在线教育模式已经从原来的课程展示与免费学习阶段迈向学分认证阶段,这也是MOOC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美国三大MOOC平台已经先后推出了学习成果认证机制。继续教育也应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协调发展,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参考平台的运营模式,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首先,建立标准统一、形式多样、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适应各类人群教育需求的办学模式。利用高校多种教育形式并举的优势,实现校内各种资源的共享使用,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其次,适当引进MOOC平台课程,选取合适的课程进入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进行选修或作为专业课的教学辅助。高校应挖掘内在优势,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各形式独立办学的堡垒,提高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力度。
(三)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技术融合
印度学者苏伽特?米特拉在做过大量实证试验后曾提出“学习是一种自组织行为”。大数据时代是建立在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网络渠道广泛大量数据资源收集基础上的数据存储、价值提炼、智能处理和展示的信息时代,更是充分演绎了新时期自组织的个性化学习过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传统的“经验式”教学模式向“数据服务”教学模式转变。
发展性教育评价观需要及时有效地把握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但如何获取产生于课堂、作业、师生或生生互动过程中的相关信息是一大难题。大数据时代以云计算、物联网作为载体,在后台默默记录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层面数据和信息,以全面的大数据为基础依托于相关的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全方位了解学生的过程性学习信息。大数据有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每时每刻的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微观表现,如记录提问的教学内容、重复审题和修正答案的次数、视线停留在教师身上的时间、合作学习讨论的频率等等。更为可贵的是,这些数据的记录是悄然进行的,学生不愿在实验情境下表现出来的行为也能得到完整的呈现,因此数据也更为真实自然。大数据的应用使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了解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学业水平并找出这些因素间的关系,从而提高教育评价的客观性。
继续教育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就是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借助大数据的应用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继续教育中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不足的问题,为学习者的个性化教育提供相应的支持。充分运用大数据系统的海量信息资源及其对应的关系链条,为学习者推荐、筛选合适的内容,并提供私人定制式的教学内容。在大数据时代,基于用户的兴趣、体验而产生的学习内容是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通过学习者的浏览习惯、上网痕迹、参与话题及讨论内容,来对学习者浏览过程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学习者的最终喜好和学习需求。通过这些数据,继续教育机构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向学习者提供其感兴趣的内容和资源,为学习者打造个性化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对教学方法等进行细化和精准化,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使得教学方法能够与学习者的学习之间保持切合,由此,继续教育的价值链就会不断下移,更加符合学习者的要求,最终能够保持数据与学习者之间差异化学习模式的对接,提升个性化服务质量和学习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双一流”建设这个全新的征程中,高校继续教育要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发挥优质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势,充分通过市场机制調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继续教育服务多样化的精准供给,通过跨界融合,将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无缝对接,积极争取政府、行业、企业支持,形成高校和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企业联动发展格局,为政府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党志平.“互联网+”条件下传统继续教育发展模式革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7.
[2]梁传杰.高校“双一流”建设:理念与行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3).
[3]王升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基本趋向探析——以地方行业性高校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7(5).
[4]徐海宁,王文婷.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