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东明
一、 玉米螟病害加剧影响因素
1、 气候因素
玉米螟相关虫态生长适宜温度为25℃左右,而在玉米生长期间大多数温度均在22℃左右,同时在温度符合玉米螟生长的基础上,越冬玉米螟幼虫大多通过咬食潮湿的茎秆进行化蛹,在六月下旬整体空气湿度较大,这就导致整体玉米螟的产卵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在相对湿度大多70% 以上时,玉米螟产卵量得到全面最高峰。
2、 种植密度
在玉米种植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若其种植密度增加将会导致整体秸秆转化率下降,进而促使虫源基数增加。现阶段玉米种植密度由以往的4.3*104株/hm2上升到5.4*104/hm2,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导致玉米植株间空气湿度上升,从而为玉米螟生长提供了一定的便利,玉米螟生长存活率大大增加。
3、 防治措施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并没有正确认识玉米螟对玉米植株生长的危害,从而导致大多数玉米种植人员没有在玉米螟虫害发生前期进行有效的可行性防治评估,更不用说针对玉米螟的专用防治措施,而由于玉米螟大多以玉米心叶为食,这就导致常规的药剂喷施并不能法规良好的效用,从而促使2代玉米螟危害持续增加。
二、 赤眼蜂玉米螟生物防治措施
1、 赤眼蜂释放时间及数量控制
根据玉米植株生长特点,可选择在六月中下旬左右进行放蜂区域的制定,然后在位置一定的情况下加大对玉米螟化蛹、羽化情况的观测。然后在玉米螟化蛹率为20.1%后的一个星期内为玉米螟产卵前期,这种情况下进行首次赤眼蜂释放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由于玉米螟寄生产卵速率较快,可在首次放蜂一个星期后进行复次放蜂,对玉米螟产卵高峰时期进行针对防治。
赤眼蜂释放数量直接影响了玉米螟防治效果,而根据玉米螟不同生长阶段需进行赤眼蜂释放数量的适当调整。如在玉米螟首次释放时,需选择赤眼蜂释放数量在7001头,而在赤眼蜂再次釋放时需控制赤眼蜂数量在8001头左右。在整体玉米螟防治期间,应尽量控制整体赤眼蜂释放数量在1.51*104头/hm2左右。在具体赤眼蜂释放数量控制时应主要结合赤眼蜂卡羽化率、寄生率等因素,同时结合玉米螟产卵时期数量变化,可进行放蜂点的设置,一般为1-4个,需在玉米螟产卵初期一个星期内进行一次释放,具体释放密度为2.1*104/hm2。
2、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释放措施
由于赤眼蜂卵寄生的特点,只有在玉米螟产卵期间进行释放才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玉米螟防治期间进行玉米螟产卵时期的预报非常重要。在具体的玉米螟防治过程中进行玉米螟成虫生长习性、产卵习性、落卵数量、落卵规律等情况进行统一分析,可为整体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依据。从五月中旬开始,可每间隔一个星期进行越冬代玉米螟的化蛹情况调查,以玉米螟化蛹率达到20.1%为指标。可在玉米种植范围内按东、南、西、北、中部等几个方向进行玉米螟观测点的设置,每次勘测期间可选择30株玉米植株进行杆径剥离分析,然后分别统计玉米勘测棵数及玉米螟幼虫数量,最后统一计算玉米螟化蛹效率。随后逐步进行玉米螟成虫发生期调查及田间百株卵量分析。
依据赤眼蜂在扩散距离上防治玉米螟寄生率相关结果得出,在扩散距离内,赤眼蜂最佳释放距离为12.5m左右,最大扩散半径为50m左右。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赤眼蜂的大量释放需要进行连续位置的节点设置,即采用相关放蜂点扩散区域重叠的方式,促使在一定范围内赤眼蜂释放寄生率符合预期要求。同时在具体的赤眼蜂释放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标准,即每公顷赤眼蜂释放点为一时,需在距离地边12.5m左右,进行第一放蜂行的设置,同时在间隔25.1m左右的距离进行下一阶段放蜂行的设置,随后依据相应的距离进行合理设置;若每公顷放蜂行为二点时,可在距离玉米种植区域边8.0m左右进行第一放蜂行的设置,并在间隔距离为20.1m左右进行下一阶段放蜂行的设置,随后在相同的距离进行各级放蜂行的设置;若每公顷放蜂点数量为三时,可在距离玉米种植地边缘7.0m处进行第一放蜂行的设置,然后余下放蜂行相互间隔距离为16.0m。
3、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要点
为了保证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可达到最佳的效果,玉米种植管理人员可通过对赤眼蜂发育进度的综合分析,确定具体的赤眼蜂释放频率。在赤眼蜂释放器具应用时,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对赤眼蜂释放效率的影响,可采用适当遮光措施,如植物叶片、深色塑料等。若在放蜂期间出现风、雨等不良状况,可根据对相应天气状况的发展程度进行适当措施,如在雨势较小时可采取正常放蜂措施,而在雨势较大时需选择阴凉黑暗处进行平铺管理,并采用枝条等期间蘸取10.1%左右的蜂蜜放置在放蜂器具上,进行喂食措施。在具体赤眼蜂释放过程中应注意选择高度较小的植株顶部或高度较大的植株中上部,保证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