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万蓉,李圣荣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网教部,安徽广播电视大学马鞍山分校,安徽 马鞍山243000)
新兴服务业,一般是指基于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应用而产生的新型服务业,新兴服务业中一类是新技术与新市场因素相结合而产生的全新的产业,另一类是通过新技术和新模式升级改造后“再现活力”的传统服务业。[1]新兴服务业是相对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具有知识化、技术化、信息化、规模化、专业化等特点,有的专家和学者将他们统分为通信信息业、金融服务业、电子商务业、教育文化业、医疗保健业等五大类。[2]全球金融风暴发生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均意识到新兴服务业不仅是“消费产业”,也是“催化产业”,更是“增值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有效平台和有益补充,它一方面可以助推相关产业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可以拓展相关产业的发展维度。因此,区域内的新兴服务业发展状况,可以标志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程度。
马鞍山市与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接壤,是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马鞍山市因钢立市,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座工业之城和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马鞍山市因资源条件、发展环境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端口,引导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培育发展新兴的生产生活型服务业,是确保马鞍山市加快转型、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培育发展马鞍山市新兴服务业,可以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水平,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一)新兴服务业增势强劲。近几年来,马鞍山市新兴服务业投资强劲,服务业完成投资额逐年加大,服务业增加值持续攀升,同时,在投资增幅减小的情况下增加值增幅加大,体现新兴服务业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见表一)。2016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呈现总体平稳发展的态势,实现营业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现代物流、科研服务、软件信息等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超过9成。
表一 马鞍山服务业增加值及完成投资情况表单位:亿元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通过政策引导,现阶段马鞍山市现代物流、休闲旅游、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已形成服务业发展主力板块;同时服务外包、软件信息、数字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态不断涌现,逐步形成新的增长点。2016年1—6月份,马鞍山市规模以上服务业10个行业中,营业收入增幅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了25.6%、18.8%和15%。
(三)新兴服务业拉动作用明显。2016年上半年,马鞍山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其中,行领航空平台公司通过电商交易网络平台实现了营业收入0.91亿元,同比增长了17.2倍,拉动该行业增长了5.8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2.5亿元,其中华彤科技、百助网络、畅感网络、学府信息等四家软件企业营业收入达1.83亿元,同比增长2.3倍,拉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5个百分点。
(四)重大项目推进势头良好。近年来,马鞍山市根据产业规划政策和配套措施,积极推动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目前金鹰天地广场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正在建设,采石古镇改造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正在推进,艺谷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创意项目正在筹建,各类批量重大项目的上马建设,为新兴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项目基础。
(五)新兴产业初具集聚规模。现在马鞍山市已初步形成了新兴产业一个商务集中区、五个产业集聚区的布局。即以团结广场现代商贸、金融服务为主体的核心商务集中区,以沿江港口现代物流基地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集聚区,以马鞍山软件园、雨山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科技创新创业园等三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及马鞍山市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产业集聚区一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一)总量差距明显。马鞍山市与省内周边城市合肥、芜湖和省外毗邻城市南京相比,服务业产值总量、增加值、增速等指标差距较大,2015年,马鞍山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为467.2亿元,仅为芜湖的59%,合肥的20%,南京的8.4%;2016年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位居全省第6,比全省增幅前三位的芜湖市(25.1%)、蚌埠市(21.7%)和淮南市(21.7%)分别低14.3个百分点和10.9个百分点(见表二)。
表二 马鞍山市周边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长率情况表单位:亿元
(二)档次有待提升。一是产业结构问题,传统服务业比重较高,新兴服务业占比较小,新型业态发展较较慢,高端服务需求不畅,配套设施建设不足;二是产业规模问题,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速不高,公司规模普遍偏小,服务水平较低,品牌意识薄弱,支柱企业很少,尤其缺乏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在周边地区占有主导地位的大公司、大集团。智力型服务比重低,劳务型服务比重大;高端服务比重低,低端服务比重大。缺乏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型企业和辐射区域的带动性企业,总体竞争力不强。此外,新兴服务业发展缺少一批高质量的重大项目支撑,发展后劲不足。
(三)聚集程度不够。服务业集中集约化程度不高,虽然形成了一些现代和新兴服务业集聚区,但仅仅是地理位置和形态上相对聚集,尚未在产业链条和产业配套上形成产业高效集群。马鞍山市位居南京、合肥和芜湖三个城市中间,城市区位竞争力以及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市自身规模较小,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发展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城市因钢立市,冶金及关联产业比重仍然较大,新兴服务业需求规模有限,需求质量不高。
