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圆桌论坛:全国两会该如何“提问”?7位记者分享提问心得

2018-05-05 07:35
中国记者 2018年4期
关键词:提问记者会机会

□ 文/本刊记者

主持人: 梁益畅 《中国记者》编辑

嘉 宾:

林 晖 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政文采访室记者 温济聪 《经济日报》财经部记者

江 娜 《农民日报》媒体融合与协调部主任 张 素 中新社政文部记者

王仁贵 瞭望周刊社经济新闻部编辑 程姝雯 《南方都市报》记者

赵 倩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个合格的记者应该如何提问”成为热门话题。其实,这一热点的产生有其基础,因为两会新闻报道竞争,最终都要落实到提问这一记者的基本功上。能提出好问题的记者,才能做出吸引受众的报道,而记者如果在两会现场提问不恰当,不仅浪费宝贵的机会,也会对所在媒体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中国记者》一直对“在全国两会这样竞争激烈的场合,记者如何才能抓到提问机会并提出一个好问题”保持关注,在2007年和2012年两会报道专题中都曾刊发过相关研究文章。

今年,本刊再次聚焦此话题,邀请7位在今年或往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会等有过精彩提问的记者举行“圆桌论坛”,共同探讨上会记者如何不辱使命抓住提问机会,如何不浪费机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7位嘉宾均是所在媒体青年记者中的骨干,拥有多年两会报道经验,相信他们的经验分享,能够给媒体同仁今后的两会报道工作提供颇具价值的参考。

一、如何抓到提问机会

温济聪:个人认为,今年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各代表团团组会以及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记者只要提前3小时排队并占到较为理想的座位,均有可能获得提问机会。

相对来说,新闻发布会、各代表团团组会获得提问的几率更大。各部委新闻发布会一般会有10个以上提问机会,例如今年在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答记者问的记者会上,在现场很多记者举手争取提问机会的情况下,我多次站起来举手,并在衣服上粘贴《经济日报》的Logo,坚持到发布会快结束时,终于获得了提问机会。在今年浙江省代表团开放日上,有近10个提问机会。而各省的发布会没有部委发布会火爆,大约只有100名记者参加。如果坚持举手,被点中提问的机会就会很大。

张素:首先是前期在会议工作人员征集问题时用“好问题”争取提问机会,其次是活动散场时冲上前用“短问题”“热问题”留住受访者。这一点,我很佩服在外交部部长王毅答记者问结束时,用“外长,对近来侮辱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等‘精日’分子挑衅民族底线的行为,您怎么看?”这一热点问题留住王毅外长的记者。

程姝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全国两会,是一个“集中发声期”,政协、人大、部委、地方也都很重视用好两会各场记者会、媒体会,主动对外发布和传递信息。记者需要分门别类研究提问对象,抓住对方特别想讲、特别需要回应的问题去问,成功率会比较高。

赵倩:伴随着信息公开制度越来越规范,如果想要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对一更深入地交流,最好是根据采访主题去团组会,当面“堵人”。我曾经在小组讨论会上想办法当面专访过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住建部原部长姜伟新等人。一对一突破时,和采访对象沟通的时间可能会更充裕,交流也会更广泛。

二、如何准备问题

温济聪:个人认为,一般最好准备两个问题,以一个问题为主,如果前面出现同主题的提问,便于更换题目。在今年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的记者会上,我针对所在媒体《经济日报》的特色,提的是关于“金融扶贫”的问题。三大攻坚战是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而金融扶贫是精准脱贫的重要助推力之一。这样,老百姓会关注、监管层会关注、金融机构也会关注。这也是我在事先着重准备的问题。

江娜: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含金量,是区分提问者到底是记者还是“网红”的重要标准。一个真正的记者,不会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刷脸而提问,为了炫技而提问。对于问题的准备,既是一个结合现场整体情况的应急调整,也是上会之前就梳理的个人关注点,更是长期以来深入一线的采访观察。

