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敏洪
我是一个蛮喜欢阅读的人,从小就开始读书,后来有幸进了北京大学。我们大学四年里整个宿舍基本比的就是谁读了什么书,很少会去比谁找了什么女朋友,因为当时也找不着。
我在北大读了几百本英文专业书。非常庆幸的是我毕业后留校当老师,这就不仅仅要读自己爱好的书,还必须去读能提升你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书。因为与你打交道的人不再是你的同班同学,而是你的老师。我在北大遇见了许多优秀的老师,比如大家熟悉的季羡林老师,还有我的导师李复宁教授。
从北大出来我在北京做的培训学校叫新东方,经过20多年的努力,这小小的培训班变成了世界级别的上市公司,我也从一个小小的老师折腾成一个合格的教育公司的领导人。
我是中信图书的忠实的读者,最近出版社给我寄的书比较多,我读到好书会不自觉地写书评,写完书评就会放到我及新东方的自媒体上,与更多人分享读书感悟。非常庆幸我在做公司的过程中没有放弃过读书,从大学毕业到当老师到做新东方到现在为止,基本上一年翻阅一百多本书,认真读的书达到十几本到二十本。我这个月读了三本书。《晚清十八年》是非常好的对中国历史及人物进行客观评价的书,总共120万字。《宋氏家族》是美国人写的,写宋家发迹史和蒋介石的关系,以及由于家族贪污导致的衰退和腐败,最后被毛主席所领导的新中国打败。还有一本是360创始人周鸿祎所写的《颠覆者》。
我读的书非常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无用的书籍归入精神享受类的书籍,不是指导你的日常生活,不是菜谱,也不是告诉你一个工具如何使用,也不是告诉你这个企业是如何管的,这种书籍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有历史、哲学、文化之类的书,包括现在小年轻写的网络小说,网络诗歌散文。第二类书是有用的书,能够指导我把新东方的教育和产业做得更好的书,这一类书包括科技类的作品,从李彦宏的《智能革命》到吴军的《智能时代》,到李开复的《人工智能》,包括现代企业管理的书籍,能源管理,领导力等。
我的阅读习惯有三个方面。第一,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比如在家里坐在非常舒服的沙发上泡着绿茶或者红茶时我就读纸质书籍。纸质书籍翻开的感觉就是有油墨的书香味。我家里的纸质书籍有一万多本,每个月以三十到五十本的速度在增加,每年购买新书500本左右,再加上出版社给我寄的书更多了。第二,读电子书,24小时不离身,我已经购买了有三千多本电子书。我是一个总是在路上的人,每年坐飞机180多次,加上坐火车还有北京交通拥挤的时候会随身带着纸质书,我一般带一两本纸质书放在行李箱子里,300页左右的书用五六小时就能认真读完。出两天差我带两本书,天数多我就会带电子书,新书上传的速度非常快。第三,读碎片文章。比如新闻、今日头条、还有微信群中间所搜集到的朋友推送的各种书籍。举个简单例子,微信群中所读到的一些文章观点其实在正式书籍中间是读不到的,尽管这些观点的表达有时候碎片化,有时候只是一带而过,但它有时候对我们的思想带来的是冲击性的影响。我的手机微信群收藏里面有将近一万篇文章,从标题上感到这篇文章值得我去读就随手点收藏,我是用所有现代化的工具来为自己的知识弥补做准备。
让我选择放弃新东方比较容易,但是让我选择放弃阅读这件事情会特别难。非常庆幸,我本来是一个做生意的人,却把我选为北京阅读季形象大使,刚开始我想拒绝,后来一想,这件事情其实是一件好事,我可以跟更多读书的人打交道。总而言之我也在读书,如果读到好书顺便推荐给北京人民甚至全国人民去读也不是坏事。
我内心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一个生意人,一直认为自己是读书人,同时把自己当成是一个行走的人,我觉得行走是另外一种阅读。我每年带着书到全世界旅游的时间也还是不少的,当然所谓的不少也就是一年有三四十天,比如2017年我走了柬埔寨,我在去柬埔寨以前把所有有关柬埔寨发生的历史、吴哥王国以及红色高棉政权对世界共产主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行认真的阅读和研究,再去这个国家旅游时发现自己会进入它的历史中间,会进入它的现实中间,你甚至会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中间。我2017年上半年去了印度南部,对印度南方的殖民文化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我懂英语,可以无障碍和各种老外交流,我刚好又喜欢读书,老天又给了我一个机会做新东方,让我有一定的余钱去旅游,读书和旅行是我的人生乐趣。大家常常惊讶俞老师旅行怎么坐经济舱?我省下来的钱可以到当地吃最好的饭,去当地看最好的古迹,和当地最好的人交流,读当地最好的书。其实我本不用省钱,但是文化人读书人总会有这样一种节俭是美德的情怀,更多地教别人阅读教别人行走。我还是挺喜欢学以致用的,我把读无用的书和旅游当成是我的土壤,把读有用的书当作我的肥料,同时让我这棵树也让新东方这棵树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蓬勃生长。
我给学生做演讲的时候强调一个观点,以色列、日本之所以比中国更加发达的重要原因是这两国国民读书比较多,平均每年读书量日本人40本左右,以色列65本左右,中国是5本书左右,而且要把中小学的教科书和学生的课外辅导书也算上。这些拿掉之后,实际中国人的平均每人每年的读书量只有1.5本左右。我在莫斯科地铁里面看到至少有1/3的乘客是抱着一本书坐地铁,中国地铁一节车厢里有一个抱着书看就让我非常惊喜。你们非常了不起,跟我是一样喜欢读书的人。至于读书有没有用不重要,因为我们读书了,我们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