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 震
我在复旦大学给本科生开设了一门课程——《近代中国医学人文历史巡礼》。授课现场,我给学生们展示了很多近代历史的实物史料。
其中,有一些上世纪上半叶的毕业年刊。
在那个“无问西东”的年代,制作毕业年刊是毕业生们极为重视的大事。一本本精心制作的年刊,记录下一代代毕业生的芳华。
1924年协医年刊
当时他们请了大总统题写刊名
192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学生们制作了该校第一本毕业年刊。
第一届毕业生只有三个人:刘绍光、侯祥川和梁宝平。不过,当时的在校生已经有一百多人了,学校里还是挺热闹的。毕业年刊中不仅记述了学习情况,更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他们演戏,他们唱歌,他们旅游,他们打球。
很多学生,都在年刊里留下自己的文章,或英文或中文。无问西东,真诚就好。
第一届毕业的刘绍光,是绝顶聪明的人。后来他去德国留学,曾受过爱因斯坦和泰戈尔的亲自指导。在年刊中,他写有一首纪念协和开幕的诗:
白发老人救世情,
(白发老人指老洛克菲勒)
隔洲渡海创金城。
铁梁铜柱三千壮,
(修协和动用三千建筑工人)
画阁楼台百万赢。
(修协和耗资巨款)
汇集欧美医国士,
聘来华夏济苍生。
修成镜殿无尘染,
满地云腾欢颂声。
第一届毕业生
当时有不少学生社团,这个是演说团,其中有林巧稚
1936年,抗战全面爆发的前一年,顾毓琛从上海沪江大学的商科毕业了。顾毓琛出生于书香门第,她有五个博士哥哥:顾毓琦(德国汉堡大学医学博士)、二哥顾毓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三哥顾毓瑔(美国康尔尔大学哲学博士)、四哥顾毓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五哥顾毓瑞(中国台湾文化大学博士)。二哥顾毓琇的名气最大,主导了西南联大的南迁。
顾毓琇的母校沪江大学,是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一所大学,在诸多领域开一时风气之先,学生都非常优秀。顾毓琇和同学们决心制作一本沪江大学历史上最后的毕业年刊。
他们确实做到了。
1936年的沪江年刊,封面是立体浮雕,本来我想擦一擦更光亮,朋友阻止了我,说那是珍贵的“包浆”
校歌与烫金的校旗
每位毕业生都有靓照
上海滩的大学校园生活,极为精致
这本年刊的设计制作极为精良。封面是立体浮雕式样的,大量使用了彩印和烫银。内容也极其讲究,全面收集了毕业生们的学习生活照片,甚至还有同学们的幼时照片,并刊登有毕业生撰写的中英文诗歌和散文。非常时髦,尽显海派风格。
1942年,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在四川璧山的山林里,一些大学生在草顶泥灰墙的教室上课,而他们的宿舍则设于山顶的大碉堡内。这就是当时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这所学校挺惨的。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从杭州迁诸暨、江西贵溪、沅陵。1938年又迁贵阳、昆明。1941年又迁四川璧山。
就是这帮人,在艰苦的内迁路上还创作了校歌:“我们以热血润色河山,不使河山遭蹂躏。我们以热情讴歌民族,不使民族受欺凌。建筑坚强的城堡,保卫我疆土人民。雕琢庄严的造像,烈士万古垂令名。为创造人类的历史,贡献我们全生命。”
如果不是看到这本1942年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年刊,我真不相信,打仗都打成那样了,还有人学画画。1942年,那么艰苦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决定制作毕业年刊。年刊用的是最简陋的土纸制作,没有印照片。年刊里印的是全体教师和毕业生的简笔肖像。
这是我见过的最简陋的毕业年刊
当时的校长吕凤子劳累过度病重
教授是大师
学生也成了大师
没有照片不要紧,有大师就行。
教授是大师,培养的学生里也有大师。这本年刊中有一幅毕业生的自画像没画五官,很酷。这位毕业生名叫——吴冠中。
今年元旦的时候,朋友圈里流行晒18岁照片和大学照片。我突然发现,1999年我们毕业时竟然没有统一制作过什么纪念册。我们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来回忆我们的芳华。
看看前人的年刊,感觉很是惭愧。
这几张是1926 年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年刊 ,文革时曾被抄家收走并贴了白条 。很多民国时期的年刊 ,在文革时都有此遭遇 。对于所有者来说 ,这是对自己芳华的羞辱 ,是一种极大的痛苦
这几张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年刊 ,中西合璧 ,无问西东
我想对今年毕业的学子们说:你们可以行动起来了,不要留下遗憾。
我收集了不少上个世纪上半叶的毕业年刊,再挑一些给大家见识一下吧。