以我2016年在总理记者会上对李克强总理的提问为例,我问:临近收获时,玉米临储价格突然下调,农民损失很大。我们有什么更好的政策来帮助他们?这个问题是《农民日报》半年以来持续追问的问题。《玉米滞销 农民着急》《粮价太低 卖掉心疼》……报社派出五路记者追踪采访,带回来的报道让人揪心。据专家估算,仅东北四省区种玉米的农民就因此减收200亿元左右。因此,当我提问时,我知道这一刻有很多农民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

王仁贵:一般来说都需要从不同角度准备不少于三个问题,有的甚至需要五六个甚至更多。因为在重点提问场合,参与报道的记者很多,并不清楚何时能够得到提问机会,如果准备的问题太少,前面获得提问机会的记者可能已经把自己关注的某些内容问过了。

在准备问题的过程中,记者通常是根据自己所在媒体的定位来寻找提问的角度。问题既不可以太宽泛,也不可以口径太窄。既不能太过专业化以致大众缺乏关注点,也不能缺乏专业性问一些大而不当的问题。

程姝雯:一般至少会准备3—5个问题。拟问题的时候,一般会看此前一整年这个领域(或采访对象)的重点新闻、相关动态,然后结合公众关注的焦点来设计提问角度。

《南方都市报》性质和风格决定了记者提问的方式和问题的设计一定是公众关注度高的、直白的、直指问题核心的,甚至有时候听上去还“蛮尖锐的”。比如这次全国人大的新闻发布会之前,我们也准备了好几个问题。排序下来,最想问的首先就是修宪,因为修宪是全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重磅的议题之一,可以说是“必答题”。

赵倩:重点准备的提问场合,通常会根据每一个部委分管领域至少准备5个以上的问题,通常在两会开始前一个月左右就开始搜集整理。重点聚焦在近期出台的新政策,大家关心的重点话题。比如交通运输部,一定离不开城市拥堵、高铁提速、共享单车等话题,而政府工作报告点到的亮点规划,也要在提问中有所体现。这样涉及的部委负责人可以就一个小问题展开回应。问题切口一定要小,不能泛泛而谈,需要点到一个相对更具体的问题上。

林晖:一是着装得体,尽量与发布会主题及所在媒体定位相符。二是牢记问题,事前将问题考虑成熟,避免提问时遗忘卡壳。可以提前将问题写在采访本上。

温济聪:最好提前3个小时到达发布会现场,占到理想位置。另外,注意团队配合,每场发布会最好有2名以上记者参与,抱团提问效果更好。

张素:一、了解受访者。比如今年我在提问原财政部部长肖捷时,联系他在去年两会期间就同一议题的表态,形成“时间呼应”。二、确保个人形象与提问环境相称,着装大方,妆容清淡,认真严肃。

王仁贵:如果对于流畅地表达问题有所担心,那就最好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的记者可能私下已准备得很熟练,但在镜头对准自己时,还是会卡壳。另外,尽量在身边放上一瓶水,可不时润润喉咙,避免话筒到手里了发现嗓子干哑,但也不能喝得太多,免得中途去卫生间。还有一点就是尽量早些到,提前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前排位置提问机会相对较多。

程姝雯:两会的媒体记者甚至比代表委员还要多,想要提上问题,首先得让主席台上主持人看到你,抢个不错的位置蛮重要,然后就是一直积极努力举手。记者心态也要调整好,如果能抢到提问机会,别紧张,大大方方把最想问的问题清楚说出来就好。

赵倩:提问前要舒缓紧张情绪,不要发生站起来就忘记问题的情况,所以最好把问题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衣服并不需要特别华丽,简洁大方就好。

三、如何“抢”到话筒

林晖:两会上进行提问的虽然是记者个人,但代表的是所任职的媒体。因此,与其说是记者“抢”提问机会,不如说是背后的媒体“抢”提问机会。从两会上获得提问机会的媒体来看,国内媒体中通常是影响力较大的中央媒体、都市报媒体获得的提问机会较多,但在一些部委负责人记者会、团组开放日等活动现场,不乏一些行业媒体、地方媒体的身影。因此,在不放弃每一次举手提问机会的同时,也应该根据自身媒体特质,有的放矢、重点突破。