(四)联动发展不足。新兴服务业针对第一和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贡献度不高,服务力不强,渗透程度不深。[3]因发展历史和传统产业原因,马鞍山市大型工业企业生产布局大多“多而全”,企业自身延伸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很少依赖外委第三方专业服务,但大多企业“全而不精”,影响了专业化生产水平,限制了产业的创新,制约了产业的集聚发展;另外为服务业自身服务的高质量企业几乎空白,服务服务业自身的专业化载体不多。
(五)政策配套不全。虽然马鞍山市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产业政策,但政策引导效益尚未充分发挥。一是这些政策未形成统一体系。新兴服务业分处各行各业,行业部门各施其政,企业无所适从;二是政策未形成落地方案。一些政策只是宏观指导,没有方案支撑,造成政策不能完全落实到位;三是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多扶持政策无法传达到经营者,有些政策甚至截留在行政部门;四是政策扶持效力不强。针对新兴服务业融资难、土地指标难、高层次人才短缺等共性问题和实际困难,政策乏力,制度不全。种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效应。
新兴服务业是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4]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也是目前马鞍山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要路径,所以马鞍山市应顺应形势,将新兴服务业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来规划推进,因地制宜,立足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着力培育和提高新兴服务业的竞争力。
(一)制订规划,建立体系。规划是纲领,马鞍山市可以邀请专业机构充分调研我市的产业基础、产业结构和产业业态,论证颁布高质量的新兴服务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根据规划大纲,分门别类地制订各专项规划,形成规划体系;建立规划落实追踪制度,将规划指标分解纳入重点工作目标进行问责考核;完善规划项目推进机制,明确分工责任,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为产业规划发展提供体系支撑,确保规划目标高质高效地实现;逐步提高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稳步提升新兴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增速,做强做大新兴服务业。
(二)引才引智,树创品牌。发展新兴服务业,引进人才是关键。要创新新兴服务业高端人才引进和专业培训机制,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政策,不拘一格大量引进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会展策划等高素质的紧缺专业团队和经营管理人才,加大领军人才培育力度,引进开发一批领军人才,还要加强新兴服务业岗位职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千方百计吸引国内外高端服务企业进入,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新型业态,调整提升马鞍山市服务业的结构和层次;发展新兴服务业,树创品牌是捷径。品牌是一个产业发展层次高低的重要标志,精心培育新兴服务业品牌企业,开展新兴服务业示范企业的认定,给予认定的企业享受专门的优惠扶持政策;要重点支持一批发展理念新、服务质量高、经营规模大的新兴服务业企业,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鼓励企业利用品牌效应,实行连锁经营等规模化发展途径,做强做大新兴服务业企业。
(三)推进项目,形成集聚。项目是发展新兴服务业的有效载体,要研究制定马鞍山市新兴服务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按照“建设一批、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原则,分市区两级,筹划、论证、筛选、确定好各级的重点项目,建立新兴服务业的重点项目库,实行重点项目专项动态管理;配套产业引导基金和项目专项资金,精准投向重点发展产业和项目;新兴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组织特征明显,组织引导企业地理上集聚,业态上集群,实施产业链联动发展和差异化竞争策略,实现产业内部的互动共生和竞争,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群效益,还可以考虑承接长三角地区的新兴服务业转移,打造不同层次和特色的新兴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通过差别化集聚效应,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兴旺发展,并以新兴服务业为主导,打造适应马鞍山市发展需要的,可以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多层次的服务业产业体系。
(四)加强推介,完善环境。利用宣传媒体阵地,通过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和新型宣传形式,同时以以典型示范、重点带动、表彰先进的方式,鼓励引导大企业、大机构创新创业于新兴服务;针对政府服务部门和人员,大力宣展发达地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成果,大力宣传发展新兴服务业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公务人员对发展新兴服务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发展新兴服务业的良好环境;安排专业咨询机构和行业协会,通过开展咨询调研、设置课题等形式,组织针对新兴服务业的技术、市场信息调研和产业共性技术难题攻关,发布相关报告和课题信息,解决产业发展技术瓶颈;通过政策采购体制,引导新兴服务业的服务和产品消费;通过重大赛事、节庆活动,着力推介马鞍山市品牌新兴服务业企业,以此促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五)创新政策,健全配套。充分发挥政策的创新驱动作用,不断完善马鞍山市新兴服务业的政策体系,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首先要创新资金扶持政策。设立产业引导资金,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政策,争取国家和安徽省的各类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一批辐射能力强、示范效应显、成长空间大、经济效益好、的新兴服务业项目,培育支持条件成熟的新兴服务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享受有关培育上市扶持政策;其次要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政府牵头组建产业技术联盟,设立专业研发机构,解决新兴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共性的技术问题和核心难题,提高服务企业的创新能力,推进新兴服务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再次引导产业标准化管理。根据产业发展标准化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求,引导传统服务业企业进行标准化建设,促进传统服务业系统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张建华.试论长三角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之策[J].江苏商论,2006 (12).
[2]魏琪嘉.促进新兴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J].商业经济,2013(18).
[3]王凤平.加快重化工业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15).
[4]楼可为.无锡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J].经济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