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兰
摘要:教学法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选择好的教学法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学法选择尤为重要。本文着重探讨沉浸式教学法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揭示该教学法的优点及其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认识该教学法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沉浸式教学法;汉语教学
一、沉浸式教学法的概念及背景
沉浸式教学法也被称为浸入式、浸身式、渗透式教学法,它是全天候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的全封闭语言教学项目,最初起源于加拿大的法语二语教学。加拿大是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集中使用的国家。为了便于人们的日常沟通交流,也为了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拿大魁北克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率先尝试开展法语沉浸式教学实验,最初的加拿大大部分人说英语小部分人说法语。说法语的人因为由于接触的大环境是英语所以学英语比较简单,但是说英语的人除了在学校学习一些简单的法语知识,平时很少接触和使用法语。为了让这些人更好地学习法语,1965年在蒙特利尔郊区的圣兰伯特初级学校最先开始尝试全法语教学实验,教学对象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前班孩子们,受到了社会、家长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参加实验的学生们一年下来,至少有一半的课程是用法语授课,包括法语课和用法语讲授的其他科目,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不但熟练掌握了基础的法语听、说、读、写能力,而且用法语学习了其他的基础课程,培养了法语思维能力。从此以后,法语沉浸式教学在加拿大各地推广,这种教学方法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国。目前在美国原本有英、法、德、西、葡等语言的沉浸式教学项目,但随着目前汉语热的兴起,一些州针对十二年级及以下学生推出了中文沉浸式教学项目,并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快发展。
二、沉浸式教学法的优势
如今汉语沉浸式教学为何如此受到青睐?这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在世界的政治地位提高、对世界各国互惠互利的政策密切相关。以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投身到汉语学习中,在本国设计地道的汉语课堂,或选择到中国“浸泡”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这样沉浸式教学法的总体优势充分显现出来。
对于沉浸式教学法的总体优势,很多著述都援引加拿大安大略教育科学院所现代语言中心在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结果:(1)沉浸式双语教学是有效的学习法语的教学方式,虽然其效果不能说是十分完美,但比一般的语言教学课更有效果;(2)项目中的学生对法语和法语民族的文化比其他学生持更积极、更肯定、更友善的态度,也更喜欢接触说法语的人;(3)在学法语对母语影响方面,实验表明早期沉浸的学生可能出现暂时落后,但不会对母语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4)在学科成绩方面,常规教学和沉浸式教学对学生的学科成绩具有同等效力。以上四点加之世界各国学习汉语需求的增长使得沉浸式汉语教学法越发走向成熟。
三、沉浸式教学法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沉浸式教学法已成为一种主要方法,尤其是在美国。据了解,目前全美国共有20多所设立沉浸式中文项目的学校,其基本模式是:在一些小学,教学分为英文部、中文部两个部分。
在中文部,没有“英语”这一科目,取而代之的是中文课,此外,其他主要科目的课也全部使用中文进行。这样的教学项目大多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先是全中文教学,后向中英双语教学过渡。学生们从上幼儿園开始就是全中文的课堂,直到小学三、四年级或者五年级才开始增加一半的英语教学,人为的创造目的语环境,处处贴着中国地图、汉字书法作品、中国历史名人画像和语录等,并且要求整个学校里必须用中文相互交流,课堂教学不重视知识的讲解,更重视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玩儿中学,在用中练。用中文讲授其他科目,老师也多用比较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教授,直观的图片、动手的游戏、全体的合作等等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据了解,美国的一些学校就用以上特点做有关沉浸式教学法的实验,他们主要开设学前班和一、二年级。在班上,除了中文课说汉语,其他课程如数学、地理、科学等课都用汉语上课。上课时,老师只讲中文,或者借助直观教具、身体动作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她把课程分成若干小节频繁提问,以保证学生跟得上教学进度,而且还都取得了整体上较好的效果。