温济聪:建议在竞争很激烈时,可以站起来举手示意,并可向主持人展示自己所在媒体的Logo,会给主持人多一些印象;建议占到过道位置或前两排位置,这样关注度会高一些;穿衣上,尽量穿着黄色、蓝色、红色等显眼颜色的衣服,识别度更强。

江娜:坚定的意志力会带来强大的气场。两会的农业部长答记者问,对《农民日报》记者来说是志在必得的一次提问。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非那么简单。以2017年的农业部长记者会为例,第一,《农民日报》派出了5个人,坐在不同区域,有的人分散坐,增加机会;有两三个人坐在一起,制造“这个区域有很多人提问”的氛围。第二,记者着装要简洁大方,颜色要让主持人叫得出来,比如“穿蓝衣服的记者”“戴红丝巾的记者”等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每次提问时,举手要迅速果断,适度提早一点举、延后一点放;目光要坚定有力,和主持人寻找眼神交流的机会,通过眼神努力表达意愿。最后,就是这种“舍我其谁”的强大意志和气场引起了主持人的注意,我们获得了提问机会。

另外,还可以在适当范围内,想一些技巧。我最难忘的一次,就是2016年总理记者会的提问。当时,我举着“农民”字牌,争取到了额外的提问机会。那次记者会上,第一个问题关于股市,第二个问题关于宏观经济……转眼已经将近1 0个问题,没有一个问题涉及“三农”,我看了看时间,留给提问的机会已经不多。但是那一年,我带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上会,是我过去半年里每次采访都会被反复诉说的问题,我觉得必须要在这样的场合提这个问题,为背后亿万农民代言。所以,我决心用上“秘密武器”,再一次提问时,把一直抱在胸前的一张白底红字写着“农民”两个大字的字牌举了起来。之后,我一次一次的举起字牌争取提问,直到最后发言人傅莹已经在征求总理意见是否可以结束,我仍不放弃,又一次高高地举起字牌。而这最后一次,机会终于到来。于是就有了总理笑说“让我这个当过农民的人于心不忍”,而给予的额外的提问。

我觉得在这个事件中,要注意四点:

第一,不能违反规则、破坏秩序。会前强调会议纪律时,如果明确说不可以举牌,那作为党报记者,不能公然违反规则,但是没有禁止的事情,是可以想一些策略的。当然,这个策略还必须遵守一条原则,就是不能破坏会场秩序,不能为了提问影响到会议。

第二,提问经得起检验。这样费劲地去提问,提的这个问题究竟值不值得问,是真的想问问题,还是想刷存在感,这是判断提问行为是否得当的根本检验标准。所以,还要求我们带着现实中真切的问题,带着记者的观察与思考去提问。

第三,提早做好准备。记者会之前我就提前找了一家打印店做好字牌。记者会当日,凌晨三点钟我就去人民大会堂门口排队,所以最后位置居中,也比较靠前,这是争取到提问机会的先决条件。

第四,抓住转瞬即逝的时机。在那场记者会中,实际上总理回答完前面的问题,已经很晚了,总理在说“于心不忍”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决定要额外多给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想表达一下对农民这个群体的情感。但是,我没等话说完紧接着就站起来了,也是这时候,总理才决定要多给一个提问机会,才有了最后的一个问题。

张素:1.积极举手;2.耐心聆听其他同行的问题;3.功夫更在场外,要努力得到会议主持人及其所在机构的信赖。

王仁贵:从个人经验来看,可以提早到会场,了解会议主持人信息,如有可能应努力当面表达希望提问的意愿,甚至清晰告知自己关心的方向。主持人一般不会明确表示一定给你机会。但在记者会举行过程中,主持人发现还有比较重要的问题没有人问到,这时不排除机会就来了。当然了,争取提问机会也是一个体力活,每一次提问机会都要不断举手示意。记者连续不断举手后打动主持人,最终争取到提问机会的并不少见。

赵倩:首先要积极,至少要保持一直在争取机会,并且准备的问题一定要专业。如果好不容易争取到机会,却问一个很平庸无趣的问题,估计以后再要争取机会就很难了。

四、紧张吗?如何缓解

林晖:能够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的记者,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新闻从业经验,应该早已习惯了提问、采访。两会的特殊之处可能在于大量记者会将通过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现场直播,给提问记者造成一定心理压力。我认为关键是端正态度,把两会提问视同日常履职的一项基本工作,不因为提问对象职务比平时接触的高,或发布会关注人数比平时多影响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

