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机与农艺结合中存在的矛盾与对策

2018-05-04 09:55陈飞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机化农艺机械化

陈飞

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新时期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带动农村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和进步,社会资源要素配置向“三农”倾斜,保障做到“补短板、强弱项”,为高效农业发展做出正确引领。

1 农艺和农机化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1.1 农艺和农机化之间的关系

农机与农艺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两个方面,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互为基础,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农艺是农机实现的目标和方向;农机是农艺的载体;二者只有高度有机的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农艺技术和农业机械化之间关联性较大,农艺技术要将农业机械化作为根本,农艺和农业机械化结合就能为农作物生长创设更加有效的环境,需要农业机械结合实际要求提高自身的适应性。要满足农作物生长的特定需求,农业机械化要按照种植制度、生物需求等基础性依据保证农艺和农机化之间的有效衔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高效发展。

1.2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是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性依据,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过程中,要按照结构调整和社会化服务机制,全面落实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即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能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保证国民经济和谐化发展。

2 当前农机和农艺结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不能适应农艺发展要求

农艺和农机化的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结构配置和特性结构无法有效适应,部分地区的种植制度较为复杂,农作物由于不同特性呈现出差异化作物表现形式,包括间作、混作以及轮作等。使农业机械的运作、收割过程可能对不同阶段性种植的农作物生长产生影响,不能形成匹配结构,使技术要求无法得到满足。

2.2 农机规模不能适应农艺发展

农业机械化依旧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机械化生产力较低,设备无法满足农艺的技术要求。在2017年农业部联合财政部发布强农惠农政策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更大,小型的农机企业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技术管理体系上,都和技术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无法满足农艺需求,造成两者的结合受到限制。

2.3 农艺和农机结合不深入,部分地区只关注农作物的实际产量,却忽略了农机发展的进程,导致农机和农艺结合程度较差。为提高产量,农业部门利用多样化方式开展种植,使农机生产难度逐渐增大,两者的融合也受到制约,不能有效落实,效果不能满足预期效果。

3 促进农机和农艺有机结合的措施

2017年,供给侧改革深化是农业项目发展的政策基础。不仅要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也要积极落实服务第一的理念。围绕农机化供给侧改革开展系统化研究,真正探索出农业机械化资源化管理的基本路径,有效满足农机和农艺结合的需求。不仅发布了设施农业装备、智能农机作业方面的团体标准,也组织开展了促进农机化、信息化、农艺三元融合的系列活动,促进政策、市场、农机产品以及服务的和谐化发展。农机和农艺的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成立农机和农艺融合发展专家小组,针对现阶段农机和农艺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规划等,确保逐步完成各项工作,提高农机和农艺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在提高融合效果的基础上使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3.1 转变种植理念

转变传统的种植观念,利用农业机械完善区域性种植工作,维护农艺和农机结合水平,利用因地制宜的策略满足地区农业种植发展需求。注意在農机结合农艺时,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保证农业生产效益和效率都能得到提高,从而降低劳动强度,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者的实际数量,建构农艺和农机化融合的运行体系,为设备操作以及便捷化管理提供保障。

3.2 提高农艺和农机的结合效率

为了保证农艺和农机化结合的实际水平,在农艺和农机技术研究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部门间的相互协调,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推广机构相互协作,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的协调机制;形成农机农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地区农业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农作物品种进行合理性改良,保证农作物生物性质的一致性,从而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完善农机化的规模作业,确保农业机械化操作更加有效。农机研发企业则要对机械进行改良,保证机械更加适宜地区农艺技术发展需求,完善农业标准化和专业化控制体系,提高改革的实效性,完善生产规模和农艺管理水平。结合地区情况构建能够适应地区农业机械化建设需求的示范区,对示范区实施规范化管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服务功能,在改善地区农机和农艺结合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和农艺技术示范服务,促进周边地区农机和农艺结合的发展。

3.3 优化技术更新

加快研发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和装备,建立农机和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协作攻关机制,着重考虑农机对于农艺技术发展的价值,对技术结构进行升级处理,保证农机生产的实效性。在技术更新的同时,也要对协调性发展项目予以认知,促进农艺和农机的融合发展。

3.4 完善人才结构

对农艺技术和农业机械化进行分析,人才引进工作予以重视,对现有农机、农艺人才开展技术培训,使农机人才掌握先进的农艺技术。加强农机应用和改造方面的学习,在打造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上,在农业生产中对农机和农艺的结合进行深入探索,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地区现代社会农机和农艺融合工作的优化创新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农机化农艺机械化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