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综合年鉴微信公众号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5-04 05:40
史志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年鉴公众微信

赵 冰

(北京市方志馆,北京100021)

2011年微信平台推出后短时间内成为新媒体的代名词,因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9亿微信用户[1]截至2017年9月,微信日平均登录用户数为9.02亿.https://www.sohu.com/a/203303624_115565.给传播年鉴带来了机遇。微信平台不仅为年鉴的数字化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还可以扩大年鉴的影响力。

然而与微信在其他领域运用的报道相比,年鉴使用微信平台的研究较少,目前年鉴使用微信平台的现状尚不清楚,使用微信对年鉴进行宣传和传播亦没有达到共识。本文基于调查统计,分析省级综合年鉴微信平台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微信平台的特点提出对策,以期充分发挥微信优势进行年鉴的有效宣传和传播。

一、年鉴微信公众号开通情况

1.微信公众号使用“年鉴”作为名称的。

为了反映省级综合年鉴微信公众平台使用状况,考虑数据收集的便捷性和可靠性,笔者于2017年11月12日以“年鉴”为关键词在微信系统中查找公众号,累计查到公众号58个。剔除无效和重合的条目之后,其中,以“年鉴”作为名称命名的公众号34个,如中国机械工业年鉴、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年鉴、成都年鉴、中国中医药年鉴等。以个人名义申请的公众号20个,如意大利葡萄酒年鉴、客家诗人年鉴、收藏年鉴等。由于未经认证的公众号缺乏规范,本文仅对经过认证的18个公众号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经过认证的公众号情况表

从开通时间上开,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最早开通了名为“科技年鉴”的微信公众号。从公众号类型上看,有4个服务号、14个订阅号。订阅号因为每天都可以推送若干条信息,在信息传播效率上有很大的优势;而服务号因为推送信息显示方式的不同,用户在不打开“订阅号”文件夹的情况下,就可以直观看到推送给他的内容,信息展示效果更好[1]周维.省级地方志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和发展探析.中国地方志,2017,(10).。

2.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志办微信公众号年鉴栏目。

通过调查,全国共计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机构开通了微信公众号,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机构微信年鉴栏目具体情况见表2。从开通时间上看,贵州省档案局(省地方志办、省档案局)最早开通“贵州档案方志”微信公众号,其他微信公众号大部分开通于2016—2017年,起步较晚。从公众号类型上看,4个服务号,22个订阅号(江苏省同时开通了订阅号和服务号)。这可能是因为服务号每月只能发送4次信息,难以满足公众号普及地情、方志知识需求。

表2 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机构微信年鉴栏目现状

根据调查,开通年鉴栏目的微信公众号包括吉林、江西、湖北、宁夏、山西、山东、陕西、湖南、河南、四川、福建、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共计12个,占56%。其中,吉林设置了“志鉴书香”,用图文的方式介绍吉林地情;江西设置了“志鉴讲堂”,通过链接至江西省地方志工作机构网站普及江西旧志等方志知识;宁夏设置了“宁夏年鉴”,用图文的方式介绍宁夏年鉴;山西设置了“志鉴选介”,用图文的方式对山西志书进行选介;湖北设置了“志鉴动态”,笔者未能打开栏目。开通“地(省)情”栏目的微信公众号包括广东、山东、新疆、河南、湖北、福建、内蒙古、广西、北京、江苏、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可以对年鉴进行检索的包括北京和江苏。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年鉴栏目和检索情况见表3。

表3 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年鉴栏目和检索情况

二、年鉴微信公众号服务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

1.年鉴微信公众号服务现状。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9个微信公众号[1]微信公众号使用“年鉴”作为名称的4个综合年鉴(成都年鉴、佛山年鉴、南海年鉴、福建年鉴)和2017年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的7个省级综合年鉴(上海年鉴、江苏年鉴、山东年鉴、福建年鉴、北京年鉴、黑龙江年鉴和广东年鉴)。另外,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未开通微信公众号。,从2017年9月1日至10月31日,对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全样本跟踪研究。从发布信息频率及条数、阅读量、发布形式、内容主题、原创/转载6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年鉴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各微信公众号服务现状