温济聪:建议针对发布会主题,提前两天准备好问题,并背诵下来;在家里可以对着镜子提前演练;提早去发布会现场,提前感受发布会紧张氛围,这样利于缓解压力和紧张度。

张素:摆正心态,提问不是作秀,记者不是艺人,减少“我”的成分。

王仁贵:首次上会的记者可能难免紧张,但连续多年报道两会后,已谈不上紧张了。最好的“妙招”就是最充分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程姝雯:个人感觉多少会有一点点紧张的,这也正常,想一下“提问是记者的工作”就好了。可以把自己想问的几个问题写在采访本上,如果获得了提问机会,随时看一下,也会好很多。

赵倩:缓解提问的紧张其实并不难,首先要专注听发言人此前说过什么,避免提出和前面提问者一样的问题。此外,忽视大量相机镜头和摄像机的存在,把提问当一个普通的采访,自然就不容易紧张了。

五、好问题与不理想的提问

林晖:一是带入太多个人色彩,将两会提问当作一场“个人秀”。二是提问语态不妥,以仰视或俯视的姿态对待提问对象,不能平等待之。

温济聪:问题前缀铺垫过多、与主题无关、提问语言表情过于做作等。除了简单的暖场寒暄,所有问题都应直截了当,用最简明扼要的语句表达最准确的问题,不用“你怎么看……”这类极度开放、实质没有问到任何新闻点的提问;尽量不要复合提问。每次保证只问一个问题,然后快速推进。最好每个提问保持在30秒以内。

江娜:1.为了刷存在感而提问。2.陈述冗长,占用太多时间。3.提的问题覆盖面不够、新闻性不够等等,浪费宝贵提问机会。4.提的问题以表扬为主,给对方“送梯子”,不够专业。

张素:问题太长,不必要的背景不用交代;问题太多,两会这样的场合,尊重同行;作秀痕迹太重,“记者不是主播,记者不是艺人”。

王仁贵:记者获得提问机会,是代表所在媒体发问,告知自己所在的媒体,这是会议的要求,但别把提问当作秀场,没人在乎你是谁,只看你能否问出高质量的问题,即使是非常著名的主持人、评论员提问也会特别注意这一点。记者的提问,要尽可能清晰简洁,在相对少的话语里传达出重要的信息,这是水平的体现。切忌大段论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再来发问,长篇铺垫只会让人反感。记者所提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别提那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问题。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部署,对此你怎么看?”这样的问题受访者怎么回答?再比如,“这是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两会,你有何感受?”这类提问就是没有实质内容的问题。

程姝雯:不属于对方工作范围内的问题,比如去人大会上问政协工作、去政协会上问应该由部长回答的问题,显然不合适。

林晖: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社会广泛关注,表达简洁有力。

温济聪:主题鲜明、简明扼要、受众关注度高、贴近民生等。

张素:短的,提问者真正想问的,老百姓真正关心的。

王仁贵:好的问题是既回应了社会关切,又给受访者较大回应空间的问题。好问题最好有锐度,让人能感受到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同时又不至于让人觉得咄咄逼人,让受访者难以回应。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产生新闻点的问题都是好问题。

一场记者会的举行,其实是有多重功能的。它既回应了社会的热点、焦点或难点,也给答问者提供了总结回顾过去工作、传达政策方向的平台。通过这样的问与答,准确传递出了政策信号。一个好的问题提出来后,大家其实瞬间就能听出问题后面的背景,这其实也是提问者功力的体现。比如今年总理记者会上关于会否继续采取接管风险较大企业的举措和会否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提问、一些省区养老金“被击穿”出现收不抵支情况后如何养老的问题等,都是很不错的问题。

