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超
相较于其他种植品种而言,红松的生态价值及社会价值是比较高的,并且主要生长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社会生产中的重要资源,红松的育苗工作需要予以较大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林场红松培育工作的效率。同时在红松的选种、整地、施肥等工序中都有有计划的进行,并控制好苗木的出圃时间,从而确保苗木培育价值的实现。
1 红松概况
红松又名果松,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到小兴安岭一带,与其他的森林资源不同,红松自身的可塑性较强,并且耐腐蚀,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原材料,市场需求量较大。同时,红松的果实所具备的营养成分较高,它作为一种北方特产远销海内外。无论从生产价值还是从实用价值而言,有效的进行红松的种植与培育都是非常必要的。生长成熟的红松,其高度、直径、色泽都极具特色,因此,对于红松幼苗的培育都需要有计划的进行,从而确保林场的可持续发展与综合效益的提升。
2 红松育苗的前期准备工作
2.1 苗圃选择的注意事项
红松育苗苗圃的选择通常有2种:山地育苗和平地育苗。山地育苗苗圃要选择山坡的中下位置,并且要选择背靠太阳的阴坡,坡度需要选择不超过15°的地势舒缓、远离主风口的地块,同时尽量保证土地肥沃,土表层厚度超过20cm,土壤类型为荒地、空地或采伐迹地、生地等,还需清理掉周边影响树苗生长的杂草灌木等。平地育苗苗圃要挑选地形平坦的地块,以不超过5°的倾斜坡度为宜,土表层厚度要超过50cm,地下水位不超过1.5m,排水性能良好,对土壤的化学条件要求是pH值在60~75范围内,含盐量低于0.1%,土壤类型为壤土、沙壤土、轻粘壤土,并确保无病虫害。
2.2 整地
整地是确保育苗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步骤,通过翻耕、松土、耙整、平地等确保土地精细化和土壤结构达到要求。整地根据季节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要求,春天整地需要达到15cm的深度,而秋天则需要达到20cm的深度。由于北方地区冬天严寒,土地会出现冰冻,因此,需要在前一年的秋天就要进行整地工作,清除土地里的石块、采伐遗留根茎以及土地上的灌木、乔木、落叶等杂物。
2.3 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即是通过施肥、深耕、消毒、杀虫、拌砂或拌土的方式对育苗土壤进行优化处理,使土壤结构更适合红松苗的生长。土壤改良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成分选用不同的改良方法:对于沙壤土应该采取施有机肥或草炭土的方法进行改良;pH值偏高的土壤需要施磷肥,同时采用拌砂的方法改良土壤;pH值偏低的土壤则施石灰和草木灰加以中和。消毒和杀虫也是土壤改良的重要环节。用粉剂硫酸亚铁、50%粉剂敌克松、50%乳油辛硫磷、粉剂甲拌磷等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虫处理,防止病虫害。
3 红松育苗的培育和管理工作
3.1 施肥
施肥不能盲目,要根据土地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标准。科学的施肥方法是每3~5a需要检测土壤成分含量,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施肥方案以改良土地营养。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2种,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以无机磷肥、钾肥和少量氮肥,施肥标准约为10kg/m?。对于山地苗圃或移植苗圃需加施20~30g/m?的二铵。对于追肥,可采用颗粒肥和喷洒肥2种方式,追肥需在树苗长到第3年,时间控制在4月下旬,以氮肥为主,施肥标准是20~30g/m?,施肥后需以水浇灌以确保肥料吸收。喷洒肥要注意控制浓度,还需要第一时间冲洗苗木,防止肥料烧苗。
3.2 苗床处理
苗床宽度要适当,通常为床高10~15cm,床宽1m,并需要预留40cm的步道间隔。对于做垄移苗,标准是呈垄距均匀的梯形,垄底宽60~70cm,垄面宽30~35cm,垄高15~20cm。
3.3 播种育苗
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在冻期前将种子挖沟贮藏,贮藏时要用沙种比3:1的河沙浸种,并预留小孔道做通气处理,使种子有足够水分利于催芽和长芽;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将种子浸泡在浓度为0.4%左右的高锰酸钾中约1h,之后沥出用水清洗。也可以用微量敌克松粉剂拌种消毒。接下来采用水选法选种,确保种子的净度和活力达到一级种子的标准。在4月下旬开始播种,确保5月上旬结束,播种前要先灌水,播种的时候要注意种量,控制在150kg/667m?,播种要均匀,边播种边盖土,并压实。
3.4 育苗管理
平地苗圃采用透光度为70%的遮荫网,山地苗圃可以采用种植高作物的方式遮荫,注意作物和苗木距离适中。灌溉要注意水温,天气寒冷,不能直接以地下水灌溉。灌溉要均匀,灌溉量以地表无明显径流为标准。根据苗木和土壤情况调整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土壤干旱情况下适当多灌水,发芽期和保苗期要多次少量,发育期减少次数,增大灌溉量,后期可以视土壤情况选择是否灌水。需要做松土、除草处理。苗木生长到第3年做截根处理,截根要注意不能伤苗。
3.5 红松苗木灾害的防治技术
病虫害的防治主要包含自然灾害的预防与病虫害的侵袭。在季节交替引发的温差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及时的做好防寒、抗暑等工作,同时要及时的做好的水分的供给,预防飞禽走兽的叼食与破坏。针对红松的特性进行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这也是确保其健康生长的重要前提。
3.6 红松苗木出圃
红松苗木出圃应该遵循3年留床、4年移植、5年嫁接、6年造林的原则,要根据林场造林的计划选择具有适宜年限的红松苗木。在出圃育苗的选择中不仅要依据生长年限来决定,同时也要根据其生长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与筛选。综合性能较强的红松可以进行生產材料来培育,生命力较强的幼苗可以用于营林工程。在苗木移植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根部的完整性,同时及时的进行施肥与浇水,从而确保其成活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