(1)微信公众号使用“年鉴”作为名称。

在两个月的观察期内,成都年鉴、南海大观、佛山年鉴3个公众号累计发布信息20次、31条。其中,佛山年鉴仅开通了公众号并认证,未推送过信息;福建年鉴自2015年8月12日后未推送过信息,可能是因为开通了“福建省年鉴之家”微信号,该微信号自2016年3月4日后未推送过信息,可能是因为开通了微信号“方志福建”,该微信号内容分析见后文。31条信息总阅读量为825,平均阅读量为27。其中,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南海特色小镇知多少”阅读量最高,为333。从信息发布形式上看,全部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从发布的内容主题上看,主要是地情信息。在原创性上,各微信平台发布信息均为原创,原创率达100%。

(2)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志办微信公众号。

在两个月的观察期内,方志福建、方志上海、方志江苏、风雅江苏、山东史志、方志北京鉴和方志广东7个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信息161次、412条。其中,年鉴相关信息为20条,占比仅为4.9%。在观察期内,20条信息总阅读量为1210,平均阅读量为60。其中,微信公众号“方志福建”推送的“全省第一次地方综合年鉴评稿会在晋江开幕”阅读量最高,为272。从信息发布形式上看,除有6条纯文本信息以外,其余均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从发布的内容主题上看,主要是工作动态信息。在年鉴信息原创性上,各微信平台发布转发信息达173条,原创率仅为15%。

2.存在的问题剖析。

综上对省级年鉴微信公众号现状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省级综合年鉴使用微信公众号整体比例不高。省级综合年鉴微信搜索不够便捷,而且目前未见任何单独省级综合年鉴的微信公众号(由于关键词选择的原因,难免有疏漏),仅有10个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微信公众号设立了年鉴栏目。如果想通过微信平台查看省级综合年鉴,只能先关注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官方微信,这无疑给用户带来了些许麻烦。分析其中原因,这可能是由于对微信公众号宣传年鉴的认识不足。由此可见,省级年鉴通过微信平台发挥宣传和使用功能尚需时间。

第二,年鉴微信的服务功能严重不足。从信息的发展趋势来看,各类电子书和数据库层出不穷,电子资源的类型比重不断增加,但是依托微信平台实现通过手机阅读年鉴的比例太低,有7部省级年鉴,可以进行年鉴检索的更少,仅有3个微信公众号。

第三,大部分公众号活跃度不够,发布频次低,而且发布时间不确定,影响用户阅读习惯的形成,不容易积累粉丝,造成用户关注度低,阅读量不高。不要提10万+的文章,就连千以上阅读量的文章也并未见到,很多群发信息的阅读量仅为几十。

第四,推送的信息内容缺乏吸引力,发布形式单一。推送的信息大部分是年鉴出版信息、年鉴工作会议,仅停留在政务信息的简单更新,成为官方网站的缩写版,最多扩展到地情信息,忽视受众的需要,缺乏服务意识,没有找到年鉴微信的定位和特色。在信息的形式上,只有图文信息,音视频、图解、H5信息并未涉及。

三、年鉴微信的发展方向

1.找准省级综合年鉴微信定位。

2014年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明确规定:“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开设公众账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公众需求。”地方综合年鉴作为逐年编纂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系统记述本行政区上年度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进程,具有资政、教化、存史、窗口的功能和作用。省级地方综合年鉴,要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不断提高年鉴的实用性、时效性,并扩大对年鉴的宣传与推介,更好地为社会现实服务,应该开通微信公众号,实现年鉴的在线阅读与检索,并找准自身的定位。

在微信公众号名称的选择上,从吸引用户关注、开展年鉴推广角度而言,命名应该体现年鉴并借此平台扩大宣传和影响力。目前,微信公众号供大于求,与其简单地将年鉴微信公众号打造成另一份“手机报”,不如深入梳理年鉴的功能,通过顶层设计与运作、明确定位,锁定目标人群,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结合年鉴的特点,推送相关信息、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力争打造成与年鉴功能和服务相匹配的新型综合服务类平台,并与地方志的微信公众平台形成合力,共同宣传年鉴,普及地方志知识。

