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视角下高职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8-05-03 08:39赵航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零售人才培养

[提要]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役已全面打响,各行各业如何面对新常态、新经济,如何面对转型压力找到出路亟待解决。传统零售业,最早面对新技术的冲击,互联网等新技术对该行业的破坏力之强、之广,已众所周知。随着“新零售”一词的出现,零售业获得了新生。

关键词:新零售;高职经管;经济信息管理;人才培养

课题来源:成都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教改课题:“‘新零售视角下高职经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课题编号:17CZYJ010)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3月13日

一、“新零售”的时代背景

新零售,是在“互联网+”时代要求下,出现的区别于传统零售的一种新型零售行业概念,其实质就是互联网技术对零售行业改造升级的必然成果,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配合下,使线上服务、线下体验、物流配套有机结合,实现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对新零售的存在进行了肯定,并指出了发展原则和方向。

新零售概念,其核心仍是零售,零售也不存在新旧之分,其仅仅是一个在特定时间下的相对概念。但是,新零售的成功出现对于高职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借鉴意义在于:一是传统行业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改造,实现成功转型升级的改革经验,对经管专业这样的传统高职专业实现自身供给侧改革的指导意义;二是零售业作为高职经管专业学生就业最集中的行业,其变化对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二、高职院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发展方向模糊,获得支持力度小。20世紀70年代末开始,经管专业在国内本科高校建立,后因区域发展需要,陆续在高职院校开始成立,设在高职财经大类一级学科下,成立初衷主要是培养财经信息统计管理人才。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状况所限,该专业的设置具有一定的计划经济影子,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国家机关、企事业部门的计划信息统计部门或财务部门。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状况和企业内部职能发生巨大变化,传统计划信息统计部门和基础会计信息统计岗位,因无法创造附加价值或不符合市场条件,逐渐开始转型或被淘汰,传统经管专业失去市场需求,办学重要性渐弱,所获支持力度也逐渐变小,在部分高职院校更是成为鸡肋专业,或被取消。

(二)培养目标模糊,与经济实际脱节。经济信息管理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就业面广,缺乏针对性,因此经管专业成为了一个“万金油”专业。办学时因其名中有“管理”二字,要区别于普通会计专业,但是隶属财经大类,又不能办成管理专业,在部分高职学校其逐渐成为会计专业的附属补充专业,美其名曰“培养经济信息管理复合型人才”,这样的目标放之四海皆准,会计不是会计,管理不是管理。在模糊的定位下,培养的学生专业能力不能与任何行业和职业对标,与高职院校培养能直接服务经济社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也不符,与经济实际脱节严重。

(三)课程体系大而全,缺少针对性。在模糊的办学定位下,目前各校开设的经管专业课程也丰富多彩,主要围绕会计、经济、统计、管理等门类展开。以上门类每一项都可作为单独的专业学习,但受学分和时间限制,无法开设过多课程,经管专业的课程只能选取以上学科的基础类课程开设。课程设置对各门类均点到为止,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并且课程多为基础理论学习,缺少实践类课程。经管专业作为实践性学科,高职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在现有课程设置中都没有体现。

(四)师资力量薄弱,缺少行业经验。经管专业对师资的能力要求极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还需具有实际管理经验。现有办学条件下,财经类专业教学部门教师以财经类专业为主,缺少管理类专业教师,更谈不上具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另外,在各级各类单位中上,具有管理经验的管理者日常工作繁杂,薪酬待遇高,也让聘请兼职教师的难度无限增大。缺少师资,师资力量弱,也是现有专业办学的一大困扰。

(五)校企合作脱节,联合人才培养落为空话。不同行业对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专业定位不对标岗位,就无法与企业实现有效的合作办学。同时,现代企业运营体制中,专职管理人员的编制被不断压缩,多数保留的管理岗位,特别是涉及信息类管理也是企业的核心机密岗位,学生实习期短,还没熟悉岗位,实习就结束了,不但不能帮助到企业,还容易造成混乱,因此企业无法为经管专业在校学生提供直接实习机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也不高。

三、“新零售”视角对高职经管人才培养的启发

(一)扎根服务地方经济,力求更多支持。应对新经济,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家战略,创新发展理念已深入各行各业。创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效率,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其本质都是对信息的有效运用,以期提高服务市场的效率和品质,与经管专业的诉求是重叠的。新旧之分重点在于:一是为什么进行经济信息管理;二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工具管理。为什么而管理,体现在管理要与地方经济发展变化紧密结合,与地方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运用新手段新工具管理,体现在要有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更高效、更实用、更优质的管理。只有这样,经管专业才能焕发新生,获得更多支持。

(二)融合细分领域精准定位,焕发专业发展新动能。脱离行业的管理是无意义的,高职院校开设经管专业,必须要结合某一细分领域的某一类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不能期望所培养的学生能适合各个行业、企业,各个管理职位。以新零售为例,因市场的细分越来越精细化,客户的需求越趋个性化,不同区域的客户差异明显,传统零售方式不能真实发掘、满足客户需求,改革成为必然。一方面传统零售人员不适应新发展下岗失业,另一方面新零售企业又招不到初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基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高职经管专业就可以以此为落脚点,培养具有一定现代数据信息处理能力,适合新零售线下门店的信息采集、初步筛选、分析、反馈、客户服务的前端综合管理人才。通过与具体的行业、岗位对接,专业既满足了市场需要,又符合高职特点,专业建设被激活。

(三)术业专攻重构课程体系。课程的构建既要体现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又要有系统性。高职经管专业课程设置应体现育人主线,基础扎实,应用为主,融入创新的原则。育人主线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中;基础扎实,是要以不变应万变,围绕经济、信息、管理三个基础要素,开设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5门核心基础课;应用为主,是在基础课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行业定位,开设需要的应用型课程,如对标岗位的侧重点在财务管理方面,就偏重开设符合岗位要求的财务类应用型专业课,工作侧重点在市场管理,就偏重开设符合岗位要求围绕市场学科的相关应用型专业课,但是课程的落脚点必须在利用信息手段进行管理的本位上;融入创新就是要开设围绕管理和行业特点的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类的课程,如企业创新、经济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数据库原理等相应体现现代创新技术的课程。

(四)引入市场机制,搭建共生共赢型校企合作生态。成功的校企合作必须体现在市场主导,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校企合作绝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必须能为双方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利益。以新零售行业为例,尽管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取代了很多传统岗位,但是在很多新技术不能代替的岗位,或衍生出的新岗位,就越加体现了人的重要性。行业企业急需适应市场新变化、综合能力强、能跨部门工作、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新变化,大大增加了企业获得、培养人才的难度、周期和成本。同时,新零售企业由于其具有分散广、门店多、岗位多的特点,对人的缺口巨大。高职经管专业可以以此為契机,进行深度校企融合,采取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将原有教学体系打散,将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对标,将知识内容落实到各个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上,将考核标准与企业工作考核整合。同时,将传统教学班级变成项目小组,项目小组在企业实践采取轮岗制,每个项目小组必须完成各岗位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合理设计,保证企业的每个岗位不要出现空岗现象。企业上班时间,学生在企业实行项目化教学,由企业管理人员作为教师进行教学,企业休息时间,学生在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由校内教师完成。理论学习、实习实践,相辅相成,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又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要,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学校、企业、学生四方共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航.市场主导视角下的成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11.

猜你喜欢
新零售人才培养
“新零售”的核心目标
“新零售”变革,到底新在哪?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