沉浸式教学法在汉语的海外教学领域已有了一定的推广和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效、快速和全面发展是沉浸式汉语教学的最大优势。由于学生整天都沉浸在汉语语言环境中,他们习得语言的速度与能力比在非目的语环境中外语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要高很多。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沉浸式汉语教学的特点及效果。首先,它是由全中文向中英双语教学过渡。沉浸式学校从幼儿园起全部采用中文教学,直到三年级或四、五年级才增加半天英语教学。其次,沉浸式汉语教学采用的是一种人造环境。沉浸式汉语教学营造了一个全中文的教学环境,即从全日制幼儿园起就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与汉语语言文化接触的各种必要条件,学生所听、所说、所看、所写、所用百分之百为中文。再次,国外汉语沉浸式教学没有讲解,只有游戏。汉语语法难、汉字难、发音难,但在沉浸式汉语教学中,似乎看不到这“难”,原因是教师们采用了适应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教师基本没有机械的知识讲解环节,而是以活动代替。此外,汉语课堂中有“中国特色”。
通过比较得到如下结论:美国小学汉语沉浸式教学与中国儿童语文学习在学习目的,课堂环境,发育器官发育,学习心理,学习途径等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因此教学设计要符合儿童学习的特点。但它也具有第二语言教学性质,如汉语作为学科教学语言,而非语文课;一般只在课堂上使用汉语,课外使用母语,而且多以隐性教学为主。因此教学设计要考虑二语言学习的特点,语言教学的方式应与儿童母语教学有所不同。
虽然沉浸式汉语教学有以上特点,但它也存在以下问题:(1)沉浸式汉语教学仅在个别学校进行,并未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能够胜任沉浸式汉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能够适合沉浸式汉语教学模式的教材非常有限。(2)沉浸式汉语教学与印欧语的沉浸式教学有所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作为教学内容的词汇、语音、语法跟学习者的母语相差巨大,文字系统截然不同,因此在听说读写技能培养上难度大。(3)对教学大纲而言,汉语教学内容大纲不明确。这里的内容大纲指对语音、词汇、语法、汉字项目及其学习进度的规定。儿童学习母语,不需要这样的大纲,即使在集中学习汉语的语文课上,有识字大纲就够了,因为儿童已经学会了汉语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主要精力是在汉语书而语能力的养成上。而在汉语沉浸式项目中的美国小学生,其汉语知识、能力都是空白。教学设计中,必须明确教哪些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以及何时教,才能实施有效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没有教学内容大纲和合理的进程安排,难以保证学习的质量和进度。前期缺乏扎扎实实的积累,基础没打好,很容易后继乏力。(4)沉浸式教学法发展成熟,但运用到汉语教学上还缺少汉语教学的特点。比如汉字是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特点和难点。汉字教学不仅涉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中高级阶段汉语能力培养的基础和通达途径。但美国小学汉语沉浸式教学对汉字教学的重视程度,远不如汉语儿童识字教学。汉字教学不力,必然影响读写能力的形成,更成为后续学习的瓶颈。因为后续学习是以汉字和汉字使用能力为基础和工具,特别是汉语课本的课文、词汇、练习等文本都是以汉字形式呈现的,缺乏汉字能力,必然严重制约后续的汉语学习。
沉浸式教学法是一种既把目的语当做学习内容,又把目的语当做学习工具的非传统的教学模式,既不同于在目的语环境下的目的语教学,也不同于在非目的语环境下的外语教学,而是在不放弃自己母语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把学生“浸泡”在目的语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自然地习得语言并练习和使用语言,不自觉的养成目的语的思维方式,真正学会用目的语进行表达和交际。然而这样一种高效、快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沉浸式汉语教学法在以后的发展中肯定会形成一种主要的模式,它应该更加完善和丰富,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制定明确的教学大纲,特别要规定出基本的汉字、词汇内容,以利于学生按部就班、扎实地掌握基本的汉字和词汇;
(2)加强汉字教学设计,吸收一些中国儿童识字的手段,如背诵韵文、歌谣、诗歌等,有大量的阅读练习。也可以利用儿童的记忆能力,以获取汉字和阅读能力,保证掌握后续学习的工具;
(3)在贯彻“输入大于输出”原则的基础上,保证学生有适当的输出,以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汉语的语音、词汇、结构,形成真正的汉语表达能力;
(4)适时、适当地显性纠正学生的语音、词汇、语法、汉字以及交际中的错误,提高汉语教学的效果。
让学生“浸泡”再汉语的环境中,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学习汉语,接触汉语文化,不仅能使学习者高效地掌握一门语言,也能传播中国文化。这种沉浸式的汉语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时下的一种特色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