2.完善年鉴微信服务功能,提高推送信息的效果。

微信的受众由于年龄大小不一、性别有男有女、职业各异、受教育程度高低等各不相同,对事物的需求和理解力同样参差不齐。年鉴微信推送的信息要从传统的“发布者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需要从我发布什么,用户看什么这种心理,转变到用户想看什么,我就发布什么内容的消息。

在内容上,应该更贴近用户、服务用户,方便用户在年鉴微信平台上获取自己想看的信息和需要的服务,给用户带来真正切实的便利。很多微信在推送消息时语言容易官方化,这样不容易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语言的“流行化”更受用户的欢迎。在撰写信息时,融入网络流行语,从标题上吸引用户点击浏览,在内容上激发他们的认同,通过朋友圈的分享传播,提高文章的阅读量和关注度。

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除了在推送工作信息时最常用的纯文字和图文结合方式之外,还应该利用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多媒体传播方式。例如,音频、视频,还有较为新鲜的方式:H5、动画、漫画,其中最近越来越风靡的微电影也获得越来越多的青睐。在突出年鉴特点的基础上,这些方式都应该在年鉴的微信平台上得到应用,以增强年鉴微信的吸引力。

3.加快实现电子资源服务的嵌入。

就像图书馆的微信可以查询馆藏,博物馆的微信可以聆听讲解,年鉴的微信应该实现在线阅读和检索功能,为一些学者、研究人员等不同用户提供更好的电子资源信息服务。未来的网络是随时随地的移动网络,当移动终端逐步代替固定PC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后,通过微信平台阅读年鉴并进行检索的服务势在必行。电子资源已经成为微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年鉴微信不嵌入电子资源服务,既不能体现年鉴的真实内涵,也满足不了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加快实现电子资源的嵌入并提供检索服务,是当前大多数地方志微信公众号和年鉴微信公众号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

4.加大年鉴微信公众平台宣传。

省级地方综合年鉴应该重视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功能、加强服务、提高附加值、满足用户需求,而且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推广宣传年鉴微信公众号。目前,省级地方综合年鉴大部分是由政府部门编纂出版,发行范围、数量较小,再加上年鉴本身的宣传、推介不够重视,大多数普通群众根本就不知道“年鉴”是什么,更谈不上使用了。因此,宣传和推广年鉴微信公众号的意义就更为重要。例如,在出版的年鉴上放置微信二维码,方便读者通过“扫一扫”功能进行关注,让更多的读者成为年鉴微信公众号的订阅者;在地方志工作机构网站和年鉴社(编辑部)的介绍中放置年鉴微信公众号的信息,让读者加以关注;也可通过编辑日常工作中的宣传,让用户知晓。此外,还可以借助年鉴微信平台举办活动,线上线下联动传播,提升用户的关注度;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建群,为各行业人士提供专业服务,提高人气;等等。

5.拓宽年鉴与读者沟通的渠道。

过去,年鉴读者和编辑直接的交流很少,甚至几乎没有。而实际上,年鉴编纂者与作者和读者的交流不是一劳永逸的,年鉴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另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可以加强与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帮助编辑编纂出实用价值更高、资料更为全面、读者更需要的综合年鉴。这种交流,可以是读者年鉴内容准确性的反馈,也可以是作者对年鉴编辑的建议,甚至还可以直接为年鉴提供稿件。在一个人人都可以做摄影师的时代,人人也都可以成为年鉴的作者,为年鉴提供自己亲身经历的、具有存史价值的内容。再经过年鉴编辑的加工整理,完全可以成为年鉴的一个组成部分。当这样一部鲜活的载有读者自己生活的年鉴摆在读者面前时,读者能不喜爱吗?所以,年鉴要从加强沟通与交流的角度重视微信平台的建设工作。

四、结语

新媒体的兴起和受众阅读方式的改变,促使年鉴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从纸质年鉴的出版到网站直至微信的应用,年鉴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仅能扩大年鉴的影响力,也给年鉴增加了一个展示平台,促进年鉴服务功能的更新与提升。年鉴微信公众号,应该成为年鉴宣传的重要方式,而最好的宣传,就是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亦可以成为年鉴编纂的助手。希望国内的年鉴都可以进一步重视微信平台的开发与利用,为扩大年鉴影响、编纂出读者喜爱的年鉴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年鉴公众微信
公众号3月热榜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公众号9月热榜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