程姝雯:好问题是结合社会关注热点、焦点事件,问出公众心中困惑,又能够请对方就热点焦点事件的核心关键来作答,回应社会关切的提问。比如这次在人大记者会上,我的同事吴斌就扶贫资金使用问题提问:“我注意到去年有7.3亿扶贫资金被发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请问怎么看待这样的一个数字?为什么会存在这么严重的问题?有没有什么制度措施可以避免,让扶贫资金发放可以更到位、有效、及时?”这是扶贫工作公众关注度很高的一个问题,因为大家都期盼扶贫救命钱能真正花在刀刃上、真正能起到好的效果。

赵倩:好问题一定切口小,在和全国政协前发言人赵启正先生交流中,他谈到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一位记者问,全国两会开一次花了多少钱。这个问题当时把赵启正先生问住了,他事后查了资料,专门给那位提问记者发去了书面数据。而这个问题简单明了,单刀直入,答案很多人关心,自然是好问题。

林晖:一是问题冗长拖沓,背景介绍过多,让采访对象抓不着头脑。二是问题过于空洞宽泛,让采访对象无从答起。三是一次提问多个问题,容易让采访对象回答完一个问题后忘了后面的问题。

温济聪:问题前缀铺垫过多、与主题无关、提问语言表情过于做作等。此外,问题太大也是差问题。例如“您如何看待当今的世界格局”这样过于宽泛的问题,没有任何针对性,也没有时效性,发言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有高质量的回应。

张素:冗长的;提问者只是为求上镜或其他目的;一个明显带着诱导性的问题,比如“取得哪些成就”。

王仁贵:触碰底线的问题、大而不当的问题、提问比回答还要长的问题、没给受访者留下回答空间的问题、“抬轿”类的问题(先谈了一堆成就)、落后于政策走向的假问题等,都需要注意。

赵倩:提问泛泛而谈,不在点子上,既不是问一个具体政策发布之后的执行情况,也不是问对于一个公众关心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一定不是好问题。所以记者在提问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比如要对信息发布部门的工作非常熟悉,了解最近的政策走向,了解公众关注聚焦热点在哪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如果功课都不做,甚至连部门公布的资料和信息都不掌握,自然不可能提出好问题。比如,有一年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政协有多少女委员。这个自己就可以查资料,发言人只需要告诉他上网查就好。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并不会让公众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自然不是好问题。

六、提问的背后是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

林晖:一是拥有较深厚的知识储备,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想得深、看得透、把握得准。二是拥有较丰富的业务实践,具备一定的采访提问经验和技巧。三是拥有较强大的抗压能力,能在高强度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勇往直前。

温济聪:对所跑领域业务扎实、基本功底好,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口才较好,普通话较标准,具有团队协作意识等。例如,要具备随机应变,及时追问与插问的能力。当没有被叫到提问时,记者不要慌张,需要尽快平静下来,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别的记者提问与发言人的回答,并且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情况,及时发现新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提出新的问题。

张素:带着思考的记者;减少“我”的色彩的记者;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反应。

王仁贵:提问是记者功力的体现。一方面,反映出记者在某个领域是否有较为深厚的积淀。只有对相关领域有全面的把握,才能把准该领域当下的关键,也才能提出真问题。某一领域,如果一个记者平时几乎不涉及,那就很难知道问什么好,也难以准确判断问什么内容不适当。其感兴趣的或觉得很新鲜的内容,也许在长期跟踪的记者看来早已不是问题,一张嘴就可能成为笑话。另一方面,如果是面对面的采访,除了自己准备的问题外,还要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调整提问方向,把握其回答的核心信息。

程姝雯:能不能提出好的问题,其实非常考验记者日常的积累、视野和思考,所以南都一直很提倡、鼓励记者成长为专业型的记者。保持对自己报道、关注领域的好奇和新鲜感也很重要。记者在报道中很容易遇到这样的瓶颈:因为熟悉了、专业了,提问也惯用专业的语言,关注的问题变成了非常专业、甚至是过于小众的问题,有时觉得这个领域的情况已经讨论过很多遍,不太能问出新问题。这时需要记者具备一种“跳出来”、保持好奇、保持新鲜感的能力。另外,还需要现场随机应变能力。如果这个问题前面被问过、或者谈到过了,怎么办?这时候需要记者有进一步“追问”的能力、现场应变的办法。

猜你喜欢
提问记者会机会
给进步一个机会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品图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总理记者会奏响最